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1号会议室_第三章 市委书记 六

陈玉福
官场小说
总共102章(已完结

1号会议室 精彩片段:

第三章 市委书记

5月21日9时。多云间晴。

新城市委常委会,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市委常委会在祁贵的主持下召开了。按惯例,提拔干部的事都是祁贵提出来,看其他常委没有意见时,杨栋书记最后表态,就算拍板了。今天的常委会也是这样,祁贵用目光征询了一下穿一身黄制服的市委书记杨栋,杨栋点了一下头,祁贵宣布开会。

杨栋扯扯黄短袖军用衬衣的口袋盖,心里不是个滋味。一两天于波就来上任了,自己下一步到哪里去,还没有个着落。到今天了省里还没有来人来电通知他谈话,他就知道去省里的计划彻底落空了。曾几何时,杨栋作为中央高干子弟,那是相当优越的。但是,杨栋从不以高干子弟自居,不贪不占,两袖清风。

那年中央组织部下派杨栋时,父母还在国家部委的正部级、副部级位子上坐着。父母希望他到下面好好干,干够一届正地级干部,就调来中央工作。组织部也正是这个意思。选来选去,就选了个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新城市。开始,杨栋除了工作就抱着过渡的思想,反正早一天迟一天要去北京,虽谈不上高就,也有一个较为优越的位子等着他。所以,市委的主要工作都基本上是祁贵副书记拍板。可久而久之,杨栋觉着有点不对劲儿。上上下下都在传扬,杨栋迟早是要走的人了,没有人来找他汇报工作、谈工作。这时候,这个身高一米八二的男人发狠了,你们说我要走,我偏不走了,我要干给你们看一看,我杨栋也是一个男子汉大丈夫,是一个合格的党的干部。杨栋是这样想的,他在市委全体干部大会上也是这样说的。

他说:“有人说我杨栋除了会骑自行车上班,就啥也不会,是推日子下山,到时候往中央一调,人就上去了。我今天给大家表个态,我一定要在这里干出个名堂来,北京我是不去的,请大家监督我。关于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事,过去是我骑,从今天开始,全体干部都要向我看齐,上下班不准用小车接送。大家可以算一算,这能节省多少油钱呀。我们是要勤俭节约,把节省的钱给人民子弟兵,也可以办教育呀。同志们,部队的同志很苦呀,我常去部队,十八九的娃娃离开家乡来保卫我们的国土不容易呀,我们不管谁来管?……”

市委书记一声令下,领导干部上下班全部骑自行车,的确节省了不少油钱,市上拿这些钱支援部队国防建设。这事儿让新华社一位采风的记者知道了,很快,新城市党政干部上下班骑自行车、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支援国防建设的事迹在大江南北、举国上下传开了。……

由于杨栋的努力,新城市被国家部委授予了不少国家级的称号:什么“双拥模范城”啦、“全国文明城市”啦等等。当杨栋书记和市驻军首长共同把“双拥模范城”的奖牌抱进市委大院时,全市、全省、全国的观众都从电视上看到了。从此,全市党政干部广大群众也确实改变了他们对这个市委书记的看法。然而,杨栋书记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惨重的。他失去了进中央部委的惟一机会。为此,杨栋无怨无悔,他说,到哪里工作都是为党工作。他的精神、工作作风已逐渐被新城的老百姓所接受。他的的确确是个两袖清风的好干部。

可是,这两年他的烦恼多了起来,首先是祁副书记越来越胆大妄为了,过去大事小事,尤其是任用干部的事都要给他通气的,现在连气都不通了,直接拿来上会。在会上,他又得违心地跟上祁贵跑,他闹不明白,自己究竟啥时候变成了这个样子了。此外,这几年市里的风气越来越坏、社会治安形势越来越糟。有人说祁贵卖官鬻爵,收受贿赂,这还了得?这样下去,老百姓还能满意吗?“5.18”案件发生后,他收到了一封举报信,信中说,“5.18”案件的主犯是公安局刑警支队长辛银的拜把子弟兄干的。他吓了一大跳,把这封信交给了祁贵,让市纪委立即查处,至今未有结果。这个辛银跟祁贵的关系不是一般,他早就发现了。辛银开个警车,进市委大门时,还摁一声警笛,上楼来大摇大摆直接就进了祁贵的办公室。祁贵会不会包庇这个辛银?

祁贵说:“‘5.18’案件发生后,惊动了省委省政府,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阻挠了我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的进程。省公安厅的王处长一行来帮助破案,至今未果。我的意见是尽快给市公安局配备齐领导班子,让分管领导专门主抓这个案子,给省委、老百姓一个交代。”

杨栋书记一听便明白了祁贵的目的,他想,自己是快要下台的人了,再这么窝囊下去实在是太失格了。祁贵显然是认为杨栋要下台了,完全会稀泥抹光墙,认可这件事的。

金安说:“市委早就应该考虑公安局班子的事了。既然今天要研究公安局班子的事情,我推荐现任刑警支队长辛银为副局长,全面主抓这个案子。”

市委秘书长金玺说:“辛银是个好同志,工作能力强,办法多,我看可以担任副局长。”

作品简介:

作品通过描写戴着人大代表、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桂冠的吕黄秋,打着改革的旗号称霸一方,为非作歹的凶残行径,揭示了贪官与黑社会相互勾结,卖官鬻爵、行贿受贿,由钱权交易进而演变为黑权政治的触目惊心的现实。作家陈玉福用他的文学之笔,敲响了腐败不除,将亡党亡国的警钟。

小说在描写廉洁战胜腐败、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时,既真实又清醒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也就是说,在描写两种力量的斗争中,作者始终没有脱离对个人因素的肯定,小说中如果没有英明、周到细致、正直、廉洁的省委书记陈刚,新城市的黑社会帮派势力就不可能被摧毁,小说最终的胜利,不全是法制和人民的胜利,而是权高一等的省委书记陈刚和他所信任的市委书记于波个人领导者的胜利。这是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既揭露了官场腐败的根源,又带给人们深沉的思考(思考政治体制上的弊病以及多年来现实生活中存在人治大于法制的现象)。作者虽然让读者看到了亮色,看到了光明,也同时咀嚼到了苦涩。

作者:陈玉福

标签:陈玉福1号会议室官场职场

1号会议室》最热门章节:
1第十三章 狐狸的尾巴 一2第十二章 公安局的麻烦 五3第十二章 公安局的麻烦 四4第十二章 公安局的麻烦 三5第十二章 公安局的麻烦 二6第十二章 公安局的麻烦 一7第十一章 道高一丈 四8第十一章 道高一丈 三9第十一章 道高一丈 二10第十一章 道高一丈 一
更多『官场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