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李鸿章发迹史_第九章 花五万两银子,请王爷喝杯茶 第五十三节 奉命入川查案

汪衍振
传记回忆
总共110章(已完结

李鸿章发迹史 精彩片段:

第九章 花五万两银子,请王爷喝杯茶

第五十三节 奉命入川查案

李鸿章是第一次进川,也是一生当中唯一一次进川,所以,进川之前他把唐朝诗人李太白的那首《蜀道难》带在身边,以为路途吟咏,聊以解闷。

李鸿章真正进入川境后,发现蜀道行起来也并非太难,虽然光山路就让他走了多天,但因是坐在肩舆上,倒颇让他不以为苦,自以为乐。

李鸿章一行上山的时候,时令正是盛夏时节,这一日又偏逢大雾弥漫,云锁千山。山路崎岖蜿蜒,几十人前呼后拥保护着肩舆,十几人牵着马匹,二十几名亲兵压队,几近于爬行。整整行了两天,才下得山来。李鸿章以为前面不远还会有大山挡路,万树遮阴,哪知道自此行去,一派平原,展眼千里,连个山影子都不曾见到。

李鸿章不由把李太白的诗卷起放到一边,哈哈笑道:“真是尽信书莫如无书。太白诗仙把蜀路说得千般苦万般难,依本部堂看来,与安徽没什么两样,徒有虚名罢了!”

一名差官见李鸿章如此说,忙接口道:“大人说得极是。蜀山看着陡峭入云,高不可攀,其实走上去才知道,它比平地并没高出多少。”

差官说完这话,心里想的却是:你坐轿人哪知抬轿人的辛苦!蜀山若不险峻,还能叫蜀山吗?大老爷站着说话不腰疼!

四川省城成都渐渐展现在李鸿章的眼前。四川总督兼署四川巡抚吴棠,带着布、按两司及道、府各员,令人抬着顶绿呢八人大轿,出郭五十里迎接。李鸿章被人扶下马拉轿车。

吴棠紧走两步,双膝跪倒,朗声道:“赏一品顶戴四川总督兼四川巡抚罪臣吴棠,奉旨迎接查案大臣李大人!罪臣已将行辕收拾齐备,总督关防和巡抚关防业已封好,请大人示下。”

吴棠说着,从怀里掏出总督及巡抚两颗关防,双手捧着,举到李鸿章的面前。李鸿章笑着扶起吴棠道:“制军大人不必如此,先起来讲话。”吴棠爬起身道:“大人奉旨入川查案,而此案又关涉罪臣,罪臣不敢不把关防交给大人。请大人将关防收下,罪臣随传随到。”吴棠话毕,又把关防举起来。

李鸿章笑道:“大人请将关防收回。本部堂虽是奉旨进川,但案子未查清楚之时,但凡蜀中各事,大人还要照常料理,不可不管。大人且请前面引路,本部堂行了一路,有些劳乏,极需到驿馆歇息。”

吴棠一听这话,急忙把两颗关防重新收好,这才对李鸿章道:“罪臣已为爵相备好了大轿,大人请上轿。”

李鸿章点了点头,由人扶着坐进轿子。吴棠也急忙走到自己的轿旁。一行人浩浩荡荡向成都行去。

李鸿章当晚在官驿安歇,并把此驿定为查案大臣临时官署。

作品简介:

从政40年,遭遇创纪录的800多次弹劾,有的是小人告密,有的是上司打压,有的是亲信背叛,有的是政敌陷害,有的是捕风捉影,有的是证据确凿,面对无数或明或暗的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李鸿章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宝座上一坐25年,呼风唤雨,权倾天下。

李鸿章似乎拥有一种对时局和人心的预判能力,无论对手设下多么阴险而密不透风的陷阱,他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在复杂险恶的政局中,他总能准确嗅出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人物,并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成为自己的保护人。

本书为您全面揭开大清第一权臣李鸿章,40年稳如泰山的为官之道。读完本书,您将深谙李鸿章“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的谋略与细节。

作者:汪衍振

标签:汪衍振李鸿章发迹史清朝历史官场曾国藩

李鸿章发迹史》最热门章节:
1第十二章 五十二岁成百官之首! 第七十节 李鸿章官至极品2第十二章 五十二岁成百官之首! 第六十九节 同治皇帝驾崩,慈禧太后揽权3第十二章 五十二岁成百官之首! 第六十八节 李鸿章主张抛弃新疆引发争议4第十二章 五十二岁成百官之首! 第六十七节 家族受封5第十二章 五十二岁成百官之首! 第六十六节 不主张与日本开战6第十二章 五十二岁成百官之首! 第六十五节 李鸿章强烈反对重修圆明园7第十一章 恭亲王点拨李鸿章 第六十四节 日本毁约内幕8第十一章 恭亲王点拨李鸿章 第六十三节 曾国藩去世,李鸿章升官9第十一章 恭亲王点拨李鸿章 第六十二节 内部消息10第十一章 恭亲王点拨李鸿章 第六十一节 提倡留学引发争议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