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揭底山西煤老板_第十二章 撕破魔装:一个煤老板生活的真实还原 煤老板:一样的黑,不一样的“命”

山西病人
纪实报告
总共138章(已完结

揭底山西煤老板 精彩片段:

第十二章 撕破魔装:一个煤老板生活的真实还原

煤老板:一样的黑,不一样的“命”

煤炭是“山西地理标志”特产。

自从它离地“出土”的那一天起,它的市场前途与化学价值就和它地面上主人的“财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目前来看,山西打入国际煤炭市场的产品大致分为动力煤、焦煤和无烟煤几种。这些不同类型的煤炭由于品性各异,因而分布在不同地区:

在山西省产煤区内的大同市、朔州市和忻州市等一带的产煤市县,出土的“地理标志特产”就是这种“动力煤”。在市场上,这种“动力煤”又被业界俗称为“电煤”。顾名思义,这种煤“天生”就只适合发电企业生产电力时使用。

而在太原市、吕梁市、晋中市和临汾市等地,这些地方的“地理标志特产”是焦煤。由于这种煤的“粘结度高”、“结焦性强”,一上市就成了市场上抢手的炼焦“专用煤”。

在山西南部的晋城市、长治市和北部的阳泉市等地出产的是无烟煤,这种煤是现代化工工业的理想原材料。

不同的煤种有不同的用途,在煤炭深加工和使用上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钱”景。也就是说,一个地区出产的煤炭根据其煤质和性能的不同,那么,它在市场上的“待遇”就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煤炭的“主人”,也就是这些山西煤老板,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所以说他们的“人生命运”和“事业前途”则“随‘煤’而安”。

我们先说电煤业的状况。

目前,国家对火电行业实行严格的管制政策,再加上这一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所以相对来说,由于生产力水平、组织管理能力等因素互相影响制约,此类煤炭在市场运营交易的利润就稳定一些。

我们再说焦煤业。

炼焦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炼焦技术很早就被民间掌握,而且干这一行的投资也不大,因此“准入门槛”很低。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乡镇企业最红火的时候,焦煤主产区已经出现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全民炼焦”的盛况,炼焦成为这一地区乡镇企业和公私实体的“主营业务”。

而焦煤产区的煤老板们,多为集煤炭开采和炼焦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以“煤→焦→铁一体化”为核心的产业链。

作品简介:

“山西煤老板”,如果你在网上搜索,敲下这几个字的时候,以下一些词汇会高频率地弹到你的眼前:挥金如土,悍马,“二奶”,买群楼,大字不识,暴富,原罪,……曾有报道:山西临汾一位煤老板为了显示其能量,在晚上11点多带着记者来到某政府小区,然后打电话给当地一位官员,以命令的口吻让他马上下楼来见他,该官员随后身着睡衣来到楼下。那位煤老板向记者炫耀说:“我不害怕政府部门找我,我害怕的是他不来找我,只要他来找我,我就可以用钱搞定他。”煤老板一度嚣张若此!

同时,在我们把目光都聚焦在煤老板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被我们忽视的群体——煤炭工人。在煤老板一层一层购楼,或者拿着大袋大袋现金去买豪车的时候,那些人正在脚下暗无天日的地方,用血用汗用命去为煤老板们带来滚滚财富。矿难阴霾在这块土地上阴魂不散。为什么煤炭工人都知道采煤要担上生命的风险,还要去?矿难发生,矿主跑了,剩下的是没有希望的人们,过着惨淡的生活,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新一代的矿工,这批年轻人没怎么上学,空有力气没有出路,想谈恋爱没有资本,想做生意没有关系,只能下煤矿采煤的生活。他们身上反射了底层新一代年轻人的迷惘和无奈。在一块黑色的煤炭身上,几乎凝缩着中国经济转型最尖锐的问题——权钱交易、资源和环境被毁灭性地破坏,底层缺少保障……现在的煤炭产业整合,是否能解决这些问题,考验着我们。

本书作者用最犀利的笔撕开鲜为人知的行业黑幕,披露煤老板挥金如土的财富真相,揭示底层群体不为人知的真实生活。江湖无限险恶,也挡不住本作问世!

作者:山西病人

标签:山西病人揭底山西煤老板经济纪实

揭底山西煤老板》最热门章节:
1第二十六章 穷性与富德:暴富阶层社会价值观的重塑 关于当代财富观的“哲学”反思2第二十六章 穷性与富德:暴富阶层社会价值观的重塑 “新时期财富观”应有的时代特征3第二十五章 关于矿工命运与农民问题的理性思辨 “四农问题”比“三农问题”更复杂4第二十五章 关于矿工命运与农民问题的理性思辨 青年矿工是当今山西最大的政治5第二十五章 关于矿工命运与农民问题的理性思辨 矿工:下煤窑就是挣袋“面粉钱”6第二十五章 关于矿工命运与农民问题的理性思辨 山西矿工能挣多少钱?7第二十五章 关于矿工命运与农民问题的理性思辨 山西有多少煤矿工人?8第二十五章 关于矿工命运与农民问题的理性思辨 煤老板“兼”村长,考验富人当政9第二十五章 关于矿工命运与农民问题的理性思辨 他们的命运要如何改变?10第二十四章 煤政风云下的山西谋略 共同迎接山西“大矿时代”的到来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