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聊斋志异_卷十一 张氏妇

蒲松龄
古典文学
总共504章(已完结

聊斋志异 精彩片段:

卷十一

张氏妇

凡大兵所至☾1☽,其害甚于盗贼:盖盗贼人犹得而仇之,兵则人所不敢仇也。其少异于盗者,特不敢轻子杀人耳。甲寅岁,三藩作反☾2☽,南征之士,养马兖郡☾3☽,鸡犬庐舍一空,妇女皆被淫污。时遭霪雨,田中潴水为湖☾4☽,民无所匿,遂乘桴入高粱丛中☾5☽。兵知之,裸体乘马,入水搜淫,鲜有遗脱。惟张氏妇不伏,公然在家。有厨舍一所,夜与夫掘坎深数尺,积茅焉;覆以薄☾6☽,加席其上,若可寝处。自炊灶下。有兵至,则出门应给之。二蒙古兵强与淫☾7☽。妇曰:“此等事,岂可对人行者!”其一微笑,啁嗻而出☾8☽。妇与入室,指席使先登。薄折,兵陷。妇又另取席及薄覆其上,故立坎边,以诱来者。少间,其一复入。闻坎中号,不知何处。妇以手笑招之曰:“在此处。”兵踏席,又陷。妇乃益投以薪,掷火其中。火大炽,屋焚。妇乃呼救。火既熄,燔尸焦臭☾9☽。人问之,妇曰:“两猪恐害于兵,故纳坎中耳。”由此离村数里,于大道旁并无树木处,携女红往坐烈日中。村去郡远,兵来率乘马,顷刻数至。笑语啁嗻,虽多不解,大约调弄之语。然去道不远,无一物可以蔽身,辄去,数日无患。一日,一兵至,甚无耻,就烈日中欲淫妇。妇含笑不甚拒。隐以针刺其马,马辄喷嘶,兵遂挚马股陈☾10☽,然后拥妇。妇出巨锥猛刺马项,马负痛奔骇。缰系股不得脱,曳驰数十里,同伍始代捉之。首躯不知处,缓上一股,俨然在焉。

异史氏曰:“巧计六出☾11☽,不失身于悍兵。贤哉妇乎,慧而能贞☾12☽!”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作品简介:

在几千所的中国文言小说史上,《聊斋志异》的地位就如同《红楼梦》在中国通俗小说史上一样,是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

作者蒲松龄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以隽永之笔、博爱之情写就《聊斋志异》,使其如奇峰突起,达到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精力所聚之书。他自幼便以气节和才华自负,但却命运坎坷,科举失败,内心郁结,不得已,转而创作。所以,《聊斋志异》是蒲松龄藉以抒发内心愤懑、寄托生活理想的作品。

《聊斋志异》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其艺术魅力的根源,在于它一书而兼两体,鲁迅先生称之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书中作品构思奇幻委曲,记事诙谲曼妙,行文典雅纯熟,风调寒峭高古。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近500篇,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谈异闻、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题材极为广泛。其独特的故事情节、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作者蒲松龄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贫,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创作的无数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及艺术形象,都有扎根于社会的思想内容基础,并由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及爱憎等思想感情,其中,也熔铸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寄托了作者自己的孤愤心情。此书历来被视为小说中的翘楚之作,有空前绝后的美誉。

此书刊行之后,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家,脍炙人口。人们几乎众口一词,公认小说家谈狐说鬼之书,以《聊斋》为第一。它使蒲松龄于在世时就已获得了极高的声誉。

作者:蒲松龄

标签:蒲松龄古典文学聊斋小说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名著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最热门章节:
1卷十一 石清虚2卷十一 韦公子3卷十一 外国人4卷十一 大男5卷十一 王十6卷十一 鬼隶7卷十一 三仙8卷十一 香玉9卷十一 乐仲10卷十一 王大
更多『古典文学』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