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一章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第一节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由来
 - 第一章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第二节 在蓝毗尼园诞生的情况
 - 第一章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第三节 文武超群
 - 第一章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第四节 出家
 - 第一章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第五节 降魔与成道
 - 第一章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第六节 一生教化
 - 第一章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第七节 般涅槃
 - 第一章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第八节 佛与佛身观
 - 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 第一节 声闻行果 四谛法门
 - 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 第二节 缘觉行果——十二因缘法门
 - 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 第三节 菩萨行的内容——六度法门
 - 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 第四节 佛法的核心——缘起与因果
 - 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 第五节 台贤两宗对佛法的判摄
 -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第一节 舍利弗尊者
 -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第二节 目犍连尊者
 -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第三节 阿那律尊者
 -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第四节 阿难陀尊者
 -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第五节 罗睺罗尊者
 -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第六节 摩诃迦叶尊者
 -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第七节 迦旃延尊者
 -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第八节 富楼那尊者
 -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第九节 优波离尊者
 -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第十节 须菩提尊者
 - 第四章 五大菩萨 第一节 弥勒菩萨
 - 第四章 五大菩萨 第二节 文殊菩萨
 - 第四章 五大菩萨 第三节 普贤菩萨
 - 第四章 五大菩萨 第四节 观世音菩萨
 - 第四章 五大菩萨 第五节 地藏王菩萨
 - 第五章 佛灭后的印度佛教和东传中国 第一节 三藏圣典的结集
 - 第五章 佛灭后的印度佛教和东传中国 第二节 部派佛教的分裂
 - 第五章 佛灭后的印度佛教和东传中国 第三节 龙树学派的兴盛
 - 第五章 佛灭后的印度佛教和东传中国 第四节 龙树以后兴起的学派
 - 第五章 佛灭后的印度佛教和东传中国 第五节 佛法东传中国
 - 第六章 禅宗史话 第一节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
 - 第六章 禅宗史话 第二节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流传
 - 第六章 禅宗史话 第三节 惠能开创的曹溪禅
 - 第六章 禅宗史话 第四节 五家七派
 - 第六章 禅宗史话 第五节 学禅举要
 - 第七章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 第一节 净土法门所依的经论
 - 第七章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 第二节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 第七章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 第三节 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
 - 第七章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 第四节 净土法门的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索
 - 第七章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 第五节 圆瑛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
 - 第八章 律宗初探 第一节 序言
 - 第八章 律宗初探 第二节 戒律的由来
 - 第八章 律宗初探 第三节 优婆塞优婆夷所受的三皈五戒
 - 第八章 律宗初探 第四节 三昧水忏的威力
 - 第八章 律宗初探 第五节 出家的五众弟子受持戒法(出家的意义)
 - 第八章 律宗初探 第六节 十戒和六法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