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作者:刘超平最后,建议老人多与孩子交往,增进相互间的感情。有些孩子不是对老人敬而远之就是漠不关心,这往往是与老人交往甚少感情不深的缘故。

在与老人交往中,孩子常常要在父母的提醒下行事,非常被动,如给老人搬凳子

说“再见”等。为此,作为老人应平易近人态度和蔼,关心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交谈,缩短两代人的心理距离,不能因兴趣迥异而居高临下。对孩子只有“动之以情”,才能使其主动关心尊敬老人,自觉听从老人的教导,努力做老人心目中的好孩子。

第三,让孩子学会关照普通人。

父母要为孩子做出关照他人和真诚待人的榜样,同时教会孩子掌握基本的谈话技能,如介绍自己询问别人的情况表达自己的兴趣接受对方等。

无产阶级伟大导师列宁具有极强的人格魅力,他谦逊的风度与高尚的举止深得同事和人民的爱戴,这些良好品质首先得益于父母的精心教诲。

列宁的父亲是州国民教育视察员,非常重视子女们品德的培养。父亲以身作则地教导他们:要学会尊重他人,不论别人身份高低贵贱小朋友要是说话发音不准确,不要讥笑他,要帮助他纠正平时要多体谅别人,多替别人着想要乐于助人,给老人妇女让座别人帮了忙,一定要道谢自己有了错,也一定要请求别人原谅。正是在父亲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列宁从小便对别人以礼相待,真心相助。

列宁小时候经常到乡下外公家去玩,和贫苦的农村孩子们相处得如同和自己表兄弟一样亲密无间。有一次,他见到一位农民的大车陷到了泥里,不顾泥泞帮着把车推了出来,还把这位农民掉在地下的手套拾起来,恭恭敬敬地递过去,很尊敬地和人家交谈,最后还愉快地握手道别。

不论是老师朋友,还是纤夫洗衣妇,小列宁始终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他们。

他将这种谦逊真诚的本色保持了终身,即使已成为一名伟大的领袖,他也没有脱离群众,而且和工人农民土兵更加亲密。

列宁的父母以身作则地教导孩子,鼓励孩子们从多方面加强修养,努力成才,同时时刻注意引导他们发现缺点,改正过失,以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喜爱。他们在这一方面的教育方法与众不同:不是揭穿处罚孩子,而是启发他的觉悟,唤起他的良知,使他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内心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的斗争中反省自己并取得进步。

列宁的父母以身作则地教导列宁要关心他人,这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并取得世人尊敬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成就自己的事业。

正是父母的精心教诲,使列宁受到了众人的喜爱和拥戴,成为一位历史伟人。

第章:拥有爱心(11)

作者:刘超平本章测试:你的孩子有爱心吗?

测试中的句子描述着孩子们经常会表现出来的行为,并说明他们怎样以自己的言行关心别人的利益和感情。在每个句子后面的横线上写上你认为最能代表孩子目前水平的数字,然后将这些数字加起来,得到总分。

评分标准:5=完全符合4=符合3=基本符合2=不太符合1=不符合1?无须提示就会说出可以得到别人好感的和善的评论。

2?有人受到不公正或被轻视的待遇时,真诚地表示关心。

3?坚持与受到捉弄或冷遇的人待在一起。

4?善待动物,而且肯照顾那些遭受虐待的动物,或是对动物表示同情与关爱。

5?不图回报地帮助和安慰别人并与他们共患难。

6?拒绝参与侮辱威胁或嘲弄别人的活动。

7?注意别人的需要,并根据那些需要办事。

8?关爱需要帮助的人或处境艰难的人。

9?乐意做能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10?定期学习身边榜样中善良的关爱他人的行为。

总分结论:4050之间:恭喜你,你的孩子很有爱心。

3040之间:如果孩子的爱心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他将受益终身,也就是说你的爱心教育还要再加把劲儿。

