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蒙曼说唐·唐玄宗_第十八章 封禅大典 紧锣密鼓:解决封禅三大问题——财政、礼仪、安全

蒙曼
中国历史
总共130章(已完结

蒙曼说唐·唐玄宗 精彩片段:

第十八章 封禅大典

紧锣密鼓:解决封禅三大问题——财政、礼仪、安全

诏令一发,封禅这件事算是定下来了,可是,真要把这道诏令变成现实,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什么不简单呢?因为办这样一场大的典礼,一定要解决三大问题——第一,财政问题;第二,礼仪问题;第三,安全问题。

先看财政问题。封禅是古代社会规模最大的庆典,当然也就是最烧钱的事。没有强大的财力后盾,还真是办不起来。但是唐玄宗不发愁这个。经过开元这十几年的休养生息,朝廷物质储备已经相当丰富了。再加上宇文融清查户口,财政上更加宽裕。笔记小说《开天传信记》有一段充满热情的描述:“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安西诸国,悉平为郡县。自开远门西行,亘地万余里,入河湟之赋税。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四方丰稔,百姓殷富,管户一千余万,米一斗三四文,丁壮之人,不识兵器。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一句话,国家很富裕,财政问题不用发愁。

第二,礼仪问题。可能有人会说,这个问题更容易。高宗和武则天不是都封禅过吗?照搬他们的仪式不就可以了?事情可没那么简单。要知道,高宗封禅的时候,武则天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所以那一次,她在举行禅礼的时候充当亚献,把一个本来非常严肃的仪式搞得莺歌燕舞,差点让文武百官笑掉大牙。这怎么能效仿呢!武则天自己封禅那一次就更不能照抄了,且不要说她是在嵩山封禅,地点不一样;关键是,她一个女皇帝封禅,这纯粹是异端嘛!所以说,前面两次封禅都受到女性干政的强烈影响,而玄宗拨乱反正,反的内容之一就是女性干政,怎么能再沿用那一套!怎么办呢?张说不是文人领袖吗,对礼仪非常内行,玄宗就把这件大事交给他办。张说跟丽正书院的学士们反覆商量大半年,到开元十三年(七二五年)十月,终于把整个仪式的方案拿出来了。这个方案和高宗那次相比,改革最大的是在禅礼的部份。所谓禅就是祭地。高宗时候,按照男性祖先配天、女性祖先配地的原则,陪祭的是长孙皇后——唐高宗的母亲。正因为是女性陪祭,所以武则天才找到借口,说男女授受不亲,既然接受祭祀的是婆婆长孙皇后,是女性,那可不能让大臣插手,只能是她这个儿媳妇充当亚献。这一次,为了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况,张说把禅礼改了,陪祭的不是玄宗的母亲,而是玄宗的父亲——唐睿宗。那有人可能要问,睿宗配地,谁配天呀?开国皇帝唐高祖配天。这样一来,高天厚地之恩就全成了男性祖宗的事了。被祭祀的对象既然都是男性,那么献上祭品的人当然也就得是男性了。到底都是谁呢?首献没得说,当然是玄宗本人。亚献是唐玄宗的堂兄邠王李守礼,终献是玄宗的大哥宁王李成器,当时已经改名叫李宪了。张说这样改仪式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当然是继续清除武则天以来女性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这是唐玄宗开元以来政治的主旋律。其次,也再次强调李唐皇室的精诚团结。李守礼是高宗长孙,李宪是睿宗长子,当年都是李隆基当皇帝的竞争者。玄宗对他们也没少防范。现在时过境迁,他们已经不可能再掀起什么风浪,就让他们充当亚献和终献吧!也是表明玄宗对他们身份的尊重。自从武则天以来,李唐皇族都已经七零八落,活下来不容易,不是更应该精诚团结吗?这也算是对皇室的一种正面教育。

