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附录

《留侯世家》译文

留候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祖父开地,在韩昭候、宣惠玉和襄哀王三代为相。父亲名平,在鳌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去世。他死后二十年,韩国被秦灭亡。张良由于年少,没有在韩国做过官。韩被秦攻占时,家里尚有三百家奴,他弟弟死去也无法安葬,于是他用所有的家财去寻觅刺杀秦王的刺客,为韩国复仇,因为他的祖父和父亲王世在韩国为相的缘故。

张良曾经在淮阳学礼,东游拜访仓海君,结识了一位力大无比的人,特地为他制作了一个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锥。秦皇帝东游时,张良与那位力士在博浪沙袭击秦皇帝,结果判断有误只击中了副车。

秦皇帝大为震怒,下令在全国搜捕,一定要尽快捉住这个要犯,这一切都是张良造成的。从此张良改名换姓,流亡隐藏在下邳。

张良曾在闲暇时漫步于下邳郊外的一座桥上,有一位衣衫破烂的老人,来到张良身旁,将他的鞋掉到桥下,他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给我拾起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殴打他,但见他是一位老人,终于强忍下来,还是到桥下将鞋给他拾了起来。老人又说:“给穿上!”张良已经为他拾起了鞋,又双膝跪下去给他把鞋穿上。老人伸出脚来让他穿,然后大笑而去。张良大为震惊,两眼望着他走去。老人走了大约一里路又转身回来,对他说:“你小子还可以教育!五天以后天将亮时,到这里来见我。”张良感到这人十分奇怪,跪下回答说:“是。”五天以后天刚亮,张良便来到桥边。老人却早已来到,他生气地说:“与老人相约,反而掉在后边,这是为什么?”他离去时说:“五天后你早一点来。”五天之后才刚刚鸡叫,张良便赶往桥边,老人又已经先来了,再一次愤怒地说:“为什么又迟到了?”他离去时又说:“五天后你早一点再来!”又过了五日,张良半夜便动身前往。等了一会儿,老人也到了,高兴地说:“就是应当这样。”他拿出一卷书简说:“读了它就可以成为王者的老师。十年之后必有王者兴起,十三年之后你小子可以在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我!”说完就走了,再没有说什么,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他。等天明之后张良打开书简来看,原来是一卷《太公兵法》。遇见异人授书,张良觉得这件事非比寻常,常常打开书来认真研读。

张良隐居下邳期间,喜欢结交游侠之士。项伯在杀人之后,也曾到张良这里躲藏过。

十年之后,陈涉等起兵反秦,张良也拉起了一支百多人的队伍。听说景驹在留自立为楚王,张良便率领队伍去投奔他,半道上遇见了沛公刘邦。刘邦正率领着几千人,在下邳以西扩张势力。于是张良便归属了他,刘邦拜张良为偏将。张良多次用《太公兵法》讲给刘邦听,他都十分接受,还常常使用其中的计策。然而张良又常给其他人讲,他们却不理解。张良说:“沛公真是上天所赐。”于是便决定追随他,不再去见景驹。

等到刘邦到薛城去见项梁,项梁拥立楚怀王。张良便对项梁说:“你已经拥立楚国之后为怀王,在韩国的各位公子中数横阳君韩成最有才能,你可以立他为韩王,多树立一点朋友。”子是项梁便派张良去请韩成,将他立为韩王。让张良为韩国申徒,同韩王一起率领一千多人往西去收复韩国土地,虽然攻占了几座城池,但很快又被秦重新夺回去,他们便在颖川一带来来往往地游动作战。

刘邦的队伍从洛阳南部向轘辕出击,张良引兵与刘邦会合,攻克了属于韩国的十多座城,打败了杨熊的军队。于是刘邦便命令韩成在韩都阳翟留守,他和张良一起南下攻克宛城,向西攻入武关。刘邦想用两万人的兵力去攻打峣关的秦军,张良对他说:“秦兵还十分强大,不可轻敌。我听说那里的守将是一位屠户的儿子,商人便可以用利去引诱他,希望你暂时留守,派人先行一步,准备好五万人的食物,并在各个山头插满旗帜,作为疑兵,派郦食其带上财宝去收买秦军将领。”泰将果然背叛,想联合起来向西攻打咸阳。刘邦准备接受,但张良劝阻他说:“这只是将军们想叛变,士兵恐怕不会服从。如果士兵们不服从就危险了,不如乘秦军松懈不备袭击他们。”于是刘邦便带兵袭击秦军,把他们打得大败。便北上蓝田,又打了一仗,秦军竟然被打败。刘邦率军直抵咸阳,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