2030之间:孩子在爱心方面有潜在的问题,可能你要反省与调整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1020之间:孩子在爱心方面存在着危险,也许你并不适合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建议你请教一下专业人士,相信他们会给你一些很好的建议。第二章保持诚实——赢得信任的基础诚实是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帮助孩子搞好学习的关键,因为实事求是与务实求真是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研究发现,孩子不诚实喜欢说谎的起初原因大都出在父母的身上,一是无意模仿父母或者受到了可以说谎的暗示二是为了逃避批评打骂,而父母又没有发觉,就等于奖励了“谎言”三是为了讨父母的喜欢而故意说谎四是将向往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的事情来说五是由于父母不信任,有意编造谎言。

教育孩子诚实的做法具体可以分为5个步骤。诚实最基本的表现是说真话,因此第一步是教育孩子说真话第二步是正确处理孩子的过失行为,只有处理得当,才能让孩子对犯错有个正确的认识,这样在他下次犯错误时就不用说谎隐瞒了第三步是如果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情,父母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给孩子树立一个知错就改的榜样第四步是帮助孩子养成勇于承认错误的好习惯,不隐瞒真情,敢于承认错误的孩子才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第五步是要掌握培养孩子诚实品质的一些技巧。通过这5个步骤的实行,能够有效地增强孩子的诚实品质,让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成为一个诚实可靠的人。?步骤一:教育孩子说真话第12节:保持诚实(1)

作者:刘超平17岁的拉尔夫回到家中,衣服上沾有血迹。母亲看到这一情况后吃了一惊,母性的本能使她迫切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但看到拉尔夫那双疲惫的眼睛和沉默的神态,她忍住了,只是把儿子喜欢吃的东西端上了餐桌。吃过晚饭后,拉尔夫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母亲端着一杯热奶走了进来。

“亲爱的,我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母亲把杯子放在拉尔夫的手中,慈爱而诚恳地说道。拉尔夫选择了沉默,在那一刻他考虑着到底怎样告诉母亲,是直言不讳还是撒谎。最后,母亲平常的教育在他身上发生了效果,他低着头,告诉母亲自己参加了群架,并请求母亲原谅。母亲柔声说道:“宝贝,我知道年轻人血气方刚,偶尔冲动也是可以理解的。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希望这样的情况以后不要再发生。不过你对我说了真话,让我非常欣慰。”

只有孩子说真话,父母才能知道他们究竟在想什么,从而才能适当地给孩子以鼓励引导帮助和劝阻匡正。要是孩子说假话成了习惯,他的行为就会变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很容易走上犯错误做坏事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教育孩子不撒谎说真话。写给父母通过4种方式教育孩子说真话人的一生都是在真与假的斗争中度过的,父母要认真引导孩子从小说真话,逐步培养孩子从小说真话的好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变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变成一种做人的宗旨,这样的孩子才是最有希望的,将来才可能有出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如果为孩子创造一个能保护和培养孩子说真话的环境,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说真话的好习惯,长大后也会成为一个正派诚实的人,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尊敬。因为一个人只有说真话相信别人对生活有信心,才会问心无愧地面对各种事情,也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理解。具体来说,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培养孩子说真话的好习惯。

第一,为孩子树立说真话的榜样。

父母自己首先一定要说真话,为孩子做出榜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撒谎

不作假,有什么说什么,说到做到,要让孩子看到父母是怎么做的,并让孩子懂得为什么不能撒谎说假话。有些父母在孩子不高兴或是自己很高兴的时候,常常会“哄”孩子,给孩子开空头支票,许下很多并不准备兑现的诺言。父母也许认为这些都是玩笑话,不值得认真,其实这样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留下“爸爸妈妈说话不算数”的坏印象,从而使家庭教育失去基础,因为不被孩子信任的父母是没法教好孩子的。

第二,鼓励孩子说真话。

第章:保持诚实(2)

