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曹操大传_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9)

王义祥
传记回忆
总共225章(已完结

曹操大传 精彩片段: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9)

曹军进入了阳平关内,也并非一帆风顺。夏侯惇与张鲁部将杨任展开了巷战。杨任力大无穷,在马上以一敌三,仍游刃有余。

夏侯惇爱他英勇,在圈外劝他投降:“杨将军,我佩服你的忠义,欣赏你的武艺,如你投入曹公麾下,定会大材大用。”

杨任大声怒骂:“独眼匹夫休得啰唆!杨某乃大丈夫,只忠吾主,不事汉贼!”

夏侯惇大怒,率亲兵十人突上前去,乱刀猛搠。杨任不敌众手,受伤落马,被刀枪刺如烂泥。

张卫的部队败如山倒,弃守阳平关逃向张鲁驻守的南郑去了。

这次的胜利,是一件意外事件。曹操接到刘晔充满欣喜之情的信,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他被雄赳赳的部将们簇拥着,进入阳平关时,才相信这是事实。但他内心里也难免叫声:“好险啊!”

曹操的部队进了阳平关,发现关内存有大量的粮食、活牛、活猪、活羊,(这是迷信的张鲁士兵“阻拦”曹军的东西)三军雀跃、欢呼,他们好久没有沾过腥了。

曹操也大宴众将,赐许褚三大碗酒,众将也纷纷向许褚敬酒,许褚立了大功,高兴之余,也就大喝猛啖,最后烂醉如泥。曹操这时也醉眼蒙眬,击碗唱歌,众将和着他沙哑、苍凉的嗓音,放开喉咙大唱,发泄着一年来征战憋着的一股气。

二○二张卫逃到兄长张鲁驻守的南郑,只剩下千余人了。

张卫到张鲁的住宅外,跪着把兵败之事详细告诉了兄长。张鲁扶起他,安慰其弟,但他知道阳平关已失,南郑已无险关可据可守了,曹操挥师而来,自己必败,遂第二次下决心投降曹操。

他的谋士阎圃劝告他说:“师君在危机重重的情况下投降,会被曹操认为缺乏诚意而归顺,遭到他的轻视,也将得不到好的待遇,因为你与他交换的筹码———汉中,将被他掌握于手了。现在不如暂时逃往益州山区避难,表示誓不罢休,决心抗争到底,之后,再和曹操进行谈判,这样就极有可能较有利的得到师君所想要的东西。”

张鲁听了之后,认为有理,从其言,就准备越过南山,逃往益州山区去。张鲁召开了撤军的会议。在会议上,许多官员建议张鲁烧毁城里的仓库所积的珍宝、粮食和一些军队器械,让随后进城的曹操只得到一座空城。

张鲁拒绝道:“我原本就想把这些东西献给朝廷,只是一直未找到好机会,如今远走山区,也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真正想和朝廷对抗到底,府中的财宝物资属国家所有,怎能心怀歹意毁灭呢!”

张鲁的话搪塞住仇视曹操的官员,他不毁府库,在政治上无非就是向曹操暗送秋波。

作品简介:

东汉末年,腐朽没落的东汉王朝分崩离析,外戚宦官当道,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作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曹操,怀抱救国之志,除暴抗强,惩治腐败,几经沉浮,终于以一个政治家的魄力,军事家的谋略,消灭了军阀割据势力,统一北部中国。在政治上,他坚决实行唯才是举,任人唯贤,极力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制定了一套治理国家和军队的法规措施。他注释的《孙子兵法》和《兵法摘要》在国内外军事史上都占重要位置。在文学上,他开建安文学之先河,登高必赋,吟诗言志,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他精围棋,功书法,好音乐,一生不信天命,移风易俗,提倡节俭,重视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为改变政风、民风树立典范。这部电视剧定位于历史人物故事片,描述曹操从22岁到66岁近半个世纪的所作所为,充分展现曹操在治国用人、发展生产、和睦民族、繁荣文学诸方面的卓越成就,突出表现曹操在军事谋略和家庭婚姻情爱方面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揭示人物复杂多面的本质和个性。

作者:王义祥

标签:曹操大传王义祥

曹操大传》最热门章节:
1第二十三章 踌躇满志 横槊赋诗(6)2第二十三章 踌躇满志 横槊赋诗(5)3第二十三章 踌躇满志 横槊赋诗(4)4第二十三章 踌躇满志 横槊赋诗(3)5第二十三章 踌躇满志 横槊赋诗(2)6第二十三章 踌躇满志 横槊赋诗(1)7第二十二 章曹操邀孙权会猎(3)8第二十二章 曹操邀孙权会猎(2)9第二十二章 曹操邀孙权会猎(1)10第二十一章 孔明隆中对策 刘琮荆州投降(3)
更多『传记回忆』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