刘邦进入秦宫,看到数不尽的宫室、帷帐、狗马、贵重宝物和宫女们,便想留下来住在宫中。樊哙向刘邦建议撤出宫去,刘邦不接受。张良对刘邦进谏说:“正因为秦王无道,你才能够打败他们进入宫中。你要想为天下彻底推翻暴秦,就应当身着俭素作为依靠。如今才刚进入秦宫,就安于宫中的享乐,这才真正算得上是帮助暴君残害百姓。更何况忠言虽然不好听,却有利于行动;良药喝起来虽然很苦,却对治病有好处。希望沛公能够听从樊哙的劝告。”于是刘邦便将军队撤回到霸上。

项羽率大军来到鸿门,准备攻打刘邦,项伯在深夜驱马来到刘邦军中,悄悄找到张良,想带他一道离开。张良对他说:“我是奉韩王之命辅佐沛公西征,如令形势这般危急,我逃走就太不讲义气了。”张良便去对刘邦将此事讲了,刘邦大为震惊说:“我该怎么办?”张良说:“你真是想背叛项羽吗?”刘邦说:“是鲰生向我建议守住关口不准诸侯入关的,这样便可以在秦的地方称王,所以我才听了他的。”张良说:“你自己估计能抵挡得住项羽吗?”刘邦默默地想了许久才说:“当然不能,现在有什么办法呢?”于是张良坚持要项伯与刘邦会见,项伯只好去见刘邦。刘邦设宴举杯为项伯祝福,并结为儿女亲家。还让项伯转告项羽,说刘邦并不敢背叛他,之所以闭关自守,完全是为了防备强盗窜入。等到项伯禀告项羽之后,这件事也就化解了,详情记录在项羽的纪事中。

汉元年的正月,项羽分封刘邦为汉王,封地在巴蜀。刘邦赏赐给张良黄金百谥、珠宝两斗,张良都将它送给了项伯。刘邦又命张良重金收买项伯,让他去请求项羽把汉中封给他,结果项羽也答应了,刘邦于是便得到了汉中的土地。刘邦率队伍到他的封地去,张良送他到褒谷的途中,刘邦让张良回到韩王那里去。临别时张良向刘邦献策说:“你何不将走过的栈道烧毁,向天下显示你不再回来了,以便使项羽放心。”刘邦让张良归去,他继续西行,边走边烧毁栈道。

张良回到韩王成那里,韩王成因为让张良辅佐了刘邦,项羽没有分封韩王成回到韩国为王,而是命令他随项羽东归彭城。张良对项羽说:“刘邦已经将栈道烧毁,他没有再出来的意思。”还写信向项羽报告,说北方齐王田荣反叛。项羽从此不再担忧西边的刘邦,开始出兵去讨伐齐王田荣。

项羽始终不肯让韩王成回到韩国去,只封他为候,最后还是在彭城把他杀了。张良从项羽那里逃了出来,从小道投奔刘邦。当时刘邦已经从汉中复出收复了三秦,重新封张良为成信侯,挥师东进攻打项羽。占领彭城以后,刘邦又败退出来。逃到了下邑,刘邦下马来坐在马鞍上问道:“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的地方暂时让出来,你以为让给谁有利?”张良回答说:“九江王黥布,是楚的一员枭将,与项羽不和。另一个人是梁的彭越,他与齐王田荣共同起兵反项羽,这两个人可以立即联络他们。在你的将领中只有韩信可以承担大任,独当一面。假使你想把这片土地让出来,就可以让给这三个人,那么就可以战胜项羽了。”刘邦于是派遣随何游说九江王黥布,另外派人联络彭越。后来北方魏玉豹反叛刘邦,刘邦派韩信率兵讨伐,一举攻下燕、代、齐、赵。但是最后打败项羽的,还是靠这三个人的力量。

由于张良体弱多病,并没有专门带兵打仗,时常作为谋臣策士,跟随在刘邦左右。

汉三三年,项羽将刘邦围困于荥阳,刘邦非常害怕和忧虑,他和郦食其商量如何削弱项羽的力量。郦食其说:“从前商汤推翻夏桀,仍然分封他的后代在杞。周武王伐纣,也分封他的后代在宋。当今秦王暴政不讲仁义道德,侵占了诸侯各国的社稷,吞灭六国之后,使他们的后代没有立锥之地。如果你真正能够重新分封六国的后代,全部颁发印玺,这样受封的君臣百姓必定都会对你感恩戴德,莫不向往你的风采仰慕你的品德,心甘情愿作你的臣仆。你的德行已经确立,就可以称王天下,项羽也一定会前来称臣。”刘邦说:“很好。赶快刻印,然后请先生前去颁发。”