由于封禅活动的复杂性和神圣性,宰相张说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考虑进去了。当时的财政状况良好,礼仪细则也已制定出来,剩下的最大问题就是安全问题。那么,安全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礼仪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安全问题了。所谓安全,倒不是怕路上有刺客,而是怕皇帝和大臣都不在首都,老对手突厥、契丹等周边民族趁机入侵。怎么办呢?张说就跟兵部商量,想要多派些军队到沿边地带,严防死守。这时候,兵部郎中裴光庭说话了。他说,所谓封禅,不就是向天地报告成功吗?什么叫成功?国家富强、四夷宾服才是成功。现在一方面封禅,一方面又怕少数民族,这不是笑话嘛!张说问,那你说怎么办呢?裴光庭说,在我们大唐周围这些民族里,突厥是最强的。其他民族都随着突厥行事。所以,只要突厥不动,其他民族就不会有问题。可是,怎么才能保证突厥不动呢?裴光庭说,突厥多次请求跟我们和亲,朝廷都怕助长他们的威风,没有答应。现在不如派一个使者到他们那里去,暗示他们,只要随同封禅,和亲就有希望。突厥想和亲,必然会派人来。这样一来,我们手里既有人质威胁着他们,又有和亲的事情诱惑着他们,他们肯定就老实了。另外,只要突厥带头随同封禅,其他民族保证跟风,这样一来,我们不就高枕无忧了嘛!张说一听,行啊!这个裴光庭别看官不大,相当有头脑。马上派使臣到突厥去。

果然,使者一去,突厥第一件事说的就是和亲。他们说:吐蕃哪有我们高贵呀?契丹和奚族就更差了,过去都是我们突厥人的奴隶。现在倒好,他们都能娶公主,为什么我们可汗屡屡求婚,都被拒绝?我们也知道,那些和亲的公主都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我们也不在乎什么亲生不亲生的,好歹嫁给我们一个,否则我们也太没面子了,以后还怎么在别的民族面前做人呀!使者一看上钩了,马上保证,我回去就跟皇帝汇报这件事。另外,我给可汗您出个主意。我国即将举行封禅大典,您若想和亲,最好随从这次封禅,给皇帝留个好印象,这样再谈和亲的事不就容易了吗?突厥一听非常高兴,马上把一个重臣派出来了。其他民族看见突厥都来共襄盛典,就更不敢怠慢,或者是王本人来,或者是派儿子、重臣来,个个争先恐后。就这样,不费一兵一卒,安全问题也解决了。

经过宰相张说等人的积极工作,唐玄宗封禅前的各种问题都迎刃而解,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封禅大典已经开始倒计时。随着历史的远去,现在的人们已经很难想像,封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典了。

作品简介:

唐玄宗领导着唐王朝迈入封建社会的顶峰,又亲手把繁华盛世送入了“安史之乱”的深渊。以史为鉴,从唐玄宗身上,我们能得到哪些经验得失?他的朝廷,文臣武将、文化天才灿若繁星。

他和杨贵妃演绎着千古爱情。

且看蒙曼教授讲述唐玄宗不平凡的一生,为我们活灵活现再现玄宗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解读出大唐盛世蓬勃的生命力之渊源。

作者:蒙曼

标签:蒙曼蒙曼说唐中国历史传记人物

蒙曼说唐·唐玄宗》最热门章节:
1第二十四章 宰相斗法 还都事件:东都洛阳出妖怪,张九龄不容玄宗及时回长安2第二十三章 二相登台 张九龄失宠:张九龄两大弱点——矫情、固执3第二十三章 二相登台 行政专家李林甫:集白字先生、实干、巴结性格于一身4第二十三章 二相登台 文坛领袖张九龄:历经几任宰相争斗的风波,玄宗起用张说生前推荐的人5第二十二章 宰相纷争 萧韩之争:耿直、强硬的韩休,同时得罪唐玄宗与萧嵩6第二十二章 宰相纷争 萧裴之争:两人“同位数年,情颇不协”,政事难以顺利执行7第二十二章 宰相纷争 李杜相争:两位清正廉洁的宰相,却无法和平共事8第二十一章 宠臣兴衰 高力士出手:借王毛仲喜获麟儿之机,分析北门万骑与王毛仲的威胁9第二十一章 宠臣兴衰 宦官出击:王毛仲争宠、争权、过于高调,成为宦官眼中钉10第二十一章 宠臣兴衰 王毛仲势盛:倚仗政变之功、养马专业、和军队的交情而风光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