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逃离北上广Ⅲ·广东太竞争_引言 郭台铭出深圳记

苏言闵唯
纪实报告
总共23章(已完结

逃离北上广Ⅲ·广东太竞争 精彩片段:

引言

郭台铭出深圳记

郭台铭,这位台湾科技界的“成吉思汗”,在驰骋疆场37年之际,于闪光灯里低下了他的头,于对手注目下“北上西进”。1988年,郭台铭挥斥方遒、因时而动、渡江过海、入主深圳,因此,成就了他的“代工帝国”;而今,在深圳的竞争浪潮下,郭台铭再度选择离开,离开总会平添几分落寞与伤心,但是,远处的扩张似乎也宣誓着这位被《商业周刊》誉为“虎与狐”的枭雄更大的野心与计谋。

结缘深圳

1974年,郭台铭以母亲标会的20万新台币与十名员工成立“鸿海塑胶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加工塑料成品,以黑白电视机的旋钮为主。当有人问“鸿海”为何意时,他总会说:“‘鸿’在天,‘海’在地,鸿海就是一家要做天地间生意的公司。”1976,挣得第一桶金的郭台铭转型模具领域。成熟的模具技术加上敏锐的商业嗅觉,使得郭台铭在其他同行还留恋家电业之时,又迅速转型生产个人电脑连接器,他以连接器、机壳等产品为重心,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市场,1982年,公司更名为“鸿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为了使公司进入全球市场,1985年,郭台铭在美国成立分公司,并创出“FOXCONN”品牌。

郭只身一人拎着皮箱去美国,在此期间,他雇佣了一个美国人做行销经理,同时兼任司机与英文口语教师,俩人就此组成了这家美国分公司。郭台铭一直称鸿海是“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一流客户”,因此,为了争取一流客户的订单,郭台铭几乎跑遍了美国50个州中的32个,住是12美元一晚的汽车旅馆,食则丹尼斯(Denny’s)这类的连锁餐厅、就连菜单他也能倒背如流。一直以来,正是这种“拼命三郎”的劲头才将对手一一比下阵来,原定2008年退休的他,同年在鸿海系遭遇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的挑战之后,再度出山,以每天工作15小时的精力、59岁的高龄站岗。

80年代中后期,台湾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传统产业在新台币的大幅升值、工资与土地等生产成本迅速上升下,生存困难,被迫外移。

郭台铭与鸿海也在第一批外迁浪潮中。因为,郭台铭有一个著名的“全球成本竞争”概念,就是“社会成本+国家成本+公司营销成本”的竞争。他认为,“只要是制造业,就无法不思考人力及土地的成本。”

当时台湾人月基本工资已超过新台币1万元,大陆的人工则折合新台币仅2200元,两者相差近5倍。特别在台湾有钱也请不到人,而内地工厂门外却是排着长队进厂的打工仔、打工妹。

同时,经济起飞带动台湾土地价格节节上扬;而当时的大陆,土地资源要多少有多少,并且各地方政府为积极招商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也颇具吸引力,除了提供服务,为厂商铺路整地,就连主要的税收也优惠得诱人,从“二免三减半”放宽至“五免五减半”,即前5年免税,后5年只需交一半,若厂商继续投资,还能继续享受优惠。

那时,他已看中深圳这处靠近香港的中国改革前沿。于是就在鸿海集团成立14年后的1988年,设立了深圳宝安区西乡镇黄田村的鸿海精密有限公司,生产电脑周边接插件。随即又在宝安区龙华镇成立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因此,郭台铭也成为当年少数突破两岸政治风险、正是进军大陆的台商之一。但与日后的大发展相比,80年代末期的“手笔”只能算是“试试水”而已。

