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三部分

雾里看花两不同

第239期

国际共运史上,戈尔巴乔夫的名字已被钉在耻辱柱上,但在更为舒展的历史画卷里,对他的评价仍然纷繁杂陈。

30年前进入苏共政治局时,他才五十多岁,据说影响甚至左右其思想行为的是30年代的大清洗、大饥荒,他自己就是受害者的后代。据说,这是他力主推行“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动力和源头之一。

硕果仅存的社会主义阵营似乎也不再执着于曾经的教义,它们各自选择更适合自己生存发展以及维系统治地位的路径与路线,戈尔巴乔夫成了“终结”某种特定政治体制的代名词。在某些国度,谁被冠以“戈尔巴乔夫”,就预示着他在政治上失势的开始。

只有在西方,他依然享有盛誉。因为他,西方阵营才能轻而易举地推倒柏林墙。

再过30年,还会是这样吗?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一位曾被罢黜的国家主席如是说。

杨言》_第三部分_雾里看花两不同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杨言第三部分_雾里看花两不同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