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北洋一霸张宗昌:北洋兵戈之八_第一章 出远门,要说吉利话

董尧
历史小说
总共7章(已完结

北洋一霸张宗昌:北洋兵戈之八 精彩片段:

第一章 出远门,要说吉利话

春。

大阵大阵的海风,从莱州湾吹过来,夹带着湿潮潮的水意,掖县那片久不见雨的土地润得笑嘻嘻地,尽管那股海腥味令庄人皱眉,萎靡的麦苗还是焕发了精神。

各种树木的枝头都吐出了嫩芽。金黄的,碧翠的,赭黑的,还毛茸茸粉白的,地面上,丛丛草芽破土而出,羞怩着,摇晃着身体。庄稼人终于走出密封的草舍,伸伸腰臂,昂昂脸膛,迎着海和阳光深深地舒了一口气。祝家村就这样从冬眠中醒了。

这是公元l904年。

二十三岁的张宗昌,曲着身子从低矮的茅屋里走出来,伸伸书腰,把腰间长巾解开,掀开为结婚才穿上的新棉袄,让那副黝黑自胸膛去接受阳光,接受海风,去洗涤一冬天承受的浊气和污尘。囊后,他又曲着身子从低矮的门洞走回屋里,摸起烟袋,叭叭嗒嗒圭吸起掺着豆叶的老旱烟。缥渺的烟雾,令他心神极乱——

三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春天,已经在同乡呆村武荷钧黄酒馆型了4年小伙计的张宗昌,忽然回家来了。那时候的家,就只有这两间破草屋,四壁空空,墙角上的土坯支起的铁锅里,焦干冰凉;破房上席不成片,被只是一把烂絮,除了冷飕飕的风之外,连只有气白老鼠也没有。家空了,母亲侯氏,凭着两只大脚板,东村下神,西丰驱鬼,干了半辈子巫婆营生,还是没饭吃;一怒之下,改嫁至里压刘姓家去了。张宗昌成了没娘的孩子。老爹是个吹鼓手,四邻八村婚丧嫁娶他都捧着喇叭去吹一阵,平时还挑着担子串四乡剃头,虽有双套技术,还是清早顾不了晌午,只能自己饱一顿、饥一顿。后来,索性剃头挑子、喇叭都带上,像云游僧人一样四海为家去了,张宗昌连爹也没有了,只有破草屋。20岁的男人,身子长得树桩般地高大,巴掌蒲扇似的,两条长腿一步能跨一条河沟,饭量大得像头牛,在武家酒店当小伙计既不受喜欢、也填不饱肚子,他早该远走高飞了。可是又巧,做吹鼓手的他爹的师弟叫赵科谋的,又费尽周折在茔里村为他保了一家媒,把贾家一个女儿许他为妻了,他又恋着走不动了。那位未来的老岳父贾永泉却正经地发了话:“忠昌(张宗昌原名忠昌,还有个号叫效坤),我得把丑话说在前面,闺女是许给你哩,你得混个样儿出来。就这样家空四壁,日无聊生,我可不答应哩。如今,咱胶东人不少下关东去了,我看呀,你也该去闯闯,说不定会寻出一条路,也是个出息。你看呢?”

老岳父指路了,张宗昌得吃口馒头赌口气,一下狠心,下了关东。先在黑河淘金,后在宝局当镖手,又去吉林三道沟煤矿下井挖炭。汗流了不少,倒也混了几个钱,春天回来了,匆匆赶到茔里村,把两封银元朝贾永泉面前一放,笑嘻嘻地说:

“大爹,我回来哩。”贾永泉搭眼望望银元,又瞅瞅穿上新装的张宗昌,陡然觉得与三年前不一样了。心里乐,面带笑,口气也温和了:

“忠昌,我没说错吧,我知道你会在外闯个出息的嘛。”又说:“这三年,吃苦了吧?”

张宗昌咧开嘴“嘿嘿”两声,然后说:

“大爹,年轻人吃点苦算嘛。正如你老说的,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人上人。忠昌就按老人您指点的路走,不怕苦哩!”

