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_唐 唐朝开元、天宝时期的变革和改革

邓广铭田余庆戴逸
中国历史
总共152章(已完结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 精彩片段:

唐朝开元、天宝时期的变革和改革

社会变革的基本原因

开元、天宝之际,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土地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迫使唐王朝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军事改革。首先,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于是渐渐被破坏。田令规定永业田只受不还,而且二十亩永业田一般足额,口分田则严重不足额。所以每还受一次土地,国家的官田就随之减少一次。其次,从北魏到唐初,受田私有的倾向渐渐明显,尤其是唐朝永业田、口分田在一定条件下均许出卖,而商品经济的发展更助长了土地买卖的趋势,这就为土地兼并和均田制破坏提供了条件。再次,贵族、官僚强买民田,侵夺私地,非法侵占国家土地,也使大量官私土地和民间受田源源不断地流入他们手中。最后,从北魏开始实行均田制以来,几经兴废,且废而一再得以复行的条件是,国家能够不断掌握大量荒地。这一情况之所以存在,是由于秦、汉以来只有黄河流域的良田沃壤已经垦辟,而周围很多地区,尤其是南方,还有大片自然条件非常优越的土地尚未得到开发。而且中原每遇战乱,就有大量地主率宗族、部曲、奴客南逃,他们到南方很容易“求田问舍”,故在战乱结束后多不再重返故里认领原有的土地,那些抛荒田的存在,就成为历届王朝实行占田制、均田制的条件。南方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到唐代,待开垦的沃壤已不多了,避乱逃亡的地主很难在别处获得未开垦的荒地,在战乱平定后多数要还乡认占旧有土地,因而地主政权再也不能自行处理“无主抛荒田”了。这是实行了将近三百年的均田制在唐中叶最后失去生命力、无法继续推行的原因所在。均田制的最终破坏,标志着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中国土地制度史上的大变革,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括户通过检查户口,将隐漏不报和逃亡人口搜括出来,遣送还乡或就地入籍。又称括客。这种清查浮客的活动,历代均有。东魏末,高隆之为河北括户大使,是以括户名使的第一次见于史籍。隋朝的租调徭役和唐朝的租庸调都以人丁作为征发对象,因此封建国家十分重视对户口的控制,严禁百姓逃亡。客户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中的一类户口,与主户相对而言,泛指非土著的住户。它不是一个统一的阶级或阶层,其中包括有地主、自耕农、城市小商贩、无业游民。

课役、财政改革

随着土地制度的变化,课役制度和财政制度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

均田制实行之初,就有不少农民受田不足。在均田制崩坏的过程中,民户受田越来越少,只问身丁、不问资产的租庸调逐渐成为农民无法忍受的负担。为了逃避课役、兵役,他们纷纷逃亡,于是逃户、浮客日益增加,造成了课丁锐减的现象,故唐朝在财政上不免感到“课调虚蠲,阙于恒赋”。因此,李峤于武周证圣元年(695)建议,一方面奖劝逃户返旧贯自新;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允许不愿还旧贯者所在隶名,即为编户。大概此议为朝廷所采纳,故吐鲁番、敦煌出土的武周时期的文书中分别出现了“括浮逃使”和“括户采访使”等职衔。进入盛唐以后,逃户问题更加严重,唐玄宗遂于开元九年(721)令监察御史宇文融主持括户,断断续续历时三年左右,共括得客户凡八十万户,籍外剩田“亦称是”。劳动人民脱籍亡匿是一种阶级斗争的方式,括户是唐王朝针对逃户采取的措施,斗争的剧烈反映了土地制度的加速变化。

唐初,各种服色役的人已有纳钱代役的情况,称作纳课或纳资。但此项特殊的钱币收入在国家财政总岁入中所占比重甚小,一般服役者仍以履行现役为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劳动人民人身地位的变化,纳钱代役的情况逐渐发展和普遍。由于服色役者可以免除其他课役,而色役本身又可以钱代役,所以部分地主和较富裕的农民也挂名色役,以逃正役,遂形成了“色役伪滥”的情况。到开元初年,终于正式出现了纳钱代役的课税,称作“资课”,并且成为一项与正税并列的税收。天宝时期,农民服正役二十日的现役亦不复存在,几乎全部为“输庸代役”所取代。自开元以后,诏令中经常提到以和雇代差科的事,说明征调番户、杂户的情况日见减少,和雇匠在官府作坊中逐渐增加。大致统治者就是以资课酬雇值的。番役制度的改变和国家税收中钱币比重的上升,都反映商品货币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国家对劳动者的人身控制进一步趋向缓和了。

