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下篇 英雄辞世,一世英名千秋万代

第二十三章 血浓于水

郑成功来到将军府外,惊呆了……

只见黑压压的一片人群,他们有的背着粮袋,有的挑着粮担,有的推着粮车,连乞丐都双手捧着一碗米来到了广场上。原来高山族首领和汉族长老阿山爷同人们一起献军粮来了。

郑成功激动得热泪夺眶而出……

台湾城内,郑成功与高级军事将领在新改为将军府的原总督府内商议建设台湾的事宜。

郑成功说:“现在我们肩负的任务是台湾的建设和稳定,现在台湾的行政管理要跟大陆一致,热兰遮堡改为安平镇,普罗文舍堡改为承天府,下设天兴、万年两县,陈参军。”

“末将在。”

“你拟第一号布告,任命杨戎政为府尹,庄文烈、祝敬为知县。”

“是。”

郑成功又说:“陈参军,请你拟第二号布告,严命我军严守纪律,不得侵占百姓财产,否则严惩不贷。”

黄廷来报说:“大将军,海峡没有民船,清人为了遏制我们,下了禁海令,我们没有办法征到粮食。”

郑成功浓眉紧皱,说:“传周全斌将军!”

周全斌来了,禀道:“大将军有何吩咐?”

郑成功对周全斌说:“周全斌将军,你率十艘战舰带着银两到南海上去想办法,碰到过往商船就设法购买粮食,不得有误。”

“末将遵旨。”

何廷斌、马信来到军帐,问郑成功:“大将军叫我们?”

郑成功说:“何先生、马将军,这十个金锭,由你们负责拿到山区农村去购粮,现在军粮十分紧张。为了稳定军心,你们一定要多想办法。”

“大将军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使命。”

何廷斌又说:“大将军,我人熟、地熟,我一定会想办法多征购一些军粮的。”

郑成功感激地说:“何先生,太感谢您了,您总是在我们危难之际给予大力支持。”

何廷斌说:“我们都是一家人,郑军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军不必客气。”

“好。那二位就动身吧,越快越好。”

忽然,下属来报:

“大将军,有几位士兵求见。”

“请也们进来。”

“大将军。”

郑成功抬起头来,见是几个和他一起久经征战的老兵,便问道:“是想家了吗?”

“不是。”

年长的一个禀道:“大将军,我们跟随您出生人死这么多年,我们不怕流血牺牲,现在吃不饱饭我们也无怨无悔。但我们不能容忍有的人贪污军粮,中饱私囊,让弟兄们挨饿……”

“啊,什么人如此胆大?”

“这……”

“说!”

年老的犹豫了一下说:“是杨朝栋将军。”

“杨朝栋?”

“是的,他用小斗克扣军粮,把军粮由他海上的亲戚偷运出去卖钱……然后……”

“啊!”郑成功听了,怒火中烧,额头青筋直冒,他用手捂着头,喘息着……陈永华进来见了,关切地说:“大将军,您又头痛了,您要保重啊,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您都不能太激动了。您可是台湾的希望啊!”

郑成功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说:“战士们来举报,杨朝栋居然敢在军粮紧缺的时候克扣兵士的粮食,拿去贪污了。你现在就去调查清楚。”

“是,大将军。”

郑成功又对陈永华说:“以后我们要开展军屯,自己种粮。你还要去准备粮种。”

陈永华钦佩地说:“大将军,您真是太英明了。我就边调查,边准备粮种。”

“好。”

英子和儿子阿台来了,她带领着城里的汉族商界用马车拉来了几车粮食。

英子说:“大将军,这是台湾商界给你们捐的粮食,请收下。”

“啊,谢谢,真是雪中送炭啊!不过你们也不容易,以后就不用捐了,我们自己会想办法解决军粮的。”

一老商人说:“大将军,您这可就见外了,军民是一家呀,你们要是不来,那我们只有倒闭了。”

几个粮商推着粮车来到郑成功面前。

一个年老的商人说:“国姓爷,我们是开粮店的。听到军粮紧缺,我献出一点给贵军,荷夷强迫我们交纳重赋税,要不是复台大军赶走了他们,我们的粮店也快关门了,这点粮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粮商又说:“我们决不发国难财,决不哄抬粮价。”

“太谢谢你们了。”

一个下属进来报告:

“大将军,高山族百姓要见您。”

“去。”

郑成功来到将军府外,惊呆了……

只见黑压压的一片人群,他们有的背着粮袋,有的挑着粮担,有的推着粮车,连乞丐都双手捧着一碗米来到了广场上。

原来高山族首领和汉族长老阿山爷同人们一起献军粮来了。

阿阳、阿云夫妇及女儿珊妹都挑着粮食来了。

郑成功激动得热泪夺眶而出……

“国姓爷,知道你们军粮缺乏,我们给你们送军粮来了。”

“啊,阿雄爷、阿山爷,高山族百姓,太谢谢您们了。”

阿雄首领说:“这是我们应该的,你们的战士为了赶走红毛鬼子,为了收复台湾流血流汗,现在怎能让你们饿肚子,我们高山族百姓就是自己不吃,也不能让我们的战士们饿着。”

阿山爷说:“国姓爷,听说你们军队要屯田了,我还给您挑选了最好的粮种。”

“太感谢了。”

陈永华握住阿山爷的手激动地说:

“太感谢您们了,阿山大爷,我还正准备去收粮种,大将军已下令要开展军队屯田呢!”

“好,我们高山族百姓愿意和你们一起军民屯田。”

郑成功激动地说:“高山族父老们,谢谢你们,我代表复台大军感谢你们送来的军粮,我们一定会保卫好台湾,建设好台湾。”

“国生爷万岁!”

“国姓爷万岁!”

就在这时,台湾城里的汉族百姓也扛着粮食来了。

“国姓爷,我们也来献粮了。”

城里来了许多老百姓,男女老少们,有的昔着米袋,有的抬着米篮,都献粮来了。

一个老妇手拿着一大碗米,由她的孙女扶着走了来,她颤颤巍巍地对郑成功鞠了一躬说:“国姓爷,我家虽然穷得揭不开锅,但听说郑军缺粮,我们就把仅有的一点粮食拿来了,国姓爷若不嫌少,就请收下。”

“啊,老人家,太感谢您了。”郑成功双手接下了老人手中的米碗,含着热泪说,“老阿妈,荷夷鬼子侵占了台湾三十八年,掠夺了台湾多少财富,你们被搜刮得如此穷苦。今后郑成功一定要和台湾人民一起建设好台湾,都过上好日子。”

“国姓爷,那我就给您跪下了……”老人扑通一下向郑成功跪了下去。

“国姓爷……”大家都向郑成功跪了下去。

郑成功心中大恸,他双手扶起了他们,哽咽着说:“大家请起来,请起来……”

围站在一旁的将士们,没有一个不感动的,都流着热泪走过去扶起了跪下来的老百姓,。

阿海大爷和渔村的渔民也来献粮了。

阿海大爷说:“国姓爷,我们没有种粮食,但我们有鱼有肉,就请收下吧!”

郑成功握着他的手说:“您已经为收复台湾立下大功了,太感谢你们了。”

千古英雄》_下篇_英雄辞世,一世英名千秋万代_第二十三章_血浓于水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千古英雄下篇_英雄辞世,一世英名千秋万代_第二十三章_血浓于水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