郦食其还没有走,张良就从外面进来拜见刘邦。刘邦正在吃饭,便对他说:“子房快来,有人正在为我策划战胜项羽的计划。”便把郦生的话告诉了他,问道:“你以为怎么样?”张良问:“是谁人为你出的主意?你的大事就要坏在这个主意上!”刘邦问:“为什么?”张良对他说:“请把你的筷子借来比划一下。”然后对他说:“从前商汤讨伐夏而又敢于分封他的后代在杞,是因为他算准了能够制夏桀于死命,不会东山再起。今天你能制项羽于死命吗?”刘邦说:“还不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一个理由。周武王讨伐般纣王之后还敢分封他的后代在宋,是因为他有把握能得到纣王的脑袋。今天你能得到项羽的脑袋吗?”刘邦说:“还不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二个理由。武王占领殷商之后,表彰商容的故里,光耀囚禁箕子的地方,封比干的坟墓。如今陛下能封圣人的坟墓,表彰贤者的故里,光耀智者的门庭么?”刘邦说:“不能的。”张良说:“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三个理由。他们能将钜桥的粮食、鹿台的钱币分发给贫苦百姓,今天你能散发府库赐给贫苦百姓吗?”刘邦说:“还不可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四个理由。殷灭亡以后,武王改兵车为乘车,将兵器放倒,用虎皮盖了起来,用来表示天下不再打仗。现在你能禁止武装推行文治,不再用兵了吗?”刘邦说:“不可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五个理由。将马在华山的南坡放掉,以表示不再需要它。今天你能将战马当成无用的东西放掉吗?”刘邦说:“当然不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六个理由。将牛放在桃林的北坡,表示不再用它去运送军粮。今天你能将牛放掉不再运送军粮吗?”刘邦说:“不可能。”张良说:“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七个理由。再加上天下许多人离开他们的亲人,抛下祖坟,告别故园,跟随你打天下,日日盼望的就是那块封地。如果你重新恢复六国,封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的游士都各自回去事奉自己的主人,返回故园墓地,你又靠谁去夺取天下?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第八个理由。再加上当今没有比项羽更强大的,就是重新建立六国都比他弱小,仍然要屈从于他,你能让他们来臣服于你吗?如果你真正来采用郦食其的计谋,那你的大事就坏了。”刘邦气得把口中的饭都吐了出来,骂道:“这个无用的书生,差点坏了你爷爷的大事!”立即下令将印销毁了。

汉四年,韩信攻破齐国之后要想自立为齐王,这件事惹怒了刘邦。张良劝说刘邦,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劝告,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齐王信的大印,这件事记述在韩信的传记中。

这一年的秋天,刘邦追击项羽到阳夏之南,战事于刘邦不利而被迫在固陵坚壁固守,相约诸侯前来救援,但诸侯都久等不至。于是张良又向刘邦献策,刘邦采纳了他的计策,结果诸侯纷纷赶来救援。这件事记录在项羽的传记中。

汉六年正月,刘邦分封有功之臣。张良并未立下战场上杀伐的功劳,但汉高帝刘邦却说:“在军帐中出谋献策,使千里的战场取得决战的胜利,这是张良的功勋。让他自己在齐选择三万户。”张良却说:“我从下邳起事,在留会见皇上在是天意让我归属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并不时取得成功,我自愿分封到留在感到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分封。”刘邦便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这一年刘邦已经分封功臣二十多人,还没有分封的日日夜夜都在不停地争功,使分封很难进行。刘邦一天在洛阳南宫,从复道上望见许多将领都坐在地上谈话。刘邦问:“他们在说什么?”张良回答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谋反。”刘邦问道:“天下已经平定,为何还要谋反?”留侯张良说:“陛下从一个平民百姓起义,并以此夺取了天下,如今陛下身为天子,你所封的都是萧何、曹参等过去的亲友,而你所诛杀的都是你平生有仇和怨恨的人。如今将领和官吏不可能都得到了封赏,这些人不仅害怕陛下不能全都封赏,更害怕你怀疑他们平生所犯的过错被你杀掉,所以就聚在一起商量谋反。”刘邦忧虑地说:“怎么办才好呢?”留侯说:“陛下平生最恨的,又为君臣所共同知道的,最突出的那个人是谁呢?”刘邦回答说:“雍齿还在儿时就与我有仇,他曾经常欺侮我。我本来想杀掉他,但因为他战功很多,所以不忍心杀掉他。”张良说:“现在必须首先立刻封赏雍齿给群臣看,大家见雍齿都受到了封赏,那么每个人的心里都稳住了。”于是刘邦大宴群臣,当着大家封雍齿为什方候,还督促丞相和御史抓紧根据每个人功劳的大小进行封赏。君臣喝完酒出来,都高兴地说:“雍齿都能封侯,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

