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国学小百科书系·书法小百科_书法名作 松风阁诗卷帖 宋/黄庭坚

李诚
科普学习
总共174章(已完结

国学小百科书系·书法小百科 精彩片段:

书法名作

松风阁诗卷帖 宋/黄庭坚

松风阁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这里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作了这首《松风阁》诗,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并表达对朋友的怀念。在后段提到前一年已去世的苏轼时,心中不免激动。他也像苏轼一样,是旷世奇才,但也像苏轼一样,仕途坎坷,想到他深深服膺的苏轼已经作古,不免产生一些落寞之感,所以诗的末尾说:“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松风阁诗》是黄庭坚晚年所书,是黄庭坚行书的代表作,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九”。

黄庭坚行笔强劲有力,下笔如斩钉截铁而富有弹性,在这幅作品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笔画夸张,左冲右突,如长枪大戟、老树枯藤。前人已经指出,黄庭坚作行草如作楷书,点画精审,一丝不苟,而又灵动异常。正如冯班《钝吟杂录》所讲:“笔从画中起,回笔至左顿腕,实画至右住处,却又跳转,正如阵云之遇风,往而却回也。”他的起笔处欲右先左,由画中藏锋逆入至左顿笔,然后平出,“无平不陂”,下笔着意变化,收笔处回锋藏颖。善藏锋,注意顿挫,以“画竹法作书”,有“沉着痛快”的感觉。

字的结构是典型的黄庭坚式样的,中宫紧密,四面开张,左荡右决,痛快淋漓,这种中宫收缩而四周放射的特殊形式,人们称其为辐射式书体。字形欹侧端整,错落有致,变化无穷,力求险绝,体势雄强,气势显得博大、恢宏。这是黄庭坚行书与他人行书的重大不同,他不是追求艳丽秀媚的流动之美,而是追求整体气魄上的宏大。

在布局上,《松风阁诗》常从欹侧中求平衡,于倾斜中见稳定,因此变化无穷,曲尽其妙。从整体看,呼应对比,浑成一体。在黄庭坚的行书作品中,《松风阁诗》还算是比较端正的,尽管如此,它那种无拘无束的气势,仍然让人心折。

《松风阁诗帖》,行书,宋黄庭坚书。墨迹本。粉花白纸本。纵32.8厘米,横219.2厘米。二十九行,一百五十三字。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品简介:

《书法小百科》是国学小百科书系之一,共收录259条词条。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书法的美,在于用特殊的书写工具毛笔在特殊的宣纸上画出的变化无穷的线条,以及由这些线条组成的图案。这些图案,就是以真、行、草、隶、篆等不同形式表现的中国文字。中国文字的形式多样形成中国书法的多姿多彩,笔墨线条的无穷韵味使即使不认识汉字或不懂篆书或草书的人都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入门容易,提高却极难,对一般读者来说,欣赏书法作品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以极精练的笔墨,对中国书法各历史时期的风格作了极为精审的概括评论,这对读者学习和欣赏书法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在对著名书法家和作品的介绍赏析中,作者有许多独到的见解,比如对赵孟頫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的重新评价,对被康有为过分吹捧的《爨宝子碑》的重新定位等。对传世书法名作的介绍,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书法作品的美是抽象的,许多人的评论更加抽象,往往让初学者如坠五里雾中。本书的介绍,既有美学的高度,又尽量通俗易懂,让读者能从中学到欣赏书法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是书法爱好者读懂书法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作者:李诚

标签:李诚国学小百科书系书法工具书

国学小百科书系·书法小百科》最热门章节:
1书法名作 朱巨川告身 唐/徐浩2书法名作 古诗四帖 唐/张旭3书法名作 书谱 唐/孙过庭4书法名作 鸭头丸帖 晋/王献之5书法名作 兰亭序 晋/王羲之6书法名作 快雪时晴帖 晋/王羲之7书法名作 伯远帖 晋/王珣8书法名作 居延汉简 汉/佚名9书法名作 争座位稿 唐/颜真卿10书法名作 灵飞经 唐/钟绍京
更多『科普学习』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