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_第五章 无处收留:吴三桂 第四节 皇太极计收人心

张宏杰
历史小说
总共125章(已完结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 精彩片段:

第五章 无处收留:吴三桂

第四节 皇太极计收人心

和烂熟的大明王朝相比,那时候的满洲社会还没有建立起标准化的伦理构架。满洲人更多的是凭借体内原始的热情和冲动生活着。他们大致知道些《三国演义》的故事,知道些忠孝仁义的粗浅概念,可是宋儒的高深理论却不是他们野性未除的头脑所能理解的。

所以他们的行为方式更自然,更直接,更灵活,所以这个民族显得朝气蓬勃,锐气十足,效率很高。他们的征服需要汉人的引导,所以他们竭尽全力争取那些有才干的汉人,执着而真诚。

祖氏三雄一直是他们争取的目标,满洲人因为受到祖氏兄弟的有力打击而敬重他们。满洲人听不懂忠干天地义动云天的神话。在部落的争战中,狡诈、残忍、背叛都不是罪恶,而是生存的方式。弱的服从强的,失败者归顺胜利者是理所当然的事,投降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应该说,他们不能完全了解他们的诱降给这些汉人带来的心理伤害。

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皇太极在一次战役中俘获了祖大寿的两个儿子和一个侄子,他赐给他们房屋土地,并以此为诱饵招降祖大寿。祖大寿不为所动。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皇太极围祖大寿于大凌河城。三个月后,城中粮竭,祖大寿和皇太极订下城下之盟,率队出降。皇太极大喜过望,厚赏祖大寿,为了表示对祖大寿的充分信任,命祖大寿为前导,带兵攻取锦州。

不料在锦州城下,祖大寿甩开大队人马逃入城中。皇太极的胸襟、气度和精明借此机会表现出来,他“命达海传谕慰诸降将(和祖大寿一起投降的其他将领),大寿诸子孙赐宅以居,厚抚之”。

七年之后,皇太极又一次俘获祖大寿。这一次,祖大寿自度不免一死,皇太极却依然不屈不挠地争取他。出于对明朝的失望,对子孙前途的考虑,还有对这位满洲首领人格力量的屈从,这一次,祖大寿低头了。

皇太极明白他的成功不仅仅是招降了祖大寿,更重要的是,他用这一举动在汉人将领中建立了信任。他知道他的付出将会得到巨大的回报。

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如果没有后来越来越多的汉人的归降,满洲人夺取天下将是一个虚妄的梦幻。

洪承畴刚刚被俘的时候,也曾经一门心思尽节殉国,在满洲人的监狱里蓬头赤脚,日夜大骂,只求速死。可是皇太极一点也不生气,供给洪承畴精衣美食,细心照顾,不断派人去劝降,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过了一段时间,他亲自到监狱中去看望,看到洪衣服单薄,解下自己的貂裘大氅给他披上,并且问道:“先生得无寒乎?”洪承畴瞠视久,叹道:“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

洪承畴不是腐儒,清和朱明之间的上下优劣,明眼人一目了然。在和满洲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这个民族大有前途,必将取朱明而代之。

而使他最后下了投降决心的,还是这个满洲统治者不可抵御的个人魅力。

作品简介: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南京,四十岁的农民朱元璋,在万众瞩目之下,爬上龙椅登基称帝,大明王朝就此诞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亲手建立的庞大帝国。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总共276年,其中有七张独特的面孔,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我们:

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凭借人脉设计和高超政治手腕成功上位的朱棣,无视官场潜规则的硬骨头海瑞,在权力顶层呼风唤雨的大傻子魏忠贤,身兼政治墙头草和变态杀人狂的张献忠,在险恶政局中两面三刀却始终屹立不倒的吴三桂,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反清复明并一举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您读懂这七个人物,就能读懂任何朝代,就能读懂今天的中国!

翻开本书,让您一口气读懂276年的明朝历史,了解朱元璋的本来面目和中国现状的历史根源。

作者:张宏杰

标签:张宏杰朱棣明朝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2·终结篇》最热门章节:
1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八节 一千七百双手掌2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七节 恐怖的一夜3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六节 集权体制的威力4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五节 屠戮成都5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四节 釜底抽薪之计6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三节 人命在我,我命在天7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二节 两个传教士的回忆8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一节 对起义者的再起义9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三十节 “贼之失势在止”10第四章 在劫难逃:张献忠 第二十九节 农民起义的三大功用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