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童年滴答滴

司机搀扶去买菜

1

妈妈身边的各派阿姨、伯母,款款不同、各擅胜场。

她们的外型各式各样、脾气各式各样,持家的方法,当然也就各式各样。

比方说,以个子高著称的曾太太,持家就很严格,她家有牌局的时候,在她家帮忙的佣人特別辛苦。

像我小时候,家里要是有客人来打麻将,在茶水伺候的部分,充其量就是客人上桌時,把冲好茶的保温杯送上,开始打之后,每一两个钟头进来巡一巡,把保温杯撤进茶水间去,淡的添上茶叶、冷的添上滚水,如此而已。

唯一可以加点分,是我们家因为爸爸对“所有容器”都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迷恋,只要他看上眼的,不管是杯是盘,是烟灰缸還是痰盂罐,他都能不厌其烦的一买再买。

所以我们家在对客人茶水的伺候上,通常只能以“容器”取胜,茶杯和咖啡杯,不断的花样翻新、追求“突破”。

我就经常怀疑爸爸是很乐意看见一组四套的茶杯打破一件的。因为这样就凑不成一组四套,他就又有借口可以买新货色了。

我家除了“容器”之外,容器里装什么,倒是一点也不考究的。我到现在不懂品茶、不会选咖啡豆,都是因为“家教”。

就算保温杯,也有得考究,我记得爸爸有一次很兴奋的呈上一组四只银铁壳子的保温杯,要让打牌的客人用,结果不幸由妈妈这一桌试用,试用結果,妈妈发现四只保温杯的外表一模一样,客人一下搬搬位子就搞混了,非常麻烦,妈妈二話不说,当下从房里拿出洗不掉的指甲油,大笔一挥,在新保温杯上狠狠画上红艳艳的一、二、三、四。让新杯破了相。

2

有的人家里考究的是茶杯,有的人是考究茶叶,可以高个子的曾太太,考究的是茶温——

茶不热,在曾太太她家好像是很严重的事情,曾太太竟然要派一位在她家工作的娘姨,拿着滚水瓶,站在牌桌旁边,客人只要端起杯子喝一口茶,就在下一秒钟立刻把滚水添进杯去。

这当然会带给打牌的客人很大的压力,你喝一口,她就加一口,简直像在练少林拳、过十八铜人巷一样,谁会不紧张?

而且这很耗費人力,要是她家开四桌麻将,就要动员四名“茶温监察委员”,树一样钉在牌桌旁边,这么夸张的待客之道,确实独树一格,扬名立万了。

3

然而,曾太太持家之严,还有更有名的招数——

为了防范家里的厨子,在采买食物时,买少报多、买低报高,这位曾太太竟然用了釜底抽薪之计,日日御驾亲征菜市场。

家庭主妇上菜市场,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家里如果有三名以上伺候的娘姨,还坚持自己去买菜,就很“理所不当然”了。

我记忆中,妈妈这批朋友里自己上菜市场的,实在凤毛麟角。其中就以这位曾太太御驾亲征的排场最大,仿佛京剧里关公上场,前有牵马的马夫,后有扛刀的周仓。

每天早上八点,曾太太坐着她家的大轿车,由司机开着车,再带一名提菜篮的娘姨,浩浩荡荡,直奔满地污水,高高低低的菜市场。

听说有一次,曾太太在菜市场滑了一跤,跌坐在地,昂贵的旗袍浸泡污水中,司机赶紧伸手来扶,曾太太竟然认为司机是“臭男人”,“手太脏”,拨开司机的手,自己慢慢爬起来。

我实在記不得这八卦是如何传进我耳朵,存在我记忆里。

我只是有时候会把如此夸张的持家风格,跟我妈妈的风格比一比。

我觉得还是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从来不知道菜价是多少钱的妈妈,让我安心多了。

睡晚一点,马虎一点,这才像没落者的生命情调吧。

痛快日记》_童年滴答滴_司机搀扶去买菜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痛快日记童年滴答滴_司机搀扶去买菜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