作者:刘超平父母是孩子最信得过的人,孩子听到什么事情或是想到什么东西都会统统告诉父母。在这个时候不管孩子说什么,父母都要认真耐心地听完,即使孩子有些地方说错了甚至使我们不愉快,也不要吹胡子瞪眼发脾气,更不要应付糊弄孩子,而要亲切地跟孩子交谈讨论,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如果孩子因为说真话在外面吃了亏,父母应想办法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明确表示支持孩子讲真话,鼓励孩子做一个真诚的人。总之,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鼓励孩子说真话,这样才能让孩子把说真话当成一种习惯保留下来,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第三,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讲道理。

有些父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孩子的行为一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会严厉训斥甚至拳打脚踢。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严厉是对他们的将来负责,是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殊不知这种方式很可能会把孩子“逼”上满口谎言的绝路。在遭到父母无理教训时,很多孩子为了躲避训斥,往往会把一些真实的东西隐瞒起来,而以假话假情况假消息应付父母,报喜不报忧。所以,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适当,即使孩子确实因自己的原因出了这样那样的差错,比如学习成绩不好

与人打架乱花钱不守纪律等,父母也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讲道理,而不能以泰山压顶的方式粗暴地逼迫孩子,因为“高压”只会带来虚假。

第四,教育孩子每日反省自己。

孩子有时并不知道自己所认识的东西是错误的,也未必明白自己做错了事,他们用自己单纯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用自己天真的头脑去想周围的事物,难免不受到限制。因此,父母要有艺术地教会孩子学会发现错误。这样对孩子循循善诱,才能使他们认清方向少走弯路早日成功。

1891年12月17日,大文学家胡适出生于安徽绩溪上庄一个世代经商的家庭。

其父胡传是胡家第一位仕官学者。胡适不到3岁时,就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学写方块字,背诵三字经千字文,3岁后入家塾。直到1904年去上海求学,胡适在家乡受了9年的旧式教育。

父亲病逝后,母亲冯顺弟便担负起教育胡适的重任。冯顺弟十分敬佩丈夫的人品学问,受丈夫影响甚深,并将丈夫教给自己的论语章句学以致用。她以曾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鞭策和勉励胡适。每天临睡前,母亲就坐在床沿上,叫胡适站在床前的搁脚板上“省吾身”:今日说错了什么话,做错了什么事,该背的书是否已背熟,该写的帖是否写完。母亲督促胡适自省之后,又对儿子讲述父亲生前的种种好处,并勉励儿子说:“我一生只晓得你父亲是一个完全的好人,你要学他,不要丢他的脸。”

第章:保持诚实(3)

作者:刘超平每日晨光微露时,母亲就把胡适叫醒,催他快去上学。因为学塾的钥匙放在老师家里,胡适总是天蒙蒙亮就得先赶到老师家门口,轻轻地敲门。

听到敲门声,里面就有人把钥匙从门缝里递出来,胡适接到钥匙后立即赶到学塾先把门打开,然后坐下来读书,等待老师和同学的到来,天天如此。正是在母亲督促下的每日“省吾身”,胡适成了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并最终成为一代大文学家。?步骤二:正确处理孩子的过失行为冰箱里只有两个苹果了,妈妈已经吩咐过,琳达和弟弟亨利一人一个。琳达很快吃完了自己的苹果,弟弟还在花园里玩,他的那个苹果仍安静地躺在冰箱里。琳达站在冰箱前,一直考虑着要不要偷偷地把弟弟的那个也吃掉。最后,她打开冰箱门,拿出了那个不属于自己的苹果。就在这时,妈妈进来了,琳达赶快把苹果藏在了身后。母亲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没有说什么,只是拿着自己需要的东西又出去了。

做午饭时妈妈打开了冰箱,发现里边还躺着一个苹果,脸上露出了微笑。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把孩子最近的成果与他自己以前的成果相比较,而不是与别人相比较。如果孩子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他们几乎可以从所有的过失中学到益处。”“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包括很多方面,其中之一是父母以爱的方式处理孩子的过失行为。

写给父母通过两种方式正确处理孩子的过失行为第一,低声调批评教育孩子。

言语声调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工具,能表达人的思想和感情,声调不同会使听者产生不同的感受。用低声调批评孩子,容易缩短父子或母子间的心理距离,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减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世界球王贝利不满13岁时,曾和几个孩子一块学抽烟,被父亲看见了。贝利回到家里,父亲并没有发火,而是心平气和地低声问贝利:“亲爱的,你抽烟多久了?”

