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三章 用时间来熬

血途程征

开掉陈启迈,手上也有了点钱,曾国藩的处境终于有所改善。他在江西建立了火药厂和造船厂,内湖水师也逐渐恢复战斗力。在此后的鄱阳湖战役中,湘军水师一举击败太平军水营,并烧毁太平军船只一百多艘。

曾国藩开心了一下,但很快他就又笑不出来了,因为塔齐布死了。

塔齐布负责进攻九江,然而他在九江鏖战七月之久,始终被阻于城外,心情变得越来越郁闷,有一天返回军营便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后不治身亡,时年四十岁不到。

曾国藩在陆师中依恃的一直是塔罗组合,这是他的左膀右臂,塔齐布一去,便只剩下了罗泽南。

胡林翼向曾国藩请援的时候,正是曾国藩痛失大将,伤心不已的时候,而让胡林翼更想不到的是,在他发出请援奉折之前,罗泽南其实已经走在前往武昌的路上了。

主动回援武昌是罗泽南的主意,他知道胡林翼已经卡在那里了,他要是不去帮忙,就还得继续卡。

曾国藩起初并不愿意放罗泽南走。塔齐布去世后,所辖部队的战斗力也打上了问号,罗泽南及其湘勇成了唯一能让人放心的劲旅,从曾国藩的角度考虑,当然希望将罗泽南留在身边。

但是罗泽南说的,曾国藩又反驳不了。罗泽南说,湘军现在困守江西,就好像坐在瓮罐中一样,天天打仗,还是看不到外面的太阳,抓不到主动权。武昌则不一样,一旦得手,即可坐控江西、安徽两省,并进而切断南京的补给线。

罗泽南的方略是,陆师方面放弃进攻九江,转而集中力量回援武昌,水师方面则合力攻下湖口,以拦截太平军上下的船只。

曾国藩和罗泽南都是有大局观的人。认识到罗泽南言之有理,曾国藩不仅不再强留,还从塔齐布军中抽调精兵强将,与罗泽南原有的湘勇合并,组成了一支拥有五千多精锐的远征兵团。

幕僚劝谏曾国藩,说您赖以转战的主将,一共就塔、罗两个人,现在塔齐布不在了,罗泽南又要远征湖北,江西兵力异常单薄,万一出现差错,将出现无人可用的窘境。

曾国藩点点头:“我当然知道了。可是为东南大局着想,也只能如此。罗泽南说的是对的,假使我们都困守江西的话,长久下去不可能有出路,而只要把武昌攻下来,则天下大势犹可为,那样我虽困犹荣。”

也有人跟罗泽南讲,曾国藩势单力孤,你忍心抛下他这么走掉吗?

罗泽南的回答是:“如果老天不亡本朝,曾公必不会死!”

说虽是这么说,但罗泽南其实也担着很多心思。走之前,他对曾国藩千叮咛万嘱咐,让曾国藩不要贸然进攻,一定要等他攻克武昌,率军东下时再发动反击。

自湖口之战后,太平军到处渗透,湘军在湖北和江西已无法联成一线。罗泽南回援武昌,就必须通过太平军的控制区。在控制区内,集结的太平军有几万人,但都属于地方部队,战斗力一般,而且带兵将领的指挥能力也不强,与能征惯战的罗泽南站一起,马上就嗖嗖地被比了下去。

闻知罗泽南西进,石达开赶紧率三万人马追了过来。这三万人都是常年征战的野战部队,非普通地方军可比,石达开本人的军事才能也与罗泽南不相上下,两人早在湖口时就打得难分难解,当新的较量到来时,自然也是一场血雨腥风。

石达开利用数量优势,不停顿地使用包抄合击等战术,将罗泽南的侧翼部队几百几百地包围起来进行歼灭。湘军虽勇,但面对太平军的精锐,最后也就只能以一当十,没法以一当百,随罗泽南出征的塔齐布部属由于过于突前,首当其冲遭到围困,从战将到士兵几乎全部损失掉了。

继石达开追来后,韦俊也正率大批援军赶来,假使两军会合,将达五万之众,而湘军只有五千,且落败之后,士气大挫。如此一看,西征军不要说到达武昌的机会十分渺茫,就算是想安然撤回江西都变成了没有把握的事。

眼前是血途征程,罗泽南的处境变得异常险恶。关键时候,石达开却突然脱离湖北战场,掉头往江西去了。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_第三章_用时间来熬_血途程征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晚清帝国风云2·湘军崛起第三章_用时间来熬_血途程征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