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共产党抗战英杰·救亡先驱录_第十七章 侯登山、张森林、陈宝凤、邱东平、陈辉、方璧 101、能文亦武双英才——记晋察冀军区青年诗人陈辉

石魁史立成
传记回忆
总共121章(已完结

共产党抗战英杰·救亡先驱录 精彩片段:

第十七章 侯登山、张森林、陈宝凤、邱东平、陈辉、方璧

101、能文亦武双英才——记晋察冀军区青年诗人陈辉

在河北省涿县楼桑庙村的北侧,高高耸立着一座抗日英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6个大字:“陈辉烈士之墓”。这位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年轻抗日英雄的事迹,在房山、涞水、涿县和晋察冀边区人民群众中间广为流传。

陈辉,原名吴盛晖,湖南常德县双桥坪乡牟家桥村人,1920年9月出生。

1927年春,正当常德的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时,盛晖进小学读书。1932年秋考入省立常德中学初中部。1935年冬,北平爆发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大大激发了盛晖的爱国热忱。他善诗能文,开始向报刊投寄文章。第二年春,他撰写题为《向前》的文章说:作为青年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应该唤起人们挺胸向前,救亡图存。他还用笔名“成辉”,发表了一些新体诗。

1938年1月,中共湖南省工委派帅孟奇到常德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领导建立了中共常德特别支部。不久,经周文雄、向光源介绍,吴盛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辉”成了他的化名。陈辉入党后,积极发动青年学生进行抗日救亡斗争。同时,他几次向党组织请求到华北抗日前线去杀敌。

一天凌晨2时,他背上小行李包,带着大姐为他筹措的20块银元,将党组织写给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介绍信缝在衣角里,启程了。

这年夏天,陈辉来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一年的紧张生活,使他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1939年5月,陈辉在抗大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担任新华通讯社记者。同时,他与田间、邵子南、魏巍等同志都是晋察冀诗会会员。晋察冀边区领导人原想将他留在《晋察冀日报》编辑部,但他坚决要求到炮火连天的前线去。领导上同意了他的请求,他星夜奔赴北平西部地区。他目睹遭日寇烧杀的情景,满腔的怒火在燃烧,发誓要“举起诗的枪刺,同敌人拼死搏斗”。在平西前线,他写下一篇又一篇的八路军英勇杀敌的报道,创作出100多首感人肺腑的新诗。

1940年冬,中共中央北方分局调陈辉到房(山)涞(水)涿(州)3县联合政府工作,担任青年救国会的负责人。

房涞涿位于平西地区和冀中地区之间,东临北平,南接保定,平汉铁路从中贯穿,是日寇的所谓“强化治安区”,并以此作为它控制北平乃至华北的重要据点,是敌我双方争夺最激烈的地方。陈辉接受任务后,来到日伪军经常骚扰的拒马河西岸,仍然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发动和武装青年投入抗日救国的战斗。在两个多月里,他深入到几十个村庄,发动青年千余名,组成若干个“青年抗日救国先锋队”,白天从事农业生产,夜间进行军事操练,并带领群众挖掘地道,抗粮抗夫,处决汉奸走狗,搞得日伪军惶恐不安。

1941年夏,他在县委的领导下,举办了两期青年干部训练班,为发展抗日青年工作培养了一批骨干。

为动员全民抗日,陈辉创作了十多首抗日歌曲,《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歌中写道:“日本鬼子像一只狗,狗来啃中国人的骨,八路军就是打狗的大石头。老乡们啊,咱们要跟着共产党向前走。”

1941年秋,日寇调动大批兵力,准备对平西地区进行大“扫荡”。石亭是涿西北连接山区的重镇,驻有日军一个小队,伪军一个中队,共300多人枪,筑有炮楼,阻碍着八路军和游击队的通道。为保存实力,房涞涿联县政府决定提前转移。陈辉主动承担牵制石亭守敌,配合八路军主力反“扫荡”的任务。他指挥由60余名青救会骨干组成的游击队,在青纱帐的掩护下同石亭的敌人周旋。

一天,陈辉带领这支队伍,穿过青纱帐,闯入石亭附近的山坡诱敌。果然200多名日伪军向他们扑过来。他指挥截击,且战且退,时而分散同敌人捉迷藏,时而集中猛击敌人一翼,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山边转了5天。敌人被拖得精疲力竭,还丢下30多具尸体。黄昏时刻,陈辉带着一个小分队,神速地绕过敌群,闯进石亭,同留守炮楼的几十名日伪军展开激战。忽然“轰隆”一声巨响,十几颗手榴弹同时开花,敌炮楼炸塌了!回防的日伪军反扑过来时,游击队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了。

作品简介:

书中收入约120篇抗日英雄传记(包括英雄集体),记述了英雄模范们可歌可泣的事迹和风采,每篇传记中还记载有他们亲密战友数人或十多人的闪光姓名。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指战员在抗日战争中的优秀代表,中华民族堂堂正正的英才!

作者:石魁 史立成

标签:石魁史立成共产党抗战英杰人物

共产党抗战英杰·救亡先驱录》最热门章节:
1第九章 胡一新、黄立荣、吴隆煮、宋培文、邓世军、邸芝科 050、老盐河呼唤英雄——记冀中军区八军分区交河大队长黄立荣2第九章 胡一新、黄立荣、吴隆煮、宋培文、邓世军、邸芝科 049、铁骑兵征战晋绥——记八路军一二零师独六支队政委胡一新3第八章 洪麟阁、洪涛、魏大光、罗忠毅、廖海涛、吴克刚 048、“江南老虎”震沪杭——记新四军“江抗”副总指挥吴克刚4第八章 洪麟阁、洪涛、魏大光、罗忠毅、廖海涛、吴克刚 047、勇猛顽强震茅山——记新四军第十六旅政委廖海涛5第八章 洪麟阁、洪涛、魏大光、罗忠毅、廖海涛、吴克刚 046、血洒溧阳战凶顽——记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长罗忠毅6第八章 洪麟阁、洪涛、魏大光、罗忠毅、廖海涛、吴克刚 045、“他为国家尽了忠”——记八路军一二零师独二旅旅长魏大光7第八章 洪麟阁、洪涛、魏大光、罗忠毅、廖海涛、吴克刚 044、徂徕山英雄师长——记山东抗日联军独一师师长洪涛8第八章 洪麟阁、洪涛、魏大光、罗忠毅、廖海涛、吴克刚 043、“教授司令”战冀东——记冀热察军区副司令洪麟阁9第七章 陈翰章、魏拯民、王光宇、范筑先、鲁雨亭、刘海涛 042、沂蒙山“传奇司令”——记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刘海涛10第七章 陈翰章、魏拯民、王光宇、范筑先、鲁雨亭、刘海涛 041、业绩铭刻“雨亭祠”——记新四军第六支队第一总队总队长鲁雨亭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