“我只吸过几次,是几天前。”

“告诉我,味道好不好?我没有抽过。”

“我也不知道,也许没有多大味道……”

父亲用更低的声调对贝利说:“你踢足球有几分天才,也许今后你将成为一名高手。要是你抽烟喝酒就踢不好球了。你想清楚,该如何办你自己决定吧。”

自从那次对话之后,一心想踢好足球的贝利再也不吸烟了。

孩子有缺点错误,父母对其及时批评教育,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有些父母大喊大叫,似乎不这样做就不足以产生威慑效果。其实,高声调的叫喊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加剧亲子间的紧张关系,收不到好的教育效果。有的父母认为自己是真心实意地疼爱孩子,随便喊几声骂几句无所谓,可是孩子并不这样理解,他们觉得高声大骂让自己很没面子,很没尊严。因此父母在批评孩子时最好放低声调,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受到尊重的基础上接受父母的教育。

第章:保持诚实(4)

作者:刘超平著名数学家苏步青9岁那年到县城读书,由于老师用地方话讲课,他听不懂,加上年幼贪玩,学习成绩较差。当时,学校有一位叫陈玉峰的老师发现苏步青灵活聪明,只是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他找来苏步青,语重心长地说:“你家庭困难,父母节衣缩食供你上学,你却贪玩而不好好学习,这么差的成绩对得起父母吗?”老师那低声调的问话惊醒了少年苏步青,从此他努力学习,在老师辅导下成绩很快上升,位居全班之首。后来,苏步青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中学,上了大学,留学日本,成了我国一代数学大师。

低声调教育孩子往往会获得出奇的效果,父母们不妨试一试。

第二,让孩子自己将事情处理好。

每个人都会有过失,都会有做事不当的时候,孩子尤其如此。过失能够教给孩子很多东西,是他们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孩子的过失也教给父母很多东西,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教育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女作家三毛生长在一个经济并不宽裕的家庭里,每月每个孩子只有一块零用钱,而且这一块钱也得由大人监督着使用,过年得的压岁钱父母要收去做学费和书钱。这种经济状况远远满足不了三毛收集糖纸的需要,有时看着漂亮的糖纸攒在别人手里,羡慕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有个星期天,三毛走进母亲的卧室,看见五斗柜上躺着一张耀眼的红票子——5元钱,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5块钱在当时相当于一个小学教师的月薪,有了它能够买很多糖纸。三毛的脚一点点地向票子挪去,当她挪到能够抓住那张票子时,突然听到有人吼了一声,吓得她打了一个哆嗦。但她很快定下心来,猛地伸手一抓,将红票子抓到手里,又将它捏成纸球,装进了口袋。

吃午饭时,母亲自言自语地说:“奇怪,刚才放在五斗柜上的一张5元钱怎么不见了呢?”姐姐和弟弟只顾吃饭,像没听见,三毛有点坐不住了,搭腔道:

“妈妈,是不是你记错了地方,或者你不是把它放在五斗柜上?”这一关过去了,但到晚上脱衣服睡觉时三毛害怕了,她怕母亲摸她的裤袋。当母亲伸手拉她的裤子时,三毛机灵地大叫:“头痛,头痛,我的头很痛。”三毛的这一手还真灵,母亲顾不上拉她的裤子了,赶快找温度计让她夹在胳肢窝里。当母亲和父亲商量着带三毛看医生时,三毛半斜着身子,假装呼呼地睡着了。

