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第六章 雄风·烈马·号角

千真万确,泰亦赤惕的营地确已空无一人。

昨天夜里,塔尔忽台收兵回营后一直坐卧不宁。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出一些零散的可怕的境头:高举的战旗,逆转的风雨,成吉思汗中箭后屹立不倒的身姿……他急召部将商议对策,结果大家一致要求暂避蒙军锋芒,待回老营再作打算。塔尔忽台接受了这一建议,当即传令连夜拔营。

成吉思汗从榻上撑起了身体。由于牵动了伤口引起了剧痛,他下意识地咬住了嘴唇,一张因失血过多而变得蜡黄的脸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大汗!”哲列莫知道成吉思汗急于追赶逃跑的敌人。

成吉思汗似对哲列莫说,又似自语:“敌人不会逃得太远!从他们只将空奶桶抛下的情况看,他们必定带有繁重的辎重,只要我们派轻骑前去,定能追上他们。”

“由我去就可以了,您不能……”

“没事,我没事,你跟我来。”

成吉思汗刚刚踏出帐门,便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博尔术在歼灭篾儿乞部引军回营途中,正遇仓皇逃遁的泰亦赤惕部,双方经过一场厮杀,塔尔忽台力不能敌,丢下大部分辎重和部众,只带些残兵败将逃回老营。目前,博尔术正押解着篾、泰两部的俘虏及财产向斡难河方向赶来。接着,木华黎处也传来喜讯:他和术赤顺利完成截杀札木合的任务,正在回营途中。

捷报频传,全军将士欢呼雀跃,整个军营洋溢着喜庆和欢乐的气氛。

当天,成吉思汗命令就地宿营,等待木华黎前来会合。

第二天,博尔术、木华黎先后率部返回,三路人马在斡难河畔顺利会师。众将闻知大汗中箭受伤,皆赶到成吉思汗帐内探视慰问。成吉思汗正与众人言谈甚欢,这时,侍卫来报,帐外有位老者求见。

成吉思汗在众将的陪同下来到帐外。尽管二十四年的时光已将黑发催白,成吉思汗仍然一眼认出来者正是他少年时代的救命恩人、朝伦的父亲锁尔罕。

他急忙抢步上前,大礼参拜:“铁木真拜见恩人。”

锁尔罕忙不迭地搀起他:“不可,不可!大汗莫要折杀我锁尔罕啊。”

成吉思汗握住了老人的双手:“老人家,您身体可好?”

“好。托大汗的福,硬朗得很。”老人笑眯眯地回答,眼睛里已是泪光闪闪。年少的铁木真曾发誓要报答他们全家的救命之恩,而他此次举家来投,却绝非要图什么报答。他思念阔别已久的儿子朝伦,何况泰亦赤惕已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时光如流水,最让老人感到欣慰的是,铁木真的的确确变成了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一眼看到老人身后站着一位英姿勃发的青年将军,他以为青年是老人的什么人,便微笑着问道:“这位是……”

锁尔罕急忙介绍起来:“他叫只尔豁阿台,是泰亦赤惕部有名的勇士和神箭手。他特意请求同我一起来拜见大汗,想从此在大汗帐前效力。”

说到这里,老人推了推只尔豁阿台,要他拜见成吉思汗。只尔豁阿台纹丝不动。他的沉默似乎意味着一种思索,一种抉择。

“你没有话要对我说吗?”成吉思汗温和地问。说真的,才看一眼他就喜欢上了这个不卑不亢、目光如炬的青年。

“有。”只尔豁阿台昂起头,坦率地回道,“我必须告诉您,那日两军阵前,将您射伤的那个人就是我。”

“哗——”仿佛听到一声号令,成吉思汗的侍卫抽出兵器,将只尔豁阿台团团围定。只尔豁阿台泰然自若地环顾着他们,嘴角噙着一丝冷笑。

成吉思汗摆摆手,侍卫们不情愿地退至一边。成吉思汗向只尔豁阿台走近一步,不紧不慢地问道:“你既射伤了我,为何又来投奔我?”

“我对大汗的威名素有耳闻,尤其在不久前的大战中,我亲眼目睹了大汗一往无前的雄姿,更从心里敬仰您坚强如铁的意志。在战场上,我们是敌人,我为主尽忠,并不认为有什么错。对于那一箭,我至今不后悔。”只尔豁阿台平静地回答着成吉思汗的问话,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

“你既有‘神箭手’之称,为何那一箭射偏了?”

“不是我射偏了,是长生天在护着您。我的箭离弦的瞬间,您恰好偏了一下头,否则……您又怎么可能站在这里?”

只尔豁阿台的话激起了不少将士的反感,但成吉思汗依旧不动声色。“那么,你又为何不继续为主尽忠了?你难道不知道一个人应该全始全终吗?”

“那是指对值得的人。骏马需要好骑手!对于我家主公,我尽忠已毕,该为自己寻条出路了。”

“什么叫‘尽忠已毕’?”

“这点您可以问问博尔术将军。若非我引兵拼死挡住了将军的追兵,塔尔忽台首领如何能够顺利脱险?”

“我不明白,究竟是什么让你改变了追随塔尔忽台的初衷呢?”

“他不是我理想中的明主。当初选择了他我已经错了,我不想一错再错。”

“谁又是你理想中的明主?”

“您!”

“何以见得?”

“从您平素的所作所为,从您在战场上指挥若定的风范,从您手下将士视死如归的豪情和号令如一的军威,我认定您才是值得我终生追随的明主。”

只尔豁阿台的一番话渐渐消除了蒙军将士的敌意,他们开始以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位年轻的敌将了。

成吉思汗再一次试探:“你就不怕我报那一箭之仇吗?”

“我考虑过。大汗如若杀了我,不过是污了巴掌大的一块土地。倘若大汗饶我不死,今后我将为您横断白水,踏碎黑石,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成吉思汗从心底里认可了只尔豁阿台——不是为他的一番豪言壮语,而是为他襟怀坦荡的男子汉气概。他向众人说道:“身为敌人,难免希望隐瞒自己的敌对行为,他却能据实以告。这样的人是可以做任何人的朋友的。只尔豁阿台,从今往后,你就做我的伴当留在我身边吧。”

直到这一刻,只尔豁阿台那凛然挺立的身躯才像被火熔化一样,跪伏在成吉思汗的脚下。成吉思汗伸手将他扶起,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只尔豁阿台,为纪念我们的相识,我想给你改