刘敬向刘邦建议说:“应该定都关中。”刘邦犹豫不定。他左右的大臣很多都是山东人,都劝刘邦定都洛阳,他们说:“洛阳东边有成皋,西边有殽龟,背靠黄河,面向伊水和洛水,它的安全有充分保障。”张良却说:“洛阳虽然有这样的保障,它的周围较狭窄,方园不过数百里,田土也不肥沃,容易四面受敌,这里不是打仗的地方。然而关中左面是二郩山和函谷关,右边也是陇山和蜀山,有千里肥沃的土地,南边又有富饶的巴蜀,北边胡地又盛产战马,凭借西北南三面固守,只有东面可以控制诸侯。如果诸侯安定,从黄河、渭河可以把全国的物资,通过水路运到京城;如果诸侯反叛,就可以顺流而下,把充足的军粮运往前方。这就是说凭借它的地理优势,真是一座坚固的城池和天然的府库,刘敬说得很对。”于是刘邦立即起驾,西去定都关中。

张良跟随刘邦入关。由于他生性体弱多病,开始服辟谷之药,静养修炼,一年多门不出。

刘邦想废太子,重新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引起了大臣的进谏和争议,没有得到坚决有力的支持。吕后十分恐慌,不知道该怎么办。有人悄悄对吕后说:“留侯张良最善于出主意,皇上也很信任他,可以请他想想办法。”吕后便派建成侯吕泽去请张良,对他说:“先生经常充当皇上的谋臣,现在皇上要废立大子,先生能袖手旁观吗?”张良回答说:“过去皇上多次在危急之中采用我的计策转危为安,如今天下太平,皇上以自己的爱憎想废立太子,那是他们骨肉之间的事,我们做臣子就是有上百人反对也不起作用。”吕泽一定要他出个主意,说:“请替我们想个办法。”张良说:“这不是能凭口说解决问题的。我看皇上也难以请动的,天下只有四个人,这就是被称为‘商山四皓’的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四个人年岁都高了,都以为皇上过去侮辱过儒生,所以逃到山中藏了起来,耻于当汉臣。但是皇上却对这四个人十分尊重。如果现在你真能舍得拿出金银财宝来,让太子写一封信,用谦躬的语言派上车去请他们,派上个能言善辩的人一定要请他们出山,或许能把他们请出来。他们来了之后,一定要待如上宾,每次公子上朝都让他们陪同,故意让皇上看见,皇上一定会感到奇怪问是什么人。如果皇上问起他们,一定知道四位是贤人,这就会大大地帮助太子。”吕后于是命令吕泽派人带上太子的书信,用最谦躬的话语和最丰厚的礼品,去迎接四位老人。四人来了,住在建成侯吕泽家里。

汉十一年,黥布谋反,刘邦病了,想让太子带兵去讨伐黥布。四位老人都说:“从来的皇上都会让太子留下,如果让太子去带兵,形势就危急了。”他们对吕泽说:“太子去带兵打仗,如果有功劳,太子处的地位对他不利;如果无功而还,那就会从此受到祸害。再加上太子所率领的各位将领,都是曾经跟随皇上打天下的骁勇之将,如今让太子去率领他们,和让羊去率领狼没有什么不同,都不会为太子出力,肯定不会打胜仗。我们曾听说‘母亲一定抱她喜欢的儿子’,如今戚夫人日日夜夜都守候在皇上身旁,常常把起王如意拖到皇上跟前,皇上说‘一定不能让那个不肖子居于我的爱子之上’,这说明他是一定要废立太子的。你何不赶快去请吕后找机会向皇上哭诉说‘黥布是天下闻名的一员猛将,很会带兵打仗,如今的各位将领都是和陛下平辈的故旧,如果命令太子去率领这些人,和让羊去指挥狼没有什么不同,决不会为他效力的,如果让黥布得到这个消息,他更会无所畏惧地挥师西进。皇上虽然有病,准备一辆很好的车子,安安稳稳地躺在上面,这样诸将没有敢不尽力的。皇上虽然辛苦一些,也使自己的妻儿得到好处。’”吕泽立刻连夜拜见吕后,转告了四皓的意见。吕后便找机会向刘邦哭诉,把四皓的意见都讲了。刘邦说:“我也知道太子一定不能当此重任,还是让我亲自去吧!”于是刘邦御驾亲征,命令群里留守京城,君臣都将刘邦送到灞上。张良虽然有病,也强支撑病体,赶到曲邮见到皇上说:“本来我应该跟随你去才是,但是我病得很重。黥布率领的楚军十分凶狠,希望皇上一定不要和他们硬拼。”同时他又向刘邦建议:“应该任命太子为将军,监督关中的军队。”刘邦同意了他的意见,对他说:“你虽然有病,还是请你强支病体辅佐太子。”那时叔孙通担任太傅,张良行使少傅的职责。

