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丰臣秀长_变故 第二节

堺屋太一
历史小说
总共108章(已完结

丰臣秀长 精彩片段:

变故

第二节

丰太合——羽柴秀吉——一直给人“绚烂豪华”的印象,富有而出手大方。从他担任织田家武将时就已展现出这种特色,不管是献给信长的贡品或作战,都极尽豪华,让其他部将惊叹不已,忍不住要问:

“为甚么只有筑前财力如此丰厚?”

羽柴秀吉也没有甚么“摇钱树”,他的丰裕源自他自己所想出的“集资法”。简单地说,就是和商业资本挂勾,将在占领地经商的权利卖给京都或堺市的商贾,收取“规费”。

秀吉先在近江尝试这套做法,接着便更大规模地在播磨进行。小一郎也起而仿效,不仅在自己的领国但马如法炮制,连去协助明智光秀平定丹波之际,都带着堺市的商贾同行。明智光秀是那种古板认真的旧式武将,一直未曾察觉这种情况,因此当丹波成为他的领地之后,仍有一部分商业利益流入了羽柴兄弟的口袋。

日后成为大和河内一百一十四万石大领主的小一郎,靠着从商贾募得的巨款,不但解决了朝廷或寺社的各种抱怨,还积蓄了五万六千枚黄金和可以塞满一间八个榻榻米大房间的银子。而京、堺的商贾们因为急速成长,期望商品能更大规模地流通到各地,因此都愿意提供相当巨额的“规费”。

即使如此,去年攻打鸟取时,资金仍显短拙。因为打算以兵粮战术对付鸟取城的秀吉,事前以两倍的价钱蒐购因幡的米粮,结果所费不赀。为了调度资金,秀吉以预购形式出售因幡的商权,自商人处借得大笔资金。秀吉采用的各种耗费巨资的战术能够顺利成功,就是全亏了这个巧妙的集资法。

这次水攻高松城的成败关键,还是在一个“钱”字。要以“一草袋二十文钱和一升米”的高价蒐购四百万草袋土石,需要庞大的资金,营中现有的军费根本不足以应付。因此小一郎奉命调度资金后,便离开阵地数天,前往羽柴家的根据地姬路或自己的居城出石,将所有资金和米粮运至备中,但仍不敷所需。于是他只好再派小西弥九郎行长前往堺市,以占领后的备中商权为饵到处借钱,可是依然不足,最后连边都还没摸着的备后商权,也被列入销售范围。

结果,这次水攻工程总共耗费了十三万五千四百贯钱和六万三千五百石米,相当于去年攻打鸟取的三倍半。如果换算成当时的米价,总计是三十多万石,以羽柴家领地一年份的收入还不足以偿还。既然背下了这么大的债务,这场战事就绝对非赢不可——万一攻不下备中,羽柴秀吉的信用扫地不说,以后恐怕再也调度不到资金了。

所幸钱没有白花。五月十九日,长达一里的堤防就已顺利完工,前后还不到十二天。

可惜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因为足守川的水虽然受到堤防的阻挡而四散溢出,但大部分都被吸入地面,只是徒增烂泥地的面积罢了。

“这算甚么呀,简直是花钱让城更难攻嘛。”

类似的责难马上从那群自认骁勇善战的资深部将间传开。从攻打美浓和近江开始便加入羽柴家的资深部将,本来就对攻打中国之后才加入的黑田官兵卫或小西行长等人颇有反感,觉得他们老在卖弄小聪明。

“小一郎,你去安抚安抚他们吧。”

作品简介:

历史上不乏名将和智计过人的策士,但著名的幕僚却屈指可数。丰臣秀长是日本战国大将丰臣秀吉的弟弟,他在丰臣家的对外发展和内部组织结构调整上贡献极大,甚至完成不少连秀吉都无能做到,或是不愿意去做的事。秀吉能够登上天下人宝座,弟弟秀长委实功不可没。

这位丰臣政权背后的最大支柱,以其不求凸显自己,暗中协助始终如一的工作态度,被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堺屋太一评为“日本最有才华,却又最不为人知的专业幕僚”,而写成这本精彩长篇历史巨作,将丰臣秀长首度摊在聚光灯下。作者认为:这个愿意在极度脆弱的组织中坚守好幕僚职位和本份的人,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罕见的人才,也正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人才。

作者:堺屋太一

翻译:康平

标签:堺屋太一丰臣秀长历史小说日本历史

丰臣秀长》最热门章节:
1功在敌境 第四节2功在敌境 第三节3功在敌境 第二节4功在敌境 第一节5美浓之梦 第二节6美浓之梦 第一节7试炼出头天 第四节8试炼出头天 第三节9试炼出头天 第二节10试炼出头天 第一节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