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知道点中国历史_第一篇 数风流人物 兵家之圣孙子

邱立坤
科普学习
总共82章(已完结

知道点中国历史 精彩片段:

第一篇 数风流人物

兵家之圣孙子

如果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那么孙子就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军事家;如果说《孙子兵法》排第二,那么就没有哪一部兵法敢自称第一。

孙武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贵族家庭出身为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使他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尚、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些对少年孙武军事能力的熏陶与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庆封。后来,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以展现自己才华的念头。

孙武认定吴国是他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孙武逃奔到南方的吴国。吴王阖闾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即位后,礼贤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大得民心,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阖闾又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继而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向吴王介绍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称赞孙武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吴王不信,伍子胥便反复推荐,仅一个早上就推荐了7次,吴王才答应接见孙武。

周敬王四年(前516年),吴王阖闾亲自召见孙武。孙武见了阖闾,便把自己所写的13篇《孙子兵法》呈给阖闾看。阖闾每看一篇,都拍案叫绝。吴王欲试孙武用兵,对他说道:“先生所著兵法十三篇,我都拜读过了,那里面所谈,甚是精妙,不知您的理论,可不可以拿来实地操练一下?”孙子答道:“当然可以。”阖闾又说:“可以就近调我的宫女来演练吗?”孙子回答:“自然可以。”于是阖闾调出宫女一百八十人交他操练,孙武将宫女编成两队,并以吴王两个宠姬分任两队队长,然后要她们全体持戟,准备操练。

孙武向她们发令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后背吗?”宫女回答:“知道!”孙武号令她们:“我发令向前,你们就看你们心口所对的方向;向左,就看右手所在的方向;向右,就看左手所在的方向;向后,就看背所对的方向。”号令交待清楚,便陈设出斧钺等刑具以示警诫,又“三令而五申之”,反复说明。于是击鼓传令向右,宫女们都大笑起来,孙武对宫女们说:“约束不明,号令不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交待好几遍,然后击鼓传令向左,宫女们又大笑。孙武说:“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既已交待明白,却不依号令去做,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要斩两位队长。台上观看的吴王见要斩他的爱姬,大吃一惊,忙派人传令:“我已经晓得将军善用兵了。如果没有这两个妃子,我连吃东西都没有味道,希望不要杀他们。”孙武说:“我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依次用后二人为队长,再击鼓操练,向左向右,上前退后,跪下起立,无不符合命令和纪律要求。这时,孙武派人向吴王报告:“队伍已操练整齐,大王可以过来看看,听凭大王怎样使用他们,即使叫他们赴汤蹈火,都是可以办到的。”吴王知道孙武的确善于用兵,就任命他做了将军。

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治军理国,制定了以破楚为首务,继而南服越国,尔后进军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和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继而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时机未到,请再等待。伍子胥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战法来骚扰楚军,消耗楚的实力。阖闾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条件。孙武和伍子胥还根据楚与唐、蔡交恶,楚国令尹子常生性贪婪,因索贿得不到满足而拘留蔡、唐国君,蔡、唐两国对楚极其怨恨的情况,献联合唐、蔡以袭楚之计。蔡、唐虽是小国,但居于楚的侧背,这就为吴军避开楚军正面,从其侧翼作深远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孙武与伍子胥佐阖闾大举攻楚,直捣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吴军要由今天的苏州进到江陵附近,进行千里战略奔袭。孙武等人协助阖闾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即从淮河逆流西上,然后在淮油(今河南潢川西北)弃舟登陆。再乘楚军北部边境守备薄弱的空隙,从著名的义阳三关,即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直插汉水。吴军按照这一进军路线,顺利地到达汉水,进抵楚国腹地。楚军沿汉水组织防御,同吴军隔水对阵。由于楚军主帅令尹子常擅自改变预定的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为了争功,单独率军渡过汉水进攻吴军,结果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战败。吴军乘胜追击,5战5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乎灭掉楚国。

在吴王北上与齐晋争霸的斗争中,孙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史记》说: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此后,孙武隐居,不知所终。

孙武之所以在古今中外享有盛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为后世奉献了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兵家圣典《孙子兵法》。这薄薄的一部书是对上古以来,特别是春秋时期频繁、激烈、多样的战争的总结和升华,是对已有的兵学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春秋时期先进的社会思想交合的产物,是尚武崇智的齐文化孕育的奇葩,同时也是孙武智慧的结晶。《孙子兵法》不但成为许多国家的军事指挥员们在战场上角逐胜负的指南,而且已登上了一些国家的最高“殿堂”,成为他们战略决策的理论依据之一。在非军事领域也被广泛应用,其中所包蕴的智慧,真可谓“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作品简介:

中国历史上杀戮功臣最多的皇帝是谁?雍正篡位是不是事实?你了解西藏神秘的转世之说吗?中国的疆域最大曾经有多大?古代少数民族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楼兰古国因为什么而消失?谁的发明使得全世界文学大大进步? ——这些我们都应该知道点!

“知道点”丛书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北大青年学者数十年读书心得完美分享,图文并茂,带你领略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博大精深。

本书从“数风流人物”、“览历史烟云”、“典章制度”、“三教九流”、“兵家必争之地”、“活跃的少数民族”、“历史的神秘面纱”共七个角度出发,列举了从夏商周开始直至近代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起到过推波助澜作用的历史事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广大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与辛劳推动了中国文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历史的步伐。本书落脚点虽然宏大,着眼点却是谦虚俏皮,图文并茂,更加便于读者领略中国文明与历史的博大精深,打造更适宜现代生活阅读的经典读本。

作者:邱立坤

标签:知道点中国历史邱立坤知道点系列

知道点中国历史》最热门章节:
1第四篇 三教九流 清人智慧的结晶——考据之学2第四篇 三教九流 谶纬神学3第四篇 三教九流 今文经与古文经之争4第四篇 三教九流 白虎观会议5第四篇 三教九流 长春真人雪山行6第四篇 三教九流 历史上的全真教7第四篇 三教九流 道教的宗派源流8第四篇 三教九流 汉传佛教的宗派9第四篇 三教九流 藏传佛教的宗派10第四篇 三教九流 四库全书
更多『科普学习』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