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民国范儿_一、辜鸿铭 传奇

民国文林
传记回忆
总共103章(已完结

民国范儿 精彩片段:

一、辜鸿铭

辜鸿铭(1857~1928),字汤生,蜚声中外的翻译家、学者,被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自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1857年出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现马来西亚槟城州),祖籍福建。幼年时,被义父布朗带到英国读书,1877年获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入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土木工程。通晓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等9种语言,一生获得13个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张之洞的幕府任职20年。晚年到北大任教,后又赴日本讲学。1928年,病逝于北京。

主要著作:英文《中国的牛津运动》《春秋大义》(即《中国人的精神》),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翻译作品《论语》《大学》《中庸》等。

关键词:传奇、天赋、辩智、妙语、教学、流变、情结、尊王、偏执、立场、悲感、风采、狂傲、气节、趣闻、癖怪、妻妾、终老、评誉、声望

传奇

辜鸿铭曾概括自己的一生为:“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

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语等九种语言,获得文、哲、理、神等13个博士学位;他是第一个将《中庸》等中国儒学经典翻译成英文和德文,传播到西方的中国学者。

辜鸿铭出生于马来半岛西北槟榔屿的一个华侨望族,祖父在吉打政府担任要职,父亲辜紫云为英国商人布朗经营橡胶园,通闽南话、英语、马来语,母亲是金发碧眼的英国人(一说为葡萄牙人),会英语和葡萄牙语。辜家一直以英语和闽南话为家庭语言,这为辜鸿铭日后掌握多种语言打下了基础。

橡胶园主布朗膝下无子,便将辜鸿铭收为义子,后将他带到英国接受教育。辜鸿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爱丁堡大学,得到该校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成为其入室弟子。

1877年,21岁的辜鸿铭获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后,布朗又将他送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土木工程。一年后,辜获得土木工程师文凭。

兆文钧记载,从莱比锡大学毕业后,辜鸿铭到巴黎大学进修法文。布朗为他租下一位妓女公寓中的三间房屋,让他与名妓比邻而居,一来让他学习法语,二来能了解更多的人情世故。辜就此领略了政客、军人、富商们的伎俩,还在此认识了后来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当时,瓦德西是一个卖糖果的小贩,想学习德文后回德国从军,辜鸿铭曾教他三年德文。庚子之乱后,辜鸿铭曾与瓦德西等人斡旋,参与和谈。

学者朱维铮认为,兆文钧的记载“堪称满纸荒唐言”。但辜鸿铭在八国联军侵华的和谈中确实起到了作用,《清史稿·辜汤生传》云:“庚子拳乱,联军北犯。汤生以英文草《尊王篇》,申大义。列强知中华以礼教立国,终不可侮,和议乃就。”当时北京亦有传言:“庚子赔款以后,若没有一个辜鸿铭支撑国家门面,西方人会把中国人看成连鼻子都不会有的!”

在辜鸿铭之前,到西方留学的只有容闳一人,辜则是到欧洲留学的第一人。晚年,他在日本讲学时,自称是“中国受过欧洲教育的人中资格最老的一个”。

1883年,辜鸿铭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发表《中国学》一文,从此他便走上了宣扬中华文化、嘲讽西学的道路。

辜鸿铭在张之洞的幕府中任职二十年,在帮助张统筹洋务的同时,研习国学。张去世后,辜撰《中国人的牛津运动》纪念张,将张与红衣主教纽曼进行比较,扼腕叹息之余,更恐惧邪恶势力将在中国及欧洲取得胜利。1911年,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将此书译成德文,更名为《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被哥廷根大学列为哲学系师生必读书籍。

作品简介:

本书起名为《民国范儿(是真名士自风流)》,但在内容上仍然接承拙著《细说民国大文人》系列。书中所叙文人逸事,皆从民国及今人的回忆录、纪念文章、私人日记、民国笔记、年谱、行状、行述、碑铭、杂志、报章中摭拾而来,笔者加以斟酌、选捩、增删、修改、归类、排序、承启、修饰、熔炼,汇成此书。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书后附主要参考书目,以方便读者查阅本书的思想谱系。 《民国范儿(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民国文林编写。

作者:民国文林

标签:民国文林民国范儿传记历史

民国范儿》最热门章节:
1五、闻一多 刚直2四、蒋梦麟 品论3四、蒋梦麟 辞世4四、蒋梦麟 婚恋5四、蒋梦麟 逸事6四、蒋梦麟 思潮7四、蒋梦麟 求学8四、蒋梦麟 矜悯9四、蒋梦麟 醇厚10四、蒋梦麟 事功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