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_第一章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节 早期天文学

陈久金杨怡
科普学习
总共66章(已完结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 精彩片段:

第一章 写在前面的话

新开拓的学科,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上古时期,它是古代天文学的延续。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这些痕迹。诚然,现代天文学主要继承了古希腊的天文学体系,但作为人类同样宝贵的文化财富,中国古代天文学也闪烁着智慧的光辉。而且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天文学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部分,即使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也应该对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在介绍它的基本内容之前,先简述其发展过程。

第一节 早期天文学

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情况来判断季节,这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备的知识。任何一个民族,其发展的最初阶段都要经历物候授时过程,甚至到本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通行这种习俗。

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的变幻莫测,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或者十几天,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要粗糙多了。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尚书·尧典》描述:远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长蛇座α)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太阳最高和初昏时大火(天蝎座α)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夏,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宝瓶座β)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以太阳最低和初昏时昴 〔mao卯〕星(金牛座η)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冬。

物候授时与观象授时都属于被动授时,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历法便应运而生了。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罕有,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是当时各诸侯国借用古名颁布的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¼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春秋战国500年间(公元前770—前222年),政权更迭频繁,星占家们各事其主,大行其道,引起了王侯对恒星观测的重视。中国古代天文学从而形成了历法和天文两条主线。

作品简介:

日的概念,来自昼夜交替,但要计算更长的时间,仅用日是不够的。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发现,作物的枯萎,侯鸟的南去北归,无不与气候的凉暖变换紧密联系,这个周期大约有365天多,于是就以含有收获之意的年字来表示这一时间单位。

作者:陈久金 杨怡

标签: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科技专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最热门章节:
1附录 辅文图片2第十七章 中国和欧洲古代天文学的异同3第十六章 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历法 第六节 其他少数民族历法4第十六章 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历法 第五节 苗历5第十六章 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历法 第四节 彝历6第十六章 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历法 第三节 傣历7第十六章 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历法 第二节 回历8第十六章 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历法 第一节 藏历9第十五章 朴素的宇宙学说 第四节 天地形成与宇宙轮回10第十五章 朴素的宇宙学说 第三节 宣夜说
更多『科普学习』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