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香港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_第六章 “鲨胆大亨”郑裕彤 6、“我不喜欢立刻就能赚钱”

穆志滨柴娜
传记回忆
总共105章(已完结

香港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精彩片段:

第六章 “鲨胆大亨”郑裕彤

6、“我不喜欢立刻就能赚钱”

看透了才去做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郑裕彤小试牛刀,陆续投资跑马地的蓝塘别墅和在铜锣湾三角地兴建香港大厦,打下了大规模发展的基础。到了70年代,郑裕彤开始在地产业中放手拼搏。首先他在尖沙咀兴建香港新世界中心,1982年竣工的这座恢宏的大厦至今仍然是尖沙咀的招牌建筑。1986年,他又投资兴建香港会展中心。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在这座会展中心举行,令新落成的会展中心新翼成为全球焦点。如今,这座建筑名列亚洲同类建筑之最,并于1998年获选“全球十大最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看到新世界旗下的酒店和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为郑裕彤带来的巨额财富,许多人说,郑裕彤的成功就是胆大、冒险、快速赚钱。但郑裕彤却不这样认为。

“我不是这样。因为我做每一件事都是看透了才去做的,不是急功近利的。以会展中心为例,我做这件事的时候,别人说我大胆,其实我已经看透了,中国最终要收回香港。1997年的时候,很多人对中国没有信心,但是我对中国有信心,就是这样的。”

对中国充满信心

对中国的信心,促使郑裕彤在内地又获得成功。1982年郑裕彤开始在内地投资,在北京、广州、西安、杭州我们都可以看到他投资的酒店、艺术中心和高速公路等。在这些项目中,赚钱已经不是他的主要目的,如:与北京、武汉等当地政府合作建设低价住房,和北京市政府合作改造崇文区旧城等。100多亿元投资北京旧城改造项目究竟是为名还是为利?郑裕彤有自己的理解。

“这些不是商业性的,因为什么呢?我认为一方面,我要帮助北京市政府把道路改好些,将一些破旧的房子拆掉了建新的。北京作为重要的精神形象,如果不把它建漂亮点,外国人来了,看起来就不那么像样,所以我有这个心。另一方面,我本身是香港人,是中国人,帮助我们国家,这件事我认为做得很对。”

广州人对新世界并不陌生。1982年,郑裕彤与胡应湘等访问北京。回港后,郑裕彤发起到内地兴建酒店的倡议,得到李嘉诚、冯景禧、李兆基、郭得胜等人的赞同。于是,郑裕彤等人与广州羊城服务公司合作,在广州兴建中国大酒店,总投资额1.2亿美元,新世界占18%股权。

谈到中国大酒店,郑裕彤有一份特别的感情:“这是我在内地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当时大家预计15年才能收回投资,孰料9年就已收回全部投资,回报相当理想。”投下这块“试金石”之后,郑裕彤“情倾内地”一发不可收拾。

2000年,“新世界”地产战车全面开进内地。“现在实施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合作,比如提出‘9+2’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广州作为中心地区,将来的发展无可限量。”

“我在内地主要投资地产、公路、电厂、酒店等项目,迄今投资总额已经超过500亿元人民币,目前在内地的投资多过香港。”

创富经 善于规避市场风险

郑裕彤说过:“我不喜欢立刻就能赚钱,而且赚得很多的项目。越赚得快的钱,风险越大,这是一定的。”

作品简介: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从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华人首富一李嘉诚、“红色资本家”霍英东、“亚洲股神”李兆基,“香港赌王”何鸿橐,曾宪梓、郑裕彤、“娱乐教父”邵逸夫……以及他们创造商业帝国的历程中,解密他们商业基因,揭示他们的经商之道、做人之道,为与香港有密切商业联系的经营者提供香港商人的商业逻辑,也为把他们视为目标创业者、有志于从商者、准备做大做强者提供实例的参考,以资借鉴。

作者:穆志滨 柴娜

标签:穆志滨柴娜香港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传记商业创业史企业家

香港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最热门章节:
1第四章 “娱乐教父”邵逸夫 9、简单做人,别有太多物质需求2第四章 “娱乐教父”邵逸夫 8、奋斗一生才能收获一生3第四章 “娱乐教父”邵逸夫 7、“爱才、容才”的用人之道4第四章 “娱乐教父”邵逸夫 6、“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5第四章 “娱乐教父”邵逸夫 5、既有艺术家之眼,又有商人之眼6第四章 “娱乐教父”邵逸夫 4、“观众至上”的价值观7第四章 “娱乐教父”邵逸夫 3、“大投入、大制作”的制片方式8第四章 “娱乐教父”邵逸夫 2、我拍片不为得奖,为赚钱9第四章 “娱乐教父”邵逸夫 1、“邵氏兄弟”打造东方好莱坞10第三章 “亚洲股神”李兆基 10、做善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