汉十二年,刘邦镇压黥布的叛乱后率兵归来,这时他的病更重了,愈加想废立太子。张良劝阻,他仍然不听,张良本身也有病就不管事了。太傅叔孙通说古道今,以死相争保护太子。刘邦虽然表面答应,心里还是想废太子。一次皇上宴请群臣,太子在坐,四位老人辅佐太子,年纪都已经八十多岁了,头发和眉毛都全白了,穿戴的衣帽都很有气派。皇上见了非常吃惊,问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四位老人上前答话,通报了各自的姓名,他们是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刘邦听了大吃一惊,说:“我找你们好几年了,但老先生们一直逃避我,今天老先生们为什么又自己来追随我的儿子?”四位老人都说:“陛下从前看不起读书人还要嘲笑他们,我们不愿受这种侮辱,因为恐惧而逃亡隐居起来。我们私下听说太子为人讲究仁义十分孝顺,对读书人尊敬爱护,天下的人都伸着脖子愿为太子去死,所以我们投奔太子来了。”刘邦只好说:“劳烦各位老先生好好教育和照顾太子。”

四位老人为皇上祝酒后随太子离去。刘邦看着他们离开,然后召来戚夫人指着四人的背影对她说:“我本来想废立太子的,但有这四个人辅佐太子,他的羽翼已经丰满,很难动他了。吕后已经真正掌握了主动。”戚夫人哭了起来。刘邦说:“你为我跳个楚舞吧,让我为你伴唱一只楚歌。”他放声高唱道:“鸿鹄高高飞翔,一飞就是千万里。它的羽翼已经丰满,可以自由地在四海飞翔。自由地在四海飞翔,又能够将它怎么样?我虽然也有弓箭,又如何能射中它!”唱了几遍,戚夫人已泣不成声,刘邦起身离去,盛宴终止。刘邦最终不能废立太子,完全是因为张良推荐招来四位老人起了作用。

张良跟随刘邦平息了代地的叛乱,用奇计攻克了马邑,又劝刘邦立萧何为相国,经常和刘邦商讨大大小小的事情,由于不关系天下存亡,所以没有存录。张良自己评价自己说:“我家两世为韩国宰相,韩国灭亡之后,不留恋万贯家财,为韩国复仇不畏强秦,令天下振动。后来用三寸之舌为帝王当军师,分封万户,位列侯爵,这是一个平民书生的最高荣誉,对于我张良来说已经感到最大的满足。我如今愿意抛弃人间的闲事,想追随神仙赤松子云游。”于是开始学辟谷不食人间烟火,修身炼道。刘邦病逝后,吕后重视张良的才德,强制他重新食人间烟火。吕后说:“人生一辈子,就像一匹白马从缝隙间一闪而过,何必这样自己折磨自己!”张良不得已也吃些食物。

张良当初在下邳圮上接受那位老父赠送他的《太公兵法》,十三年后他跟随刘邦路过济北的时候,果然在谷城山下见到了黄石,他把它带回去当珍宝奉伺。张良死后,将黄石与他葬在一起。后人上坟祭祀,都要叩拜黄石。

张良的儿子不疑,承袭留侯爵位,孝文帝五年因犯法被废除。

太史公司马迁评价说:许多学者都否定鬼神的存在,也有人承认有精怪药物。就像张良遇见的老父授书这件事,也是非常奇怪的事。刘邦多次陷于绝境,很多时候都靠张良神奇的计谋解救,难道说不是天助吗?刘邦说:“在军帐中指挥谋划,取得战场上的胜利,我是不如张良的。”我以为张良这个人一定长得身材魁伟,后来见到了他的画像,他的体态容貌还真像个女子,难怪孔子说:“如果仅仅从相貌去评价人,就像子羽的相貌和德行相反一样,会造成失误。”张良也是这样。

谋圣张良》_附录_《留侯世家》译文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谋圣张良附录_《留侯世家》译文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