文学作品阅读

作者by『海野十三』作品及简介

姓名:海野十三
性别:

海野十三』简介:

海野十三(1897年12月26日-1949年5月17日),原名佐野昌一,别号丘丘十郎。日本科幻小说家、推理小说家、科学解说家,创作了大量科幻小说、推理小说和冒险小说,人称“日本SF的始祖”,同时亦是日本“科幻推理小说”的开创者。

海野十三出生于日本四国德岛县人。早年毕业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理工系。从事创作前,一度是通信省电气试验所的技师,研究无线电通信技术。受江户川乱步的作品启发,创作《遗书广播》等纯科幻作品,在无线电杂志上发表。特殊的职业背景使其小说得以和其他作家不同。非但具有迥异常人的惊悚构想,更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他擅长将先进的科学知识结合谋杀,以此挑战读者,小说的灵感特殊又别具风味,故事环环相扣,如九曲黄河一般,总是前往出人意料的方向。因此被归类至“变格派”作家范畴,但实际上,就像小栗虫太郎一样,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本格派”作家,总是孜孜追求谋杀案件的切实可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全面禁止推理小说的出版,海野十三被迫转向,开始用“丘丘十郎”的名字大量创作军事小说、冒险小说和科幻小说。其实,他创作科幻小说的时间,比推理小说还要早上一些,“海野十三”这个名字,最初就是用来发表科幻小说的,哪知却成了联结科幻、推理两大文学类型的一道桥梁。据说他创作这种小说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以此来教育读者接受科学。而他的科幻小说亦颇具推理小说的悬疑色彩,成就甚高,故有“日本科幻小说之父”的美誉。

二战”结束后,他亦用“丘丘十郎”的名字发表过一些侦探小说,另曾以川柳号“海十斋”创作川柳、俳句。

海野十三发挥自己作为科学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地球盗难》(1936年)、《18点的音乐池》(1937年)等真正的科幻作品,同时以短篇《振动魔》(1931年)、《俘囚》(1934年)等对科幻和推理进行融合,做出了很大的成就。

在作家森下雨村的推举下,在《少年俱乐部》上发表了《太平洋雷击部队》(1933年),以此为契机,创作由面向成人大幅度向青少年转移。短篇《崩溃的鬼影》(1933年),描写异星球生物的崭新内容令人刮目相看。《漂浮的飞行岛》(1938年)、《太平洋魔城》(1939年)、《呵,海底大要塞》(1941年)等主张科学技术是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以《海底都市》(1938年)、《地球要塞》(1940~1941年)等描写异星球人的侵略,宣传建立全球性视野的必要性。[1]

他的其它著名作品还有《十八小时音乐浴》(1937年)、《4D世界被困记》(1946年)等。

1949年5月17日,因肺结核辞世,享年51岁,下葬多磨灵园。德岛市的德岛中央公园特设“海野十三文学碑”以示纪念。

在日本动漫作品《名侦探柯南》中,目暮警部(目暮十三)的“十三”二字正是来自海野十三。

海野十三』作品(已寻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