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七章 真金崭露头角

诸事不断中,时光悄然流入中统四年。

这一年的五月九日,忽必烈接受刘秉忠的建议,将开平府更名为“上都”,置上都路总管府。同时,诏立为百姓治病的“上都惠民药局”,升宣德州为宣德府,隶上都。至此,忽必烈正式开始实行两都巡幸制。

中统四年十二月,忽必烈赐封真金为燕王,守中书令。中统五年五月,真金又兼判枢密院事。

同年七月初五,穷途末路的阿里不哥在政权分崩离析以及众叛亲离的绝境中率众来降。

上都宫城内的水晶殿流光溢彩,气氛訇然。这天一早,忽必烈容光焕发,身后簇拥着文武百官,怯薛、侍女分列两旁,歌伎乐工各就各位。因为再过一刻钟,忽必烈就要在水晶殿内召见与自己对抗了足足五年的亲胞弟阿里不哥,接受他的投降,并安排他的归属。

真金一直候在大殿之外,他坚持在这里迎接七叔。忽必烈知道真金素来与他七叔感情深厚,心里反觉安慰。

按照祖宗惯例,罪人但凡服罪,肩上要披大帐的门帘入见。当阿里不哥披盖着大帐的门帘出现在真金面前时,真金立即迎上,以子侄大礼见过阿里不哥。阿里不哥伸手扶起真金,注目端详,内心深处百感交集。五年的时光,真金已脱尽了少年的稚气,越发显得形容端肃、仪表堂堂。是啊,无论阿里不哥心中对忽必烈有何感想,真金却始终是他的好侄儿,否则,在他派阿兰答儿扩军漠南之际,他就不会反复叮嘱阿兰答儿,要他无论如何不可伤害真金和四嫂察必。

“七叔……”真金叫了一声,哽住了。

“去通报吧。”阿里不哥沉沉地说道。现在,这样的场合,毕竟不是倾诉离情的时候。

“好。”真金顺从地退去。

不多时,忽必烈传旨阿里不哥入见。阿里不哥的身后,紧跟着阿速带等宗王和以阿兰答儿为首的亲信。这些人都被五花大绑着,只有阿里不哥一个人保持着相对的自由。

忽必烈借着水晶殿明亮的光线细细打量着他那又黑又瘦的幼弟,藏在内心的手足之情使他一时心意难决。

阿里不哥跪伏于地,默默地流着泪。忽必烈叹了口气,走下丹墀,将阿里不哥扶起:“我亲爱的弟弟,你现在觉得,在我们的这场纷争中究竟谁对了呢?你还是我?”

阿里不哥不假思索地回答:“当时是我,现在是你。”

“那么,你是否还在怨恨我呢?”

阿里不哥苦笑了一下:“一切都已过去。何况,我现在是你的手下败将,这样的感觉岂是一个‘恨’字可以涵盖?我不恨你,真的。我只恨自己没有天子之命。”

“不是这样的。弟弟,你似乎仍然不明白,你并非败给了我,而是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蒙古习惯法败给了我所推行的新法。在我们兄弟拥兵对垒之初,你我的力量对比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但是,五年后的今天,你却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来承认自己的失败。我懂你忠诚于祖宗之法的决心,然而,我们所统治的毕竟是一个日益庞大的帝国,倘若不具备‘祖述变通’的勇气,而只是一味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我们又怎么可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阿里不哥执拗地沉默着。此时此刻,他确实已经没有任何争辩的欲望。

忽必烈挪动了一下隐隐作痛的右足:“好了,弟弟,你还是坐下说话吧。我知道你不会那么容易服气的。”

真金急忙去搬了一张椅子放在离御座较近的地方,阿里不哥却跪伏不起。

“起来吧。”忽必烈又说了一遍,“胜败乃兵家常事。只是有的失败可以挽回,有的失败却是致命的。你说是吗?我的弟弟。”

阿里不哥觉得这话有理,点了点头。

这时,人群中产生了一阵轻微的骚乱。被阿速带处死其兄长的一名将领,几步冲到阿速带近前。“你杀死了我的兄弟,我要以血还血!”他怒吼。

阿速带平静地看着他,一言不发。

忽必烈摆手制止了这名将领的鲁莽行为。

“那时各为其主,阿速带只是做了他该做的事。朕想,还是等我们每个人都冷静一些再来处理这桩棘手的事件吧。”

