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民国多少事_做伟人还是做小丑:百年一叹袁世凯 第四节

谢轶群
中国历史
总共107章(已完结

民国多少事 精彩片段:

做伟人还是做小丑:百年一叹袁世凯

第四节

内阁总理唐绍仪,和袁世凯共事二十多年。跟北洋的将领们不同,他和袁世凯的关系既是上下级又是朋友,有自己的独立性(这也是革命党人能接受他任总理的原因),因此袁世凯用起他来觉得"很不顺手"。唐绍仪要行使总理职权,而袁世凯又希望总理只听自己的,二人矛盾逐渐越来越大。

终于有一天,袁世凯在不耐烦地听完他关于时局政策的汇报后说:"少川,我已经老了,你就来做总统吧!"

唐绍仪知道已无法干下去,就先避到天津,然后上书辞职;袁世凯假意慰勉挽留一番后,于6月28日批准辞职。中华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1912年3月13日由袁世凯任命,至6月28日辞职获准,前后不过一百零几天。

民国初年,大家共同的敌人清室已去,于是各派各系内斗开始。革命党人和袁世凯闹矛盾,袁世凯内部闹矛盾,革命阵营内部闹矛盾,再加上还有个武昌黎元洪副总统的一派。民初的政坛上,勾心斗角,风波迭起,让对共和寄予很高期望的人大失所望。为了整合各种力量,袁世凯十分期望能实现一次"高端联合",即孙中山、黄兴、黎元洪和他自己,四人能在北京举行"民国四巨头"会晤。

最后实现了的,是1912年8月,孙中山在一片反对声中,应邀赴京会晤袁世凯。

8月18日,孙中山在上海登船起程之时,一个黑衣女青年一直紧跟着送行的人群,上船后,她借机把孙中山请到一间无人小室,唰地拔出一把尖刀抵着自己的脖子,对孙中山说:"先生千万不能去北京,袁世凯太狡诈凶险,你此去是落入虎口!如你不下船,我就死在你面前!"孙中山大惊失色,赶紧一把夺过她手里的刀,反复劝慰。

其实大家都想错了,以袁世凯的机心,不但不会对远来的孙中山有任何不利,反而对孙中山极尽礼遇。他要争取孙中山的信任支持,以加重自己的砝码。

在北京数万人的欢呼迎接中,孙中山抵京,民国双雄首次晤面。袁世凯百般殷勤,把自己的专用马车披上黄缎,供孙中山使用;他安排孙中山下榻他的总统府,而他自己搬到国务院办公;每逢孙中山外出,他就事先断绝交通,完全按照元首待遇招待孙中山。

孙中山认为袁世凯虽是前清政客,但有现代思想,更有推翻清廷的行动和赞成共和的表态,如能劝服他考虑国家多一些,考虑个人少一些,此行就意义非凡。

而等见了袁世凯的面,孙中山更觉得此人并非以前想象的那样奸恶。袁世凯对孙中山百般曲意逢迎,大凡孙中山说的,袁世凯都连连点头:"先生所言极是!"不便附和的,袁世凯一样点头:"先生所论甚伟,世凯受教、参考!"

两人一谈就投机,越谈越亲热。在京一个多月,孙中山和袁世凯会谈十三次,时间一般是下午4点到晚上10点至12点之间,有时甚至聊到第二天凌晨4点。

袁世凯多次为孙中山举行盛大宴会。宴会中他高举酒杯向孙中山致敬,大呼:"中山先生万岁!"孙中山起立答谢,也呼:"袁大总统万岁!"民国两位影响最大的政治家,一在朝而一在野,向公众表明是如此亲密无间。

孙袁会晤后,孙中山对袁世凯予以极高评价,认为此人无论是思想还是才干,都是民国第一人。他对袁世凯说:"十年以内,总统非公莫属!"

作品简介:

从1911年清朝覆亡,到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这38年被称为民国时期。那个时代,是混天黑地的,又是丰富精彩的;是光怪陆离的;又是生机萌发的;是草莽枭雄遍地横行的,又是人才辈出志士如云的;是贫乏黯淡众生如蚁的,又是奢盛香艳繁华如梦的。那里有惊天动地的历史剧变,有荡气回肠的英雄勋业,有骇人听闻的野史异事,有蝇营狗苟的市井世态,有留连幽婉的清丽之音,有悲欢交织的民生画卷……

作者:谢轶群

标签:谢轶群民国多少事民国史历史

民国多少事》最热门章节:
1闹剧与挽歌:"辫帅"张勋复辟 第一节2做伟人还是做小丑:百年一叹袁世凯 第十三节3做伟人还是做小丑:百年一叹袁世凯 第十二节4做伟人还是做小丑:百年一叹袁世凯 第十一节5做伟人还是做小丑:百年一叹袁世凯 第十节6做伟人还是做小丑:百年一叹袁世凯 第九节7做伟人还是做小丑:百年一叹袁世凯 第八节8做伟人还是做小丑:百年一叹袁世凯 第七节9做伟人还是做小丑:百年一叹袁世凯 第六节10做伟人还是做小丑:百年一叹袁世凯 第五节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