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第一章 人生的失望之冬

艰难的人生转型

细究起来,李鸿章之所以在淮上六年一事而无成,最终不得不投奔曾国藩幕府,是因为他又犯了人生定位不准的老毛病。虽然这个毛病不能全都怪他,但后果只能由他老兄独自承受,这是毫无疑问的。

也许李鸿章并没有急于给自己搞什么人生定位,他只知道,回到淮上,就如同他少年时期跌落水中一样,他必须从头学习战场上的杀戮技巧,而且要用心去学。但他在淮上六年的征战,仍然未能获得相应的认可。不论是当地的士绅,还是后世的史家,都认为他当时的表现不是太给力。

当地士绅们嘲弄他:翰林变作绿林。

还有人讥笑他:专以浪战为能。

所谓浪战,就是不顾性命地厮杀,总之是豁出去的意思。

有一次,李鸿章率训练的团练出战,很快就大败而归,逃回李家圩。此时已过晌午,李鸿章尚未吃饭,饥饿不堪。圩子里空无一人,家人显然对他的表现不是太看好,都已经事先躲了出去。当时李鸿章急忙走到厨房,看见锅里的饭已经做好,就一只脚踩在灶沿儿上,一手掀开锅盖,一手拿饭碗,口中狂咽不止,边咽边喊:大家快吃,吃了好快点儿跑!

愁弹短铗成何事,力挽狂澜定有人。淮上征战六年,书生李鸿章始终是锲而不舍地寻找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人。却从未想过,他要寻找的,就是他自己。

李鸿章最先找的是周天爵,此人是清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人生成长就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励志书。

周天爵,山东东阿人氏,幼年丧父,与弟弟伴同母亲艰难生活。由于家中贫寒,他每天不吃饭,拿着书本坐在枣树之下,一边捡食树上落下来的枣子充饥,一边读书。曾有一次,周天爵的弟弟因为饥饿难忍,偷吃了寺庙中的供品,周天爵保护弟弟,声称供品是自己偷吃的,结果被母亲罚跪两个时辰之久。

长大以后,周天爵当教书先生为生,东家每天给他炒四盘菜,可是周天爵只动三盘,有一盘菜始终不动筷子。东家问其原因,周天爵回答说:他每天吃饭时,都想起家中吃糠咽菜的老母亲,面对美食难以下咽,所以有一盘不敢动筷,留以孝母。东家被周天爵的孝心打动了,就瞒着周天爵,偷偷替周天爵家盖起了三间大瓦房,以表彰其孝道。

此后,周天爵科考中举,从此步入仕途。他是那个时代罕见的清官,爱民如子,疾恶如仇。他曾经高挂水贼人头治理漕运,也曾经扒下淫棍人皮以惩戒恶人。他是与林则徐同一时代的清廉名士,是咸丰皇帝寄予无限希望的治世之臣。

初时,洪杨之乱方起,咸丰皇帝寄望于充军伊犁的老臣子林则徐替他摆平,但林则徐太老了,行至半途而逝世。于是咸丰皇帝让同样是老迈残躯的周天爵出场。但洪杨发作乃清廷自身的内在痼疾,其治理远非一日之功。于是八十多岁的周天爵,最终坐镇于淮上,以弹压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的捻乱。

就在这位八十多岁的老翁手下,李鸿章完成了他艰难的人生转型。他率团练跟随周天爵,至少参加了三次规模性战斗,这其中尤以进攻陆遐龄之战最为激烈。

大财主出身的武秀才陆遐龄,是个非常奇怪的人,年纪不小,儿女成群,却坚定不移地相信人际交往是靠拳头来开道的。受他的影响,血气方刚的儿子们天天出门惹事。当时淮上村村修筑圩子,以防巨捻滋扰,陆家也在筑圩,因为桥上缺少一块石头,陆遐龄的儿子故意到对面村民家的院墙上拆下一块来,目的就是为了显示自己很凶。对面村人来讨要说法,这时候陆遐龄出来了,他不问是非缘由,冲过去当面一拳,竟然将人活活打死。

陆遐龄因此下狱,但他花钱打通关节,没有因此案而受刑律制裁。不久洪杨暴力武装攻破安庆城,将陆遐龄从监狱中释放出来,还给了他一柄刀,授予他荣誉称号,让他回乡发动群众,武装起事。

于是陆遐龄竖起反旗,首攻方家圩。这方家圩居住的是告老还乡的朝官,满门都是读书人,有的会写,有的善画,单单就是不会打仗,让陆遐龄大大地露了一回脸。

在周天爵指挥之下,书生李鸿章首战猛人陆遐龄,双方交手,从定远荒陂桥直打到寿州东乡,战事极为激烈。激战之际,李鸿章还见缝插针,率团练奔袭合肥夏村,将与陆遐龄互通声气、准备起事响应的夏金书父子双双杀掉。

进攻陆遐龄之战持续了两个月之久,最终陆氏父子斗不过老谋深算的周天爵,弹尽粮绝,走投无路,不得不宣布自己一家热爱和平,要求对话,主张和平解决问题,被周天爵趁机诱捕,枭首正法。

这是李鸿章转型第一战,击败陆遐龄,擒杀夏金书。但是战事中李鸿章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事后周天爵奏奖李鸿章的三弟李鹤章六品衔,对李鸿章却没什么表示,这表明李鸿章正处于痛苦而艰难的初学阶段。

随后李鸿章又剿杀颍州巨捻陈学曾、纪黑壮。此二人在历史上寂寂无闻,连点儿像样的记载也没有,只是因为李鸿章日后飞黄腾达,这两个人的名字才偶尔被史家提及。看一个人,要看他的对手,对手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可知此时的李鸿章,已经沦落到了不堪提起的地步。

此后李鸿章换了老板,从周天爵处跳槽到李嘉端处协办团练。而李鸿章的对手,也从寂寂无闻的淮上小捻子,变成了正值上升时期的洪杨暴力集团北伐军与西征军。

对手空前强大,而李鸿章所追随的李嘉端,在声望上却比周天爵差了许多。这实际上就意味着书生李鸿章要承受着更为痛苦的心灵磨难,而他这段时间的表现,是以一连串败绩所谱写的灰色篇章。

首败运漕。李鸿章奉命守运漕,时逢上游有闲极无聊的人夜放河灯,李鸿章以为贼兵大至,立即退兵山上。

再败东关。李鸿章守东关,太平军杀至,李鸿章率乡勇迎战,一触即溃,败兵冲动自家营盘,导致全局大崩盘,遂失东关。

由是有耕石老农作《皖碧吟》嘲讽转型中的李鸿章,诗中有几句写道:

灯花燎乱成三冢,草木惊疑是八公。

寇自穷奔官自葸,行辕处处系花骢。

权谋高手李鸿章:从刀笔小吏到第一重臣》_第一章_人生的失望之冬_艰难的人生转型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权谋高手李鸿章:从刀笔小吏到第一重臣第一章_人生的失望之冬_艰难的人生转型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