1993年,第二波以资金密集型为主的台商投资大陆热潮又兴起,这时的鸿海已经在积累了一定的力量,拥有了扩张的条件。1993年,大量的企业在深圳龙华买下土地,郭台铭也看中了紧靠在深圳市区的龙华,当时的龙华还是一片荒野,野草比人长得还高,郭台铭站在一个高处,对当地的政府官员说:“看得见的土地我都要了。”这就是现在占地2.3平方公里龙华园区的雏形。从1996年开始,富士康深圳的厂区就朝龙华园区搬迁,自此,这成为富士康在大陆最大的一个厂区、富士康工业地产的源头、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组装基地。

郭台铭诠释他选址的理由时说过:“开放的移民城市有着无限的活力”,他认为,龙华一定会成为“全世界制造技术的聚合地,全世界创新研发的最前沿”。那时,大个子总裁郭台铭站在150位新员工面前训话:“我们要做全球最大的企业!”下面有员工不禁偷笑:“这个人真能吹牛。”就凭这一栋厂房,百十号人?没人敢相信。

多年之后,奇迹真的发生了,这个在1993年仅有100多人的小厂变成了今天拥有40多万人的工厂集群。

郭台铭有句名言:“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和你周遭的人,就决定了自我的格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看得比较长远,空间就比较宽广,就不会对得失看得太重。”或许,正是得益于不计一城一池得失,郭台铭才在对的地方与对的时间,打造了全球代工企业。《中国时报》更是在解析郭台铭与鸿海的成长时称,“从1985年刚挤进台湾制造业‘一千大’的传统模具公司,到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这和郭台铭1988年着手在深圳建生产基地、利用大陆低成本的生产优势有绝对关系。”

作品简介:

广东这块地儿,永远都和竞争密不可分。

因为广东人喜欢“食头箸”。

谁都知道竞争是激烈的,更是残酷的。但埋怨冇用,不如把头从沙子里拔出来,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连聚集了数十万工人的富士康都大摇大摆地从广东撤离了,你还在纠结离开是“前进”还是“后退”吗?

我们没法替你做主,所以只能告诉你真相,那些残酷竞争背后的真相。

世间闲聊:

广东人看外地人,都是北方人

广东人什么都敢吃

广东“老细”(广东话老板的意思)泛滥

广东人阔

这就是广东,改革开放前沿的身份令广州和深圳虽非直辖市,但与北京、上海一样,房价飞天、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巨大、生活成本高昂。

30年前的潮头娇子,广州、深圳,今日仍然践行:“搵食”是生存之本、“食头箸”是发展之道。 广东这块地儿,永远都和竞争密不可分。  因为广东人喜欢“食头箸”。  谁都知道竞争是激烈的,更是残酷的。但埋怨冇用,不如把头从沙子里拔出来,好好看看外面的世界——连聚集了数十万工人的富士康都大摇大摆地从广东撤离了,你还在纠结离开是“前进”还是“后退”吗?  我们没法替你做主,所以只能告诉你真相,那些残酷竞争背后的真相。  世间闲聊:  广东人看外地人,都是北方人  广东人什么都敢吃  广东“老细”(广东话老板的意思)泛滥  广东人阔  这就是广东,改革开放前沿的身份令广州和深圳虽非直辖市,但与北京、上海一样,房价飞天、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巨大、生活成本高昂。  30年前的潮头娇子,广州、深圳,今日仍然践行:“搵食”是生存之本、“食头箸”是发展之道。

作者:苏言 闵唯

标签:苏言闵唯逃离北上广社会

逃离北上广Ⅲ·广东太竞争》最热门章节:
1后记 梦想照进现实2附录 令人向往的珠三角3第五章 “冇鞋挽屐走” 3、珠三角的机遇4第五章 “冇鞋挽屐走” 2、流动,发现新风景5第五章 “冇鞋挽屐走” 1、广深产业大挪移6第四章 骑楼里的过客 3、“市态”之城7第四章 骑楼里的过客 2、粤语同你“拗撬”8第四章 骑楼里的过客 1、陌生他乡皆“过民”9第三章 城市梦,望天打卦 6、转型后,要谁?10第三章 城市梦,望天打卦 5、抑郁之都
更多『纪实报告』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