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第二章 命运的傀儡

只有先谈一谈了

经过前面几次的较量,即便林则徐可以将错就错,不揭开真相,呈送假战报的广东水师也已有了自知之明,那就是自己的舰船没一艘合用。别看它们平时搞搞海岸巡逻,追追走私船,打打海盗还能凑合,要在海上跟人家正规海军作战,就等同于白给。

在此前提下,连林则徐也不得不承认,与英军“交锋于海洋,未必即有把握”。不过他转而想到,既然海上打不过这些洋鬼子,为什么不“诱擒于陆地”,把他们诱到陆地上来斗呢?

在被革职之前,林则徐采取的是一种“以守为战,以逸待劳”的古老战术,他特意对虎门炮台进行了检查和加固,力图以陆上炮台的优势来克服海上力量不足的弱势。按照林则徐的预计,英军只要敢登陆,有一个削一个,准保让他们鸡飞蛋打,连根毛都捞不着。

虎门是广州之门户,1841年1月,英军向虎门的第一道防线沙角炮台发起了进攻。

中国炮台所使用火炮,大多是明朝时的火绳炮,好一点的是经火绳炮改良的所谓“红夷大炮”,二者都是两三个世纪前的老东西了。这些火炮看上去体量不小,其实笨而无用,既瞄不准又打不远,在双方火炮对射时,根本就是你打对方不着,对方打你却一打一个准。

英军一直在现代战争中厮混,在战术上也已与中国军队拉开了长长的距离。登陆后,他们才不会傻乎乎地往火网里钻,而是直接就从炮台侧背摸了上去。

虎门炮台有一个致命缺陷,即防前不防后,侧背全空着,而且包括林则徐在内,也没人想到英军会出现于侧背。大家都想当然地认为,洋人之所以不会下跪,是因为膝盖不能弯曲。这些只能直着走路的英国鬼子,怎么可能想象他们如猿猴一样攀爬炮台呢?

可是英国兵就那样爬上了炮台,而且动作极其麻利,炮台很快就告失陷。

有人说,沙角之战时,琦善拒绝向虎门增派援兵,是战败的主要原因。其实当时琦善已向虎门调派了足额的兵力,交战时,中国兵勇超过一万人,每座炮台都给塞得满满的,后来者连脚都插不进去了。可是即便数量上占有这样的绝对优势,中国军队仍然遭到惨败,不仅丢掉炮台,而且死伤达七百多人,素以骁勇著称的副将陈连升战死。英军方面却仅有不到四十人挂彩,死亡一个也没有。

这一战让琦善大为惊骇。据清末笔记记载,琦善并不是完全不懂兵法之人,胆子也不小。在他后来被起用与太平军作战期间,完全称得上是一个督师有方的大帅。当太平军优势兵力逼近时,“众咸栗栗”,旁边的人都在发抖,而他仍然指挥若定,毫无慌乱之色,结果那一仗还打赢了。

太平军与清军,虽然也差着级别,但双方还够得着,看得见。英军与清军之间,只一个悬殊了得,琦善踮着脚,仰着头都看不清楚对方,不惊才怪。

既然还是打不过,那只有先谈一谈了。

林则徐在虎门销掉的那些鸦片,如今算是英国政府的财产,这些得赔,义律的开价是两千万两白银,但琦善只肯掏六百万。他可怜巴巴地对义律说:“我赔这些钱给你,不知道要给皇上讲多少好话,没准皇上一不高兴,还会重罪治我,而且我告诉你,其实皇上也拿不出这笔巨款,得靠我自己想法子另外筹措。”

爵爷当年请家庭教师的巨额学费真不是白花的,这么多的宦场生涯也没有白混,在谈判时,他给自己设计的角色定位,一会儿像是义律和道光之间的劝架人,一会儿又像是义律的中国朋友,横竖就不像一个正式的谈判代表。面对义律施加的压力,他始终保持着一副真诚无比、掏心掏肺的表情:“你开高价勒索我不要紧,辜负我一片苦心也没事,就怕我被弄走后,整个天朝上国再也找不到像我这样事事替你们着想的好人了,所以你一定要好好考虑其中的得失轻重才行。”

义律长年累月跟中国官吏打交道,哪个不是高高在上,又哪个不是妄自尊大,如琦善这般低调,而且口口声声替他着想的大吏真不多见,于是终于做出了让步:“六百万就六百万吧!”

谈判犹如做生意,起价高,还价狠,乃正常现象,可是足足三倍的差距,生意又好像不是这么做的,只能说,跟油头滑脑的爵爷在一起,英国绅士还是有些吃不消。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_第二章_命运的傀儡_只有先谈一谈了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晚清帝国风云1·鸦片战争第二章_命运的傀儡_只有先谈一谈了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