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册)_第十二章 韩非之死 第十一节 再访韩非

曹昇
历史小说
总共160章(已完结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册) 精彩片段:

第十二章 韩非之死

第十一节 再访韩非

在韩非身后,有多少人读其著作,心悦诚服,筋酥骨软,想见其为人,恨不能成为其门下走狗。然而,在韩非还活着的时候,在他的最后岁月,他却只能在云阳的监狱中品味着孤单和落寞。没有高朋满座,没有访客如云。陪伴他的,只是冰冷的狱吏和更为冰冷的刑具,以及夜半时分,同狱犯人的鬼哭狼嚎或低声抽泣。

遍观整个秦国,也许只有李斯还在惦记着韩非。这是李斯第二次探监了,和第一次不同,这一次,他的步伐格外缓慢,好像行走在橄榄球场之上,每向前推进一码都显得那么艰难。

韩非身体依然虚弱,看到李斯之后,也只能用眼神表示对他来访的感激。李斯坐在韩非对面,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倒是韩非先问道,“书呈给大王了吗?”

李斯答道,“是的,呈上了。”

韩非搓着双手,嗟叹道,“子误我,子误我。”

李斯闻言,不免纳闷。是你让我代你传书的,难道我不该传书?要知道,除了我,秦国还有谁能帮你呈书给嬴政?我怎么就误你了?李斯于是问道,“韩兄何出此言?”

韩非道,“前日所上之书,不甚如意。你一走我就后悔,想收回重写,无奈你已持书远去,追之莫及。”

李斯客气道,“韩兄所上之书,也是佳作。”

韩非叹道,“你又何必虚为誉美?文章当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仿佛沛然如从肝肺中流出,这才能推己及彼,动人心魄。然而,前日我作书之时,气不诚,心不正,其书如何能说得人动!以君之才,定也看出我书欠佳,当为我截留之,不必急着呈上秦王才是。”

李斯道,“李斯不敢为韩兄代作定夺。因此,一仍原貌,呈上大王。”

韩非道,“你是李斯,是写过《谏逐客书》的李斯。《谏逐客书》我读过,端的雄文,自有我不可及之处。我书中得失,你从旁观之,必已了然于胸。知而不言,非我所寄望于君也。”

李斯默然,不能辩解。韩非改变话题,又问道,“大王见我书,作何言语?”

李斯道,“大王拒绝再见韩兄。”

作品简介:

历史确切地记载了这件事:公元前254年的一天下午,阳光暖洋洋地照着。30岁的李斯在楚国小城上蔡,当一名仓库管理员。那天下午,他看着厕所里的老鼠,突然感到自己的卑微和生命的无常,一股改变命运的野心从他心底升起,他决定结束这碌碌无为的生活,去开创一番大事业……

33年后,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成为帝国历史上第一任宰相,权倾天下。

李斯是大秦统一中国的幕后策划者,是先秦政治智慧的集大成者,是后世官场文化的开创者,是从最卑微的起点到位极人臣的第一人,是开创小篆的大书法家;他的上司是史上最强悍的独裁者秦始皇,他的死对头是权倾朝野、老谋深算的吕不韦;数十年血雨腥风,半辈子叱咤风云,当李斯在公元前254年那天下午从上蔡出发,他的一生,就注定要成为从政之路上无数后来者的万世楷模。

如何在无权无势时异军突起;如何在险恶环境中默默前行;如何在大权在握时清醒隐忍以保自身安全;李斯的一言一行,直至今日,仍然给我们以启发和准确高效的示范。

作者:曹昇

标签: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李斯曹昇政治秦三公子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册)》最热门章节:
1第二十三章 李斯的倒塌 第一节 勇士未必高大2第二十二章 步步进逼 第六节 行督责书3第二十二章 步步进逼 第五节 奉命文章4第二十二章 步步进逼 第四节 一败再败5第二十二章 步步进逼 第三节 死亡本能6第二十二章 步步进逼 第二节 帝国守望者7第二十二章 步步进逼 第一节 赵高来访8第二十一章 天下大乱 第六节 帝国反击战9第二十一章 天下大乱 第五节 丞相之威10第二十一章 天下大乱 第四节 用心良苦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