贾永泉一听这话,心里乐了,忙安排家人准备饭菜,又说:

“忠昌,你既有这份心肚,说明你长大成人哩。成人哩,就得成家立业。这钱你拿去,收拾收拾草屋,添置点用物嘛的,请人望个吉日,我把闺女送过去,也少了一份心事。”

张宗昌要成家、有妻室了。忙对老岳父千恩万谢。不久,果然就与贾氏完了婚。

作品简介:

中国近代上千个大小军阀中,张宗昌要算名声最差的一个,文化程度最低,一天学没上过,人称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

十卷本系列纪实文学《北洋兵戈》是董尧先生的有谓之作。为十人立传,耗二十年功,积三百万言,先生大可无憾矣。丹青施于天地,臧否贯乎古今,物议何如,不必理它,做成了一件自我选择的事,总是痛快淋漓的。

名为纪实文学,史传的色彩毕竟浓烈。故《北洋兵戈》既可视为小说家言,亦可作史读、作野史读、作闲史读、作逸史读、作奸雄史读、作英雄史读……无意间,董尧先生又做了一回太史公。幸甚!幸甚!

这太史公很难做。一难,相隔时距太短,历史的混沌尚未沉淀出水清沙白的了然;二难,主流偏见太重,武断的谳议依然左右着官方民间的口舌。你写,你写什么?你凭什么写?好在,董尧先生早在写作的中途,即已脱离了鱼贯相随的精神队列,借离休之机,完成了他无职无位的平民回归。每每相聚,杯酒畅言,董尧先生无不慨然于精神之自由、笔之自由得来不易。常聚常饮,常饮常醉,常醉而常清明,醉眼中回望二十年心路,《北洋兵戈》只能是一个平民文化人历史思索后的个人话语。

目下流行的中国近、现代史,将公元l912年至公元l928年间的中华民国史定性为军阀政府背景下的军阀割据与军阀混战是不很恰当的。如果多一点历史的权衡,我们自会承认,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们当年的理想,辛亥之后九十年尚未完全成就,谁又有权利气壮如牛地将中华民国最初的十六年描成污团?中国,至今依然还处在转型期。转型期的不确定因素极多,所以这期间多无验之成效的思维定式、行为定武或权力定式。中华民国初期的大局波荡,这也是武人、文人、能人、坏人一逞其志的诱因。

《北洋兵戈》纪实文学的传主共十人,不论于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大抵皆为否定对象。董尧先生为这些历史人物立传,无异于公开了一种有别于政治审判的文化评判立场。这是需要胆气的。粗览《北洋兵戈》,我知道董尧先生的文化评判还包含了更多的历史理解和人文宽容。因为,他追踪的是历史的人迹,并由此探寻历史的人心、人情或人智;转换为文字,《北洋兵戈》自然也成为一份迟到的关于中华民国初期风云人物的奋斗、发达、寂灭的记录。何必要分什么反与正呢?那是戏台的演出之需。生活中,没有人来得及丈量人性,匆匆过客,抓住了所求,又纷纷抛弃了所得。我钦佩董尧先生的写作毅力。我更钦佩他对十位传主的人性、人格所作的历史开掘。辫帅张勋,何其反动耳!但他的政治忠诚所折射出的人格坚定,正是他之后纷纭政坛上消磨最甚的良知良能。他如吴佩孚、段琪瑞、张作霖诸公,在爱国守节的层面上,也是没有污点的。

因为资料所限,《北洋兵戈》一书目前还做不到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大略如此,皂白仿佛,作者与读者,基本可以无憾也。是为序。万千言又在序外。

作者:董尧

标签:北洋一霸张宗昌:北洋兵戈之八董尧

北洋一霸张宗昌:北洋兵戈之八》最热门章节:
1未完待续。。。2第六章 白卫军成了张宗昌的支柱3第五章 此处不留爷爷就下关东4第四章 俺得来为大帅拜寿5第三章 他可投到真主了6第二章 天下没有干不成的事7第一章 出远门,要说吉利话
更多『历史小说』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