过了一天,三毛被拉去洗澡,母亲要脱她的衣服,这一次三毛应付的方法是哭。母亲见三毛不让自己给她脱衣服,便叫佣人来侍候三毛。在换衣之际,三毛迅速把5块钱从裤子口袋转移到手心里,在洗澡时她都死死地捏着那5块钱。三毛一面洗澡,一面策划着如何扔掉这个弄得自己坐立不安不能继续背下去的包袱。想了好长时间,她终于想到了一个自认为妥当的办法。

第章:保持诚实(5)

作者:刘超平刚出浴室门,三毛就跑进了母亲的卧室,将手里的钱扔进五斗柜和墙的夹缝里。次日早晨,三毛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惊讶地大叫:“哎呀,妈妈,你的钱原来掉在夹缝里了。”全家人相对一笑。聪明的母亲给三毛找了个台阶下,她说:“大概是风吹的吧,找到了就好。”后来姐姐和弟弟向三毛透露了一个秘密——他们都偷过家里的钱,父母也都知道,这一次父母也是在等着三毛自己把钱拿出来。三毛好后悔,原来一家人一直在观看自己演戏。

父母们都想知道怎样教会孩子们正确对待过失,关于这一问题,心理学家莱顿如是说:“讲述你自己曾经犯过的过失,承认过失,向孩子们解释为什么你会犯这个过失,告诉他们你下次将会怎样用不同的方法去避免重犯。”家庭问题专家恩说道:“告诉孩子们大胆尝试,出现失误不要紧。一个人第一次做某件事无不期望做得完美无缺,实际上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步骤三:要敢于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一天上午,母亲奥德瑞认为花瓶是儿子波恩打碎的,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将儿子训斥了一通。波恩虽极力辩解,奥德瑞就是不相信,还为儿子不肯承认错误而伤心不已。下午,邻居家的孩子抱着小猫过来道歉,说小猫爬上爬下把花瓶打碎了,请求奥德瑞的原谅。送走邻居之后,奥德瑞赶忙把波恩叫到了跟前,她抚摸着孩子的头发,柔声说道:“对不起,宝贝,妈妈错怪了你。妈妈现在知道花瓶是小猫打碎的,不是你,你愿意原谅妈妈吗?”

没想到波恩竟“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比刚才还委屈。奥德瑞慌了,捧着儿子的小脸说道:“宝贝别哭,是妈妈不对,妈妈向你道歉好不好?下次再遇到什么事情,妈妈一定会先调查一下的,决不会再冤枉你。”

奥德瑞接受了这个教训,以后再也没有盲目地批评过儿子。在这之后,波恩经常向人提起这件事,并且自豪地说:“一想到这件事儿,我就觉得妈妈特别好,自己特别幸福。”

如今社会上学会“道歉”的人已越来越多,甚至还出现了各种类型的“道歉公司”,这无疑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有不少人在家中却从不道歉,尤其是父母,更不愿向孩子道歉。其实,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不犯错误,不可能没有缺点。

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在长期的工作中也不可能没有缺陷或者没有感到遗憾的地方。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缺点或者错误“讳莫如深”,刻意地将自己“打扮”成完美的化身,在孩子面前隐瞒我们的错误,我们的“光辉形象”必将对孩子的未来产生严重的误导。因为孩子必然以父母为榜样,事事要求自己做到完美无缺,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深深自责,甚至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并且,父母在孩子面前隐瞒错误会让孩子产生误解,认为父母都可以隐瞒错误,自己也可以这么做,这样是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的。

第章:保持诚实(6)

作者:刘超平写给父母向孩子承认错误益处多不少父母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需要保持自己的“形象”与“威信”,因此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比如:有些父母明明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冤枉了孩子,或误导了孩子,还给自己护短,不当回事儿。这就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家庭教育之大忌,次数多了,父母就会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更不用说教育了。

实际上,父母如果从不向孩子承认自己的缺点过失,孩子就会产生“父母说的永远正确,但实际上老是出错”的观念,久而久之,对父母正确的教诲也会置之脑后。父母如果在做错事后总能郑重地向孩子认错道歉,孩子就会懂得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就会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尝到原谅别人的甜味。

