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_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价格发现”了什么

宋鸿兵
当代小说
总共111章(已完结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 精彩片段:

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价格发现”了什么

无论从金银的历史比价,还是市场供求关系,或者通货膨胀,都无法解释白银今天每盎司25美元的价格竟远低于1980年的50美元!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能够将白银价格严重扭曲到现在这种程度呢?

长期以来,由于黄金与白银存在着天然的货币血脉关系,其历史比价更是几千年的超级稳定,这种固化的联系早就深深地植入文明的记忆里了,它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国家、跨越了宗教、跨越了地理、跨越了意识形态,远比国际银行家们人为的“强势美元”更能持久地存在于人们的脑海里。人们知道,白银和黄金一样是最优质的“钱”,而且白银的流通比黄金更广泛。因为日常生活当中的衣食住行,多是小额交易,而黄金一般是非常大额的交易才用得上。因此白银不仅是真正的钱,而且是比黄金流通性更好的钱。为了保护美元发行的巨大利益,银行家们就必须挣脱金银货币的约束,就必须废除金银货币。欲废除金银货币,首先就要废除白银,因为白银每天都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想办法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不见白银,买柴米油盐时,不再用到银子,才能让大家彻底忘掉白银的货币职能。因此,国际银行家们的战略就是:欲征服货币,必先征服黄金;欲征服黄金,必先征服白银!

如今,尽管美元已经如愿以偿地篡夺了黄金白银的“货币王位”,但“伪皇帝”毕竟是假的,国际银行家们心里总是不踏实,因为一有任何危机的风吹草动,人们就立刻想起了黄金白银。国际银行家们对黄金白银真是“恨得要死,怕得要命”。其心态非常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王莽篡位,恨不得把天下所有姓刘的都斩尽杀绝。白银就好像太子刘秀,被“银行界的王莽”到处追杀,如今已经有几十年之久。这种“追杀”就是价格的打压,他们希望大家把白银当成普通的金属,一种一般性的工业原料而已。如果大家总是忘不了白银几千年以来一直是和黄金一样的“货币之王”,那么国际银行家们就先将白银赶出货币王宫——中央银行。然后故意大幅压低白银的价格,将其贬为“庶民”,与铜铁铅锌为伍,浪迹普通商品的街头。

白银市场是远比黄金市场小得多的盘子,通过大规模“裸做空”的手段来压低白银价格,同时用低价的白银绳索来拖住黄金上涨脱缰的野马,实在是一种高倍杠杆和高度有效的价格控制策略。只要压制住白银的价格,就能使以美元纸币为核心的全球金融赌场给开赌场的国际银行家们带来永远的暴利!

1990年至2003年,白银的价格已从1980年的每盎司近50美元,被一路打压到每盎司仅有4~5美元。就在白银最不景气的时候,一些有识之士却看到了白银价值被严重低估所产生的投资机会。著名的“股神”巴菲特管理的投资基金在1997年到1998年期间,分批买进了近1.3亿盎司的白银。占当时世界白银年产量的1/4,基本上是抄到了白银几十年的大底。令人不解的是,巴菲特为何在2006年过早地卖掉了全部的白银。他的平均买入价是每盎司6美元,卖出价只有7.5美元。巴菲特自己也承认这笔买卖做的不漂亮。“我买得早了,卖得也早了。这是我的失误。投机到最后才是最疯狂的。”非常巧合的是,就在巴菲特卖掉全部白银之后不久,巴克莱银行创建的第一只白银交易基金也在2006年获准在美国股票交易所开张了。有传闻说,巴克莱银行为了给它的白银交易基金准备白银现货担保,曾向巴菲特“借用”或购买了1.3亿盎司的白银,这正好是巴菲特手上全部白银的总和。2006年正是白银市场开始启动之际,巴菲特却将所有白银卖出,他下了这么大的赌注,却没有像亨特兄弟当年那样把白银价格炒将起来,耐着性子卧底9年,只是为了赚区区1.5美元的差价吗?这桩买卖不免令人生疑。至于巴克莱银行与巴菲特到底有怎样的暗中交易,外界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个对白银市场感觉特别敏锐,并影响深远的人叫泰德·巴特勒。巴特勒从1971年起就是一名商品期货交易员,当时为美林证券公司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一位客户问他:“白银市场供不应求,可是白银的价格却几年都不上升,这是什么原因呢?”巴特勒为了向客户解释其中的原因,开始研究白银期货市场。可是他也被难住了,他了解到白银确实是供不应求,可解释不了银价为什么就是不涨。后来他凭着在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多年历练的经验发现,市场上做空白银的数量总是远远大于白银现货的供应量。原来是有机构在人为压低白银价格。于是他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报告了这一市场操纵行为。但是有关部门却回答说没问题,对此置之不理。巴特勒是个倔脾气,认准了的事情非要干到底,他坚持不懈地向有关部门反映,一直没有结果。后来有了互联网,从1996年起,巴特勒开始通过互联网来揭露白银价格被人为压低的真相。他几乎每周都在网上发表一篇关于白银市场的详细分析或评论。由于长年坚持不懈地研究和评论白银市场,巴特勒逐渐成为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权威人士。他认为白银市场的操纵行为是“有史以来最为恶劣的”资本阴谋。他除了继续多次上书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之外,还呼吁广大投资者联合行动起来,对白银市场的操纵行为展开斗争。经过多年的努力,几大银行巨头非法打压白银(也包括黄金)市场的罪行正在遭到越来越多地揭露,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近两年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终于对此开始了调查。

