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_第十三章 营建新都 建筑史奇迹

蒙曼
中国历史
总共107章(已完结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 精彩片段:

第十三章 营建新都

建筑史奇迹

不过,怎么样才能迅速地把图纸变为现实,还不过于劳民伤财呢?在这一点上,隋文帝做出表率。做什么表率呢?

低碳环保,废物利用。新都要建好多宫殿,建筑材料从哪里来呢?隋文帝可没有到处砍森林、运木材。他直接从旧都城拆,拆东墙补西墙!

这事我们怎么知道的呢?唐朝开元年间,太庙忽然塌了,唐玄宗觉得很不吉利,就问姚崇。姚崇说:这太庙早该塌了。太庙的柱子是前秦时留下的,从前秦一直用到北周。后来隋文帝迁都,又把这些柱子拆下来,搬到新都,修成太庙。而我们大唐又沿用隋朝的太庙。所以,这几根柱子已经用了几百年,哪有不朽烂的道理!

在古代,太庙可是非常重要的建筑,连太庙的柱子都是从旧城拆下来的,那其他建筑的材料也就可想而知。

就这样,因为隋文帝的雄心和节俭,因为宇文恺的规划和监督,当然,也因为几万老百姓的辛勤建设,新都很快建成了。

到底有多快呢?开皇二年(五八二年)六月开始规划,到了开皇三年(五八三年)三月,隋文帝已经率领文武百官搬家了!这么大的工程只用了十个月就竣工,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奇迹。

那么,这座新都叫什么名字呢?隋文帝为它取名大兴城。为什么叫大兴城?这是根据杨坚在北周的爵位而来。杨坚刚踏上仕途,得到的第一个爵位就叫大兴郡公。在隋文帝看来,大兴郡公是他一生事业的开始。他希望这个吉祥的名字,也能成为这座城市辉煌的开始。从名字可以看出来,隋文帝对这座新都,对他主宰的这个新王朝,寄予多大的希望。

这座崭新的都城,对于隋朝,对于中国历史,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大兴城是隋朝建设的第一项重大工程,也是最为成功的一项工程。为什么说它成功?因为它兼顾了气魄宏大和爱惜民力两方面。大兴城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不仅满足了隋朝的需要,而且,后来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唐朝继续在此定都,仍然一点也不觉得局促。

唐朝时期,首都的人口超过百万,但是,整座都城除了局部调整外,并没有整体的扩建改建,就是因为隋朝建立时的气魄宏大,给后世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但是,更难得的是,建设这么大的工程,并没有使得官怒民怨,这不得不说是隋文帝的伟大之处。

他如何建设这座城市呢?简单来说是八个字:大胆规划,小心落实。他明白,这么大的工程如果想一步到位,老百姓的负担肯定相当沉重,怎么办呢?分期建设。

隋文帝时期,只是把城市的框架搭建起来,把最重点的宫殿修建起来,其他都暂缓进行。比如说城墙,文帝时还相当低矮,后来到隋炀帝时,才又增修,基本成为后来一丈八尺的规模。

一位封建帝王,能够在建设公共工程时兼顾老百姓的承受能力,算是难能可贵了,也正因为如此,这项工程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理解和拥护。反观后来炀帝修大运河,本来是一件好事,就因为没有兼顾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才落下千年骂名。

作品简介:

西方权威学者迈克尔·H·哈特认为,在中国,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两个皇帝,第一是秦始皇,第二就是隋文帝。但是从他们的功绩来看,中国最伟大的皇帝无疑是隋文帝杨坚。他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建立了以隋朝为主导的东亚新秩序,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然而,《隋书》认为,隋文帝杨坚“好为小术,不达大体”,这是为何?毛泽东评价隋文帝的做法蕴藏大乱,这又是为何?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2011年最强人气讲史名家蒙曼为您解读人性真实的隋文帝杨坚,披露他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以蒙曼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大隋风云》的讲稿为基础,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补充。风格通俗严谨,轻松易懂。全书具备专家功力、通人见识、文士笔法三大特点,史料翔实,分析严谨缜密。以问题引出故事,以故事讲解人物,以人物解读历史,以历史启迪智慧,还原了历史的本真与残酷,分析让人感到深刻真实,令人感到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客观公正,令人信服。

作者:蒙曼

标签:蒙曼蒙曼说隋中国历史传记人物

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最热门章节:
1第二十一章 太子失宠 伺机而动2第二十一章 太子失宠 任情太子3第二十一章 太子失宠 两代隔阂4第二十章 开皇之治 清明吏治5第二十章 开皇之治 武将为官6第二十章 开皇之治 推行文教7第二十章 开皇之治 仓廪充实8第十九章 圣人可汗 平定西突厥9第十九章 圣人可汗 四份大礼10第十九章 圣人可汗 突厥来袭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