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第二章 平乱专家

气可鼓不可泄

胡林翼本来是要到吴文镕帐下效力的,可是他刚到湖北地界,吴文镕就已经战死了。湖北巡抚崇纶是吴文镕政坛上的死敌,胡林翼又是吴文镕要来的,吴文镕一死,胡林翼的处境可想而知,那就是要军火没军火,要粮饷没粮饷。

跟着胡林翼的这六百黔勇远离贵州,在衣食无着、粮弹不继的情况下,纵算胡林翼是战神下凡,也不是数万太平军的对手。

胡林翼进退不得,陷入了窘境之中。无奈之下,他只得向翰林院时的好友曾国藩求救。曾国藩虽比胡林翼大一岁,但胡林翼比他早一年考中进士,见了面,他还得喊胡林翼为前辈。早在京城时,曾国藩就为这位“胡前辈”的人望和才能所折服,两人可谓惺惺相惜,接到信便马上伸出了援手。

此时太平军已经渗入湖南,曾国藩答应解送的军火和粮饷无法北运,胡林翼遂率部撤往湖南,自此便实际归入了湘军,也就是曾国藩的指挥系统。

湘军从衡阳誓师出征后,曾国藩率主力在长沙正面与太平军交战,胡林翼则负责长沙侧翼,在平江进行防卫。虽是侧翼,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比正面还来得紧要,一旦太平军从侧翼打开缺口,不仅可直接兵临长沙,还能抄袭湘军后路。曾国藩派胡林翼防守平江,也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放在了对方手里。

驻守平江的不是正规军,只是平江勇。他们是平江本地的团练,从未经历过大战,听到太平军要来,都不知如何是好,直到胡林翼率黔勇到来,才稍稍稳住军心。

大战将至,胡氏兵法又要派用场了。

太平军也很重视这次侧翼包抄战,来犯兵马分十余股万余人。眼看敌人黑压压地开过来,众人心慌气短,问胡林翼是否要赶紧出击,胡林翼摇摇头,露出了神秘莫测的表情:“不用着急,老天爷会赏饭吃,我预料敌军马上就会后退,到时再追杀不迟。”

官兵们从上至下都半信半疑。依胡林翼的名气,不至于说大话谎话,可是平白无故地,你怎么知道太平军会后退呢,莫非用你那犀利的眼神吓退他们?

可是说来也怪,一个时辰不到,太平军真的退了,而且还是惊慌失措的溃退。跟着胡林翼打仗的平江勇起先都很紧张,不知道即将到来的正面厮杀会有多么凶险,万万没想到需要他们做的,真的只是一场无惊无险的追杀,当下都来了精神,大呼小叫地跃出战壕,向溃退中的太平军冲去。

原来胡林翼早就让黔勇主力抄击太平军后路。他的黔勇人数虽少,但跟随胡林翼在贵州征战多年,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太平军的出征序列是先锋强,后卫弱,自然吃不消黔勇的突然攻击。后军一乱,前军不知究竟,只会跟着乱,最后导致全军溃退。

胡林翼不让平江勇直接参战,是考虑到气可鼓不可泄,像平江勇这样从未经过历练的团练武装,只能打顺风仗,不能打逆风仗,所以只派他们参与追击战。

经过这一战,平江勇夺得很多旗帜枪炮,由此士气大增,后来成了湘军中极为重要的一支兵源。

在进入湖北之前,胡林翼的任务,或是在湘军的侧翼进行防护,或是在湘军的后方进行平乱,很少出现在正面,但正是因这位后防大将的坐镇,才保证了曾国藩无后顾之忧。

再优秀的后卫,都不可能像前锋那么耀眼。湘军自湘潭一役后,陆师中数得着的是塔齐布、罗泽南,水师中常提到的是彭玉麟、杨岳斌,很少有说到胡林翼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曾国藩兵败江西,石达开对湖北后方发起全面大反攻。

此前胡林翼已被任命为湖北按察使。在出省随曾国藩出征江西之前,他曾忠告湖北巡抚陶恩培:“省城不可守,宜迁治他郡。”武昌是不能守的,还是暂时把省会迁到别的地方去吧。

胡林翼多年平乱,对攻守形势有着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武昌虽被官军再次攻占,但这座城市历经兵火,城防早已是残破不堪,而且武昌周边从未能够完全肃清太平军,太平军一转眼工夫就可能杀来回马枪。

不料陶恩培不仅听不进去,还骂了胡林翼几句,认为胡林翼不过是一个副省级官员,迁移省会这样的大事是你能随便插嘴的吗?

陶巡抚如此自以为是,是他没有在西南任职的经历,不知道胡林翼这个平乱专家的名号不是白捡的。

胡林翼说了那句话后没多长时间,他的担忧便得到验证:太平军卷土重来,一直攻到武昌城下,陶恩培守着一座危城,果然是守又守不住,退又退不得。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_第二章_平乱专家_气可鼓不可泄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第二章_平乱专家_气可鼓不可泄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