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_第十三章 沂蒙山反“扫荡”:打破了日伪军“铁壁合围” 2、侵华日军的战斗序列

姚有志李庆山
战争军事
总共183章(已完结

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 精彩片段:

第十三章 沂蒙山反“扫荡”:打破了日伪军“铁壁合围”

2、侵华日军的战斗序列

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发动了“百团大战”。这一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使日军受到极大震动。因而,日军在1939年增兵华北的基础上,1941年继续向华北增兵。与此同时,日本陆军中央部着手发动太平洋战争。为了适应中国战场和发动太平洋战争的需要,大本营在1941年对侵华日军做了如下调整:

2月14日,下令将第11军的第33师团、第13军的第17师团调往华北。根据上述命令,第11军之第33师团除留下第33步兵联队荒木支队(第33联队长荒木正二指挥步兵第215联队、山炮兵1个大队为基干)在安义地区外,其余部队于4月上旬到达华北,配属第1军作战;第17师团于4月间配属第12军,担负苏北、皖北地区的警备。

7月25日,下令撤销华南方面军的战斗序列,编组第23军。同时,将近卫师团调归第25军。

8月12日,将第23军编入中国派遣军战斗序列(建制转移时间为8月15日零时)。

8月15日,将第23军主力第48师团(驻福州)编入台湾军司令官属下。11月6日,又将该师团调归第14军战斗序列。

9月7日,大本营计划调第3飞行集团参加南方(南洋)作战,11月8日下令另编第1飞行团担负中国战场的作战任务,11月15日令第3飞行集团加入南方军。

9月18日,将关东军属下的第51师团调归第23军战斗序列。

11月6日,将大本营直属的第5师团、第23军所属的第18师团调归第25军战斗序列;将第12军所属的第21师团调归南方军战斗序列;将第11军所属的第33师团调归第15军战斗序列。

11月8日,将第11军所属的第4师团改为大本营直属。

经过上述调整,到12月8日侵华日军的战斗序列如下:

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俊六大将(1941年3月任职),总参谋长后宫淳中将,司令部驻南京。下辖华北方面军,第11、13、23军,第1飞行团。

一、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大将,参谋长:安达二十三中将,司令部设北平。下辖第1、12军,驻蒙军,第27、35、110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7、8、15旅团。

第1军司令官:岩松义雄中将,参谋长:花谷正少将,司令部设太原。下辖第36、37、41师团和独立混成第3、4、9、16旅团。

作品简介:

在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全国抗战中,八路军用土枪土炮在敌后战场,同凶恶的用机械化装备武装起来的日伪军作战近10万次,歼灭日伪军124万余人,同时八路军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先后共伤亡损失40余万人。在残酷、激烈的生死较量中,意志、品质、智慧、谋略、勇气、胆识等精神都会在其中得以充分的展现和检验。因此,从八路军的战役战斗中可以更深刻更全面地感知到八路军的精神,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益。

本书从八路军近10万次战役战斗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20大战役,其中既有全民族同仇敌忾、齐声杀敌宏大场面的记叙,又有敌后游击某一战斗细节的具体描述,既有对当时影响重大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略决策内幕的披露,又有对晋东南反“九路围攻”、鲁南反“扫荡”等一般战役过程的全景纪实;既有对敌对双方围绕战役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斗争的揭示,又有战场内外、部队低层、各类人物趣闻轶事的历史回溯。另,为反映各战场抗战情况,特选取东北抗联第l路军1939年秋冬季反“讨伐”一段纪录在本书内,在此特作说明。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八路军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悟出八路军之所以能够以劣胜优、持久胜敌的奥秘。

作者:姚有志 李庆山

标签:姚有志李庆山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历史纪实军事

八路军震惊中外的20大战役》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七章 晋察冀军区1945年春、夏季攻势:“向北发展”的第一战 4、晋察冀军区整编2第十七章 晋察冀军区1945年春、夏季攻势:“向北发展”的第一战 3、老总胸宽量大3第十七章 晋察冀军区1945年春、夏季攻势:“向北发展”的第一战 2、日军在华兵力再作调整4第十七章 晋察冀军区1945年春、夏季攻势:“向北发展”的第一战 1、日军大本营在垂死挣扎5第十六章 山东军区1944年秋季攻势作战:防御作战转为主动进攻 10、盘点6第十六章 山东军区1944年秋季攻势作战:防御作战转为主动进攻 9、八路军“弃阵逃散”7第十六章 山东军区1944年秋季攻势作战:防御作战转为主动进攻 8、葛庄设伏拼刺刀8第十六章 山东军区1944年秋季攻势作战:防御作战转为主动进攻 7、一系列秋季攻势作战9第十六章 山东军区1944年秋季攻势作战:防御作战转为主动进攻 6、罗荣桓与敌人“捉迷藏”10第十六章 山东军区1944年秋季攻势作战:防御作战转为主动进攻 5、日军“扫荡”基地的丧失
更多『战争军事』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