对于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巴特勒在一次专访中表示,尽管有关方面有意愿解决问题,但白银市场操控的问题太大。以至于很难有不引起巨大动荡的解决方案。

20年以来,全世界贵金属市场的参与者对金银价格被操纵的法律诉讼和公开辩论早已汗牛充栋。《货币战争》中曾提到:“2004年4月14日,称霸世界黄金市场200年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出人意料地放弃了黄金市场定价权。无独有偶,白银市场的大哥大AIG公司于6月1日主动放弃白银市场的定价权。莫非罗斯柴尔德家族真的看淡黄金吗?若是如此,为何不在1999年金价跌到历史最低点退出,反而要在黄金白银价格气势如虹的2004年金盆洗手呢?另外一种可能就是,黄金和白银的价格最终将会失控……早早撇清与黄金之间的任何关系,如果10年以后,金银价格果然出了大问题,谁也怪不到罗斯德柴尔德家族的身上。”如今黄金白银的价格果然“出事”了,黄金价格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已接近1400美元,而白银已突破30年来的最高点,超过了25美元,与当时相比,金银价格都已涨了近3倍!

没错,这里说的白银市场的大哥大AIG,就是2008年金融海啸中那个被美国政府拯救的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在AIG之后,白银市场的主要操纵者变成了贝尔斯登。就在2008年3月17日贝尔斯登垮台的当天,白银创下了1980年以来的最高价位——21美元。

贝尔斯登成立于1923年,是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也是美国主要的证券交易公司之一。2008年3月15日,这家有着85年历史,经历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和多次经济起落的大投资银行,突然宣布出现严重的现金短缺。当天,美联储和摩根大通联手向贝尔斯登提供了紧急资金援助。人们只知道贝尔斯登因为在美国次级按揭风暴中严重亏损濒临破产而被收购,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原来它也是美国商品期货市场上最大的白银做空者,并因做空白银遭多方逼迫到几乎被迫平仓的地步。2008年3月14日,白银价格在接连上涨近一个月后,由每盎司17美元一直冲到近21美元。贝尔斯登没钱补仓抵挡不住,这恐怕就是它突然宣布出现严重的现金短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眼看就要被迫平仓,这不仅会使其做空白银的所有资金血本无归,而且也有可能让白银价格立刻失控,并引发金价暴涨和美元暴跌。美联储见势不妙,紧急救援。贝尔斯登得到一笔为期28天的借款,这笔款项是美联储通过摩根大通来借给贝尔斯登的,但贷款风险由美联储来承担。这也是自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美联储第一次以这种方式贷款。尽管得到短期借款,贝尔斯登仍然无力回天,难逃彻底覆灭的下场。2008年3月16日,在美联储紧急出手,同意“包底”300亿美元贷款支持摩根大通公司后,摩根大通公司随即宣布对贝尔斯登的收购,挽救了一场严重的白银价格危机。

