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原大战·民国军阀的终极逐鹿_第四章 一石掀起千层浪 有哪一个靠得住

关河五十州
战争军事
总共128章(已完结

中原大战·民国军阀的终极逐鹿 精彩片段:

第四章 一石掀起千层浪

有哪一个靠得住

即便徐永昌觉得西北军不可靠,估计贾景德也不会就此服输:“总司令”只是起登高一呼的作用,我们的同盟军多了,除了冯玉祥,还有李宗仁、白崇禧、刘文辉,乃至韩复榘、石友三、唐生智,哪一个不反蒋?

对这些“同盟军”,徐永昌同样觉得没有多少相助的价值和作用。说“李白”吧,虽然他们已在广西重夺政权,可是桂军实力与鼎盛时期已不可同日而语,能不能打到武汉都很成问题,加上南北相隔如此之远,实在很难起到相互呼应的作用。

刘文辉是川军首领,这时势头也很猛,并且很早就开始派使入晋,与阎锡山商议共同反蒋。问题是四川连自己内部都没能统一,川军也从来没有走出过蜀中,刘文辉究竟拿什么东西来联合反蒋呢?

接着是韩、石,且不说二人起码表面上已投蒋,在郑州还预备对阎下手。就算他们又重新打出反蒋旗帜,以二人已经臭掉的名声,徐永昌也料定,“再过二三年,社会上就没有这两人的声音了”。

对于唐生智等人,徐永昌更是嗤之以鼻。在他看来,唐生智已毫无实力,简直提都不用提。至于其他林林总总的杂牌军头或者说客,都不过是一些没找到饭主满处游飞的家伙,到处诳人骗钱而已,有哪一个靠得住?

徐永昌很恳切地对周玳说:“如果打起来,这个重担子就全要由咱们担起来,你看这个仗怎么打?我希望开会时你要力主不打。”

当天下午三点,阎锡山将徐永昌召至自己的机要室。徐永昌得知张学良已派代表来太原签字。

如果张学良肯联阎反蒋,徐永昌倒是觉得比其他同盟军都靠谱一些,因此他忙问张学良派来的代表是谁。得到的答复是邹鲁。

邹鲁是西山派成员,当然是反蒋的,可是徐永昌从来没有听说过他跟张学良有什么很深的关系,怎么能代表张学良签字呢?换成张学良的秘书长王树翰还差不多!

面对徐永昌的质疑,阎锡山嗫嚅着说:“此一时之志同,即可以道合,用不着有何深交。”说着他又反问徐永昌对反蒋的看法。

徐永昌说:“第一不要走打仗的途径;第二你如一定要打仗,不要与我商量作战的事,不要用我作指挥官。”

阎锡山听了很是不悦:“要你回来就是和你研究怎样打仗,就是要你指挥战事。你这样说,是不是你认为打仗必败?”

徐永昌直言不讳:“张汉卿(张学良)如来合作,胜败似未可知,否则必败!”

作品简介:

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超大、耗时超长的一次军阀混战。它也是在北伐后新军阀间问鼎中原的终极逐鹿之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的走向。在这段堪称民国版的春秋演义中,各色人物、各路豪强纷纷登台亮相,国民党军政界数得上号的大佬名宿都赤膊上阵。种种机谋权变、纵横捭阖,各种势力分化组合令人目不暇接。借此战役蒋介石虽取得了名义上的对全中国的支配权,但中国的整体国防力量遭受了严重削弱,国民党内部派别纷争依然剧烈,这使中国在日后面临日本侵略时,不得不吞下由此酿成的苦果。

本书作者在掌握了大量独家史料的基础上,以耳目一新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重现了这段光怪陆离的历史。其中,对各种机谋运用的解读入木三分,对时局的分析见解独到。同时把各色人物性格表现刻画得淋漓尽致,比如阎锡山的精于算计,新桂系的志大才疏,冯玉祥的外宽内忌,张学良的作壁上观。尤其是对蒋介石何以能在一开始并不占优,甚至是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最终胜出,其军事打击与政治分化策略的运用,识人用人的独到之处等方面都给予了颇为精彩的评说。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中原大战民国历史军事

中原大战·民国军阀的终极逐鹿》最热门章节:
1第五章 大玩家 把肠子都悔青了2第五章 大玩家 僵住了3第五章 大玩家 青年革命家4第五章 大玩家 钥匙5第五章 大玩家 大家的马儿大家骑6第五章 大玩家 闹腾7第五章 大玩家 监军8第五章 大玩家 偷鸡不成蚀把米9第五章 大玩家 陷阱10第五章 大玩家 热脸碰上的全是冷屁股
更多『战争军事』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