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_第二章 平乱专家 决不能走

关河五十州
历史小说
总共121章(已完结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 精彩片段:

第二章 平乱专家

决不能走

榔会已成事实上的民间帮会,其规模比生苗都吓人,往往聚众上万,远远看去尘土弥漫,同时借助于巫师的“作法”,他们整天狂呼欢饮,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哪里把寻常官兵放在眼里。

官员们对此束手无策,就连少数嚷嚷着要举兵“进剿”的,也是嘴上起劲,真要点名让他去,恨不得即刻卸职回家。

料理这些都得靠胡林翼。胡林翼有多年带兵打仗的经验,要击败榔会完全不成问题,但他认为榔会事件的起因,还在于官府怠于职守,且与民争利,如果能解开这个结,便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胡林翼没有首先派兵,而是委托当地秀才举人,拿着自己的名片去见榔首,表明商谈诚意。可是不管商谈中好说歹说,摆事实讲道理,榔首们就是听不进去,胡林翼的名片也被一摔老远,清官好官的名头起不到任何作用。

胡林翼明白了,榔首就是存心要作对,对老百姓有利没利他们不管。看来又得用“雕剿法”了,他立即调集部队,向事发地点开进。

榔会只是起哄有一套,没见识过真刀真枪,猛不丁听到枪炮声,早就惊溃四散。胡林翼除了抓捕并处决了一些仍在蛊惑民众、闹事作乱的榔首外,余皆不问,同时根据实情核减粮税,安定人心。

真正安分守己的老百姓,没有几个愿意跟着榔首一条道走到黑,榔会风波很快就平息了。胡林翼在西南的声望达到顶点,但他本人却有了换个地方做官的想法,原因是他在经济上入不敷出,快维持不下去了。

知府一级的地方官本来是不穷的,每年仅养廉银就有一千多两,加上其他收入,日子应该很好过,然而胡林翼立志做清官,不仅从不拿来路不正的钱,还常常要自己掏腰包。比如,他在担任镇远知府时,用士用民,没有钱是玩不转的,政府财政有限,出现缺口,胡林翼就只得把自己的俸禄倒贴进去,不然没法把账抹平。

胡林翼入黔八年,年年都要如此操作,养廉银几乎全垫了进去。由于没有钱贴补家用,跟着他的家丁啧有烦言,耐不住清贫的率先脚底抹油走人了,就是几个忠厚老实的,也已流露去意。

入黔时,胡林翼把老母带在身边,以便随时照料。老太太年纪大了,还患有白内障,没有人在旁服侍肯定不行。无奈之下,胡林翼只得靠借债度日,但贵州不是京城,熟人朋友很少,也难以借到钱。

胡林翼没有求财之心,可人总得过日子,母亲也必须赡养,与此同时,人一走红,就必然会招惹红眼病。那些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也干不了的家伙,经常在背后叨叨咕咕,指指点点,说胡林翼“贪功擅杀”。虽然上头并不会理睬这些闲言碎语,但是这些官场流言听多了,人心里总不是个滋味。

在平息榔会风波后,胡林翼便咨请进京,以寻求他调。因为当年的求言求贤运动,他早就被列入了赴京名单,只是前几任督抚一直不肯放人,才没有走成。

申请打上去,省府原样退还:决不能走!

作品简介: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他们真实人性底色和认知逻辑,试图重新梳理近代史发展脉络,再现一个真实可感的晩清,解读历史的多样可能性。

晚清乱世,在中国命运正值日落西山、清政府几乎难以为继的时候,湘军集团横空出世,几乎成了清廷唯一可以倚仗的力量。晚清朝廷也因此得以苟延残喘。而湘军集团也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清帝国最顶尖的人才——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无一不是可以独当大局的救世能臣。

本书基于丰富的史料,以全新的视角来讲述湘军崛起的历史,用生动的语言来揭开湘军“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的彪悍人生,并对湘军集团独特的组织架构、军队勇猛的战斗风格及独特的训练方法、募兵制度,以及湘军领袖的个人性格、才能与相互关系,也有着非常生动到位的评价。

“历史成就了湘军,湘军改变了历史”。正当湘军与太平军战况正烈之时,英、法在美国、俄国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

作者:关河五十州

标签: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湘军崛起历史清朝晚清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最热门章节:
1第四章 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 皇帝的私生活2第四章 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 选秀女3第四章 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 人心都是肉长的4第四章 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 一摊又一摊5第四章 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 财政危机6第三章 用时间来熬 送走神,来了魔7第三章 用时间来熬 全城大搜杀8第三章 用时间来熬 天无二日9第三章 用时间来熬 人生好比在作秀10第三章 用时间来熬 定时炸弹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