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后,立刻按照国际银行家们打压白银价格的既定方针,开始对白银价格实施起新一轮的残酷镇压。从3月18日开始,也就是摩根大通接替贝尔斯登的第二天,白银价格开始突然暴跌。到3月20日,仅仅三天,白银价格就从每盎司21美元暴跌到每盎司17.5美元,白银价格一个月的涨幅全部丢失。此后,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联手继续追杀白银,到2008年8月,两家共持有85%的白银净空头仓位,白银市场在这两大银行联手打击下一路下跌,8月15日跌破13美元,10月底至12月初,竟然跌到每盎司9美元上下,回到了2006年的价格水平。

这一切自然逃脱不了白银市场分析专家巴特勒的眼睛。为何会出现银行大幅增加做空白银头寸的情况? 巴特勒就此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国会议员们多次提出质询,最后,他得到的解释是由于摩根大通接手了贝尔斯登。在此之前,巴特勒和所有的白银投资者对白银市场上到底谁是最大的空头这个问题一直没搞清楚,因为期货交易报告上并不披露参加交易者的身份。巴特勒的市场分析报告一直是用一种没有指名的方式来描述,直到这时,巴特勒才恍然大悟,原来贝尔斯登和摩根大通就是打压白银价格的元凶。巴特勒将这一内幕抖落出来,引起市场的强烈反响,激起了广大白银投资者的公愤。这才引出了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摩根大通的调查,随后又有很多投资者对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非法操控白银市场发起诉讼。

在广大投资者越来越大的压力下,2010年9月,摩根大通宣布为了满足美国新出台的金融监管法案《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的要求,停止自营业务,裁减大约20名在伦敦的商品期货交易员,这些人交易的品种中就包括白银,结果白银市场闻声而起,价格立刻突破21美元,打破了2008年3月17日贝尔斯登垮台时创下的高点。1980年以来,白银价格两次突破最高纪录,都和白银市场的主要操纵者出了大麻烦有关,难道历史真是充满了有趣的巧合?

作品简介:

回顾历史:为什么鸦片贸易和鸦片战争只在中国发生?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能成功,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却会失败?为什么蒋介石拿着苏联的卢布完成了北伐,却会突然变脸反共?为什么国共两党都要“一手抓枪杆子”,“一手抓钱袋子”?为什么蒋介石能够统一货币却不能维护货币主权?为什么国民党的法币改革激怒了日本,引诱着英国,却最终扑入了美国的怀抱?为什么日本会存在皇权与金权之争?为什么日本军队总是发生“下克上”?为什么日本政变不断、刺杀成风?为什么国民党的法币改革刺激了日本,并加速了日本侵华的战争?为什么国民党的法币最终走向崩溃,而共产党的人民币却能横空出世?

宋鸿兵《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从金融的视角一一为您解读。另外,本书是沿着金钱的主轴展开,阐述主权国家边疆的概念,不仅仅包括陆疆、海疆、空疆(含太空)所构成的三维物理空间,未来还需要包括新的一维:金融。在未来国际货币战争阴云密布的时代,金融高边疆的重要性将日趋凸显。可以说读懂本书,基本上你就知道目前情势下如何理财了。

作者:宋鸿兵

标签:宋鸿兵货币战争金融高边疆

货币战争3:金融高边疆》最热门章节:
1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美联储的“妙计”:放手让黄金暴涨2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美元纸币能保值吗?3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白银:曾经的世界货币4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2008年9月18日下午2点,世界金融体系几乎崩盘!5第十章 白银的光荣与梦想 导读6第九章 金融高边疆与人民币国际化 参考文献7第九章 金融高边疆与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春秋战国”时代的来临8第九章 金融高边疆与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高边疆的基础设施隐患9第九章 金融高边疆与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的全球金融网络10第九章 金融高边疆与人民币国际化 清算中心:金融网络的“路由器”
更多『当代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