关中是京畿所在的地区,集中了大量的皇族、官僚和军队,而这一带土地兼并又特别严重,唐王朝在这里的需求日益增加,同租庸调的破坏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尤其是粮食供应紧张更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为了缓和这种状况,唐朝在开元年间先后改革漕运,实行“变造”、“和籴”及“回造纳布”等一系列新的措施。中宗神龙以后开始兴变造法,即取江南义仓米北运关中。开元四年(716)一度禁断变造,但不久,玄宗就在二十二年采纳京兆尹裴耀卿的建议,在运河沿线普遍设仓,分段节级转运江淮的大量义仓、正仓米达于关中。改革漕运后三年中,共运变造米六七百万斛,暂时缓和了关中的粮食紧张状况。但大量漕运引起了江淮变造之劳,沿途亦增加了转输之弊,运费数倍于米价,而关中地主的私廪中却大量积谷。为了克服舍近求远的弊病,唐玄宗又于开元二十五年在长安附近大兴和籴。从此,不但减少了南粮北调,而且皇帝本人也不再频频去东都就粮。由于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破坏,唐王朝向各地征收贡品也发生了困难,所以唐初已经存在的和市到开元年间进一步发展了。中央政府大规模和籴、和市,需要掌握足够的支付手段。为此,唐朝在同年下令江南诸州的租并“回造纳布”,即以绢代租北运长安。类似的办法也实行于河南、河北二道不通水运之处,称作“折租造绢”。天宝初年,韦坚又以江淮义仓粟转市轻货,北运长安,显然是“回造纳布”的继续。唐朝统治者用各地运来的绢、绫、罗、金、银、珠宝等轻货购买关中地主的存粮,以解决财政问题,显然是适应土地制度的变化而采取的改革措施。

兵制改革和沿边节度使的产生

从武周到开元之末是府兵制加速崩溃的时期。均田制加速破坏,农民受田日见减少,贫苦农民逐渐无力承担自备戎具、资粮的兵役,这是造成府兵制瓦解的根本原因。番上宿卫的卫士原系执行侍卫皇帝的任务,被尊称为“侍官”,后来被官吏任意驱使,甚至执童仆之役,身份大为降低,京师人甚至以“侍官”为辱骂时的用语。高宗时因为军镇增加,仅府兵不足戍边,开始强使征行的一部分兵募也充当镇兵。戍边的府兵和兵募本来规定三年轮换,开元时延长至五六年更代,有的甚至长征不归,并且他们均遭受边将的种种虐待和迫害。富人子弟由于勋田逐渐不能兑现,不再愿意被拣点为府兵或充兵募,大多数想方设法逃避兵役,故兵役几乎全部落在贫苦农民身上。均田制的破坏引起了旧兵制的崩溃,旧兵制的崩溃又反转过来加速了农民的破产和逃亡,唐朝统治者在这种恶性循环中陷于兵源枯竭,面临折冲府“宿卫不给”的严重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兵制的彻底改革终于被提到日程上来了。

唐玄宗于开元十一年(723)采纳兵部尚书张说的建议,下令实行募士宿卫的新办法。招募来的职业兵称长从宿卫,不久,改称“ (音郭)骑”,分隶于十二卫,分六番宿卫。这种雇佣兵,官给资粮,皆免征镇赋役。开元二十五年改革征防军,在诸色征行人及客户中招募情愿充健儿长住边镇者为兵,听家口自随,官给田地屋宅,称长征健儿。征兵制已改为募兵制,唐玄宗于是在天宝八载(749)宣布停折冲府上下鱼书,府兵制至此终告废除。

在府兵制崩溃的过程中,地方上又出现了团结兵,亦称“团练”,开始产生于近边诸州,以后扩展至关中及其他各地。团结兵由各地差点殷赡、强壮的本地人充当,不离乡土,也从事生产,但与府兵不同,不需自备戎具、衣粮,而是官给身粮、酱菜,带有雇佣职业兵的性质。后来由于广泛使用团结兵,诸州因置有团练使、都团练使等职,例由刺史、观察使兼领。

开元、天宝时期兵制的变化和改革,对以后的社会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品简介: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的内容源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由26位研究中国各断代史的权威专家学者合力撰写,时限起自传说时期,截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基本反映了中国自古代至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文化、民族、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基本事实和主要脉络,系统全面,且知识准确,文字严谨,表述精当,充分反映了名家学者的治学风范,许多文字弥足珍贵。

作者:邓广铭 田余庆 戴逸

标签:邓广铭田余庆戴逸中国通史历史文化人文

中国通史·从上古传说到1949》最热门章节:
1中华民国 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中华民国 中华民族团结抗战3中华民国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4中华民国 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失败5中华民国 北洋军阀的统治及混战6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的创立7清 清朝的历史地位8清 清朝的思想文化9清 清朝的覆亡10清 清统治危机的加深
更多『中国历史』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