老于此道的宗王塔察尔已然洞悉了忽必烈真实的心意,他站了起来,面向众人说道:“忽必烈汗一向以仁慈为怀。依老夫之见,今天难得兄弟团聚,过去的事情且待来日再议,今日大家只管宴乐歌舞,庆祝团圆。”

塔察尔的提议正中忽必烈下怀。他很清楚,倘若他和阿里不哥再僵持下去,只会让彼此都很难堪。不管怎样,他与阿里不哥毕竟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分分合合走到了一起,也算是家族的一桩幸事,他并不想让事情闹得不可收拾。

塔察尔扫视了阿里不哥及其随行一眼,泰然一笑。“就让阿里不哥与宗王们同坐、同饮、同乐吧。”

塔察尔作了个手势,霎时,大殿上鼓乐齐鸣……

次日,忽必烈再次升殿。他向安童作了个手势,安童明白这是大汗要他对阿里不哥叛乱一事开始审理了。

“当年,蒙哥汗在世时,从没有人想过要违抗他,更别提会发动叛乱来反对他。可现在,七王爷阿里不哥却这样做了。”安童字斟句酌地说着,语气很缓慢,却每个字都直入人们心扉,“大家都清楚,在当时的环境,谁若怀有叛乱的动机,就会受到最严厉的惩处。你们这群人引起了这样一场完全可以避免的战乱,致使生灵涂炭,经济衰落,国家遭殃,巨额的战争经费更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多少无辜的人死于非命,请问七王爷,你和你的追随者可知罪?”

“是啊,我们为什么不回答忽必烈汗提出的问题?”阿速带轻蔑的目光扫过哑口无言、呆呆站立的诸王和贵族们,“当年,难道不是我们拥戴七王爷阿里不哥登上汗位的吗?难道不是我们这些人希望有一天七王爷能带领我们去坐拥天下吗?现在,我们为什么都哑巴了?是不是因为该我们领罪的时候我们都起了贪生之念呢?如果不是,就让我们这些真正的罪人站出来吧,站出来,勇敢地承认我们的罪行,然后,用我们的鲜血去洗刷七王爷的冤屈。”

阿速带的这番自白显然出乎所有人的意外,忽必烈表情奇特地望着他的这位亲侄儿,内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感动。阿速带或许是蒙古习惯法的忠实拥护者,却没有任何野心和欲望,在他高尚的灵魂深处只有信义,只有忠诚,阿里不哥居然拥有这样的一份信义和忠诚,这是他的幸运。

“是,阿速带王爷您说得对,是该有个人站出来承担所有的罪责,但这个人不是您,而是我——阿兰答儿。究其原因,或许只能归结为我的心比任何人都更忠于祖宗之法,因此,我从不喜欢现在的忽必烈汗,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个异化了的蒙古人,而不是真正的成吉思汗的子孙。七王爷却不同,他与蒙哥汗一样,是我心目中崇敬的真正的英雄。在这里的这些人都可以作证,七王爷原本对于是否登极还有所犹豫,是我通过一个蒙古寓言故事告诉他要做什么就决不能半途而废,应该勇往直前。就这样,七王爷终于下定了决心。一切过错皆因我的鼓动而起。我应该下地狱,愿意去死,但我不希望因为我的过错连累受我蛊惑的君王。”

大殿之上响起了一片交头接耳的“嗡嗡”声,忽必烈并不去阻止,唯将目光久久停留在了阿速带疲倦的脸上。阿速带,蒙哥汗的儿子,也许是秉承了其父的特质,他为人忠耿无二,智勇双全。为了给阿里不哥争取一条生路,他可谓煞费苦心。更难得的是,为了比性命还要珍贵的荣誉,阿兰答儿同样视死如归。阿里不哥啊阿里不哥,但愿你能永远记得他们为你所作的一切。

审判按照法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最终,阿里不哥的十个主要亲信被处死,其中就有阿兰答儿。诸王和贵族们对阿里不哥和阿速带审判的结果,宣布他们有罪。

忽必烈权衡再三,决定向全国颁发诏书,公开披露了这一事件的真相。安童将诸王贵族形成的一致意见呈报给忽必烈,呈文用蒙古族最喜欢使用的诗歌形式写成:“我们该如何看待阿里不哥和阿速带的罪行呢?看在忽必烈汗的面上,我们一致同意赐他们活命!”忽必烈正中下怀,当即御笔一挥,上书两个鲜红大字:准奏!

蒙古帝国3·煌煌盛世》_第七章_真金崭露头角_贰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蒙古帝国3·煌煌盛世第七章_真金崭露头角_贰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