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二十四、浅水湾头浪未平

萧红葬在浅水湾,当时(一九四二)正是香港沦陷时期,只能草草下葬。所谓“坟墓”只是黄土一抔,再围上几块石头,中间竖了一块写着“萧红之墓”的木牌,后来连这块木牌也不见了。

萧红墓的“凄凉景况”曾引起许多朋友的伤感。聂绀弩有“浣溪沙”词一首,题为《某岁过萧红墓》就是有感而作的。词云:

浅水湾头浪未平,独柯树上鸟嘤嘤,海涯时有缕云生。欲织繁花为锦绣,却伤冻雨过清明,琴台曲老不堪听。

绀弩后来把“独柯树”的“独”字改为“秃”字,作为定稿。但我觉得还是原作较好,“独”字可以表现她死后的“寂寞”。

新诗人戴望舒有《萧红墓畔口占》四句,也颇脍炙人口。诗云: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海涛闲话。

另一位新诗人夏果则因戴望舒这一首诗而引出他的另一首诗:

漫长的十五年啊,海涛也诉尽所有的话语。而漫长的十五年,小树失去所踪,连“墓木已拱”也说不上了。放在你的坟头的——诗人曾亲手为你摘下的红山茶,萎谢了,换来的是弄潮儿失仪的水花!

诗中说的“十五年”,是从萧红下葬浅水湾那年开始算起的。一九五七年,萧红骨灰迁葬广州银河公墓。此诗就是为萧红的迁葬而写的。

萧红迁葬一事获得成功,得力于香港文化界的朋友奔走颇多。记得当时送骨灰坛子到广州的,是已故老作家叶灵凤。

笔·剑·书》_二十四、浅水湾头浪未平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笔·剑·书二十四、浅水湾头浪未平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