比如当孩子“闯祸”后一些父母由于一时冲动,往往会对孩子进行不恰当的过重的批评或惩罚,事后又往往会后悔。这时,倘若父母能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补救自己的“过失”,就能引导孩子更好地发展。

被称为“西班牙王国上空的一颗光辉灿烂的巨星”的拉蒙。依。卡哈的成长,就说明了这一点。卡哈小时候调皮得很,13岁时用所学的知识造了门“真”的大炮,把邻居家的孩子打伤了,闯了大祸,被罚款和拘留。当他从拘留所出来后,身为大学教授的父亲把这个“顽童”着实训斥了一顿,并责令他停止学业,学补鞋子。后来,父亲越来越觉得这样的处罚过于严厉,孩子闯了祸是要管教,但不能因噎废食。一年后,父亲上补鞋铺接回了卡哈,搂着孩子深情地说:“爸爸做得不对,向你道歉。我不该因为你闯了一次祸就中断你的学业。从现在起,你就在我身边学习吧,你会有出息的。”从此卡哈潜心学习骨骼学,终于成为举世瞩目的神经组织学家,并荣获了诺贝尔奖。

有一次,著名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因心烦出手打了还不懂事的小女儿,恰好被次子立雕看见了。立雕挺身而出,批评父亲不该打小妹,并且“大义凛然”

地说:“你自己是搞民主运动的,天天讲民主,在家里怎么就动手打人呢?”闻一多一愣,沉思片刻后走到立雕面前,十分严肃地说:“我错了,不该打小妹,小时候父母就是这样管教我的,所以我也用这样的办法来对待你们。我现在知道这种方法是不对的,希望你们将来不要用这样的方法对待你们自己的孩子。”这样的道歉,无疑使父亲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

南京一位父亲在报上刊登了题为给儿子的“道歉信”的寻人启事:“看了昨天你给我的信,对我震动很大,反省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性格变得很暴躁,漠视了你的感受。在此,请接受我深深的歉意。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们像朋友一样说说心里话。看到这封信,就给我打电话,好吗?永远爱你惦记你的父亲。”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儿子看到父亲这封“道歉信”后,肯定会为父亲的自责反省与儿子平等对话的勇气所折服。

第章:保持诚实(7)

作者:刘超平实际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地犯错误并且不断地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取得进步的,所以,作为父母不妨坦陈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有一位母亲在教育孩子时,曾经多次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犯过的错误告诉孩子,并详细地分析主客观原因,尤其是分析自己的一些缺点在产生这种错误中所起的作用,其目的就是让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再和她一样,以类似的个人“缺点”犯同样的“错误”。

因此,一些父母认为“向孩子认错道歉会失面子,会失去权威”的担忧不仅是多余的,恰恰相反,父母学会向孩子“道歉”对教育子女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过失错误时,理当采取明智之举,勇于向孩子“道歉”,这样定会让孩子笑逐颜开。同时,父母的行为也为孩子树立了榜样,当孩子有错误时也会主动承认错误主动道歉。?步骤四:培养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的好习惯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聪明好动,对什么事情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

有一次,他为了试试自己的小斧头是否锋利,竟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

父亲发现后非常生气,厉声问道:“这是谁干的?”

华盛顿心里有些害怕,站在一边紧张地盯着父亲。过了一会儿,他鼓起勇气走到父亲身旁,满脸羞愧地说:“对不起,爸爸,樱桃树是被我砍断的,我只是想试试自己的斧子是否锋利。”

父亲看着他,问道:“你不怕我知道了会揍你吗?”

华盛顿勇敢地抬起头,说道:“可是,无论如何我也应该告诉您真相。”

听了华盛顿的话,父亲的怒气全消了,慈爱地对他说:“亲爱的,我很高兴你对我讲了真话,我宁愿不要1000棵樱桃树,也不愿听到你撒谎。”

教子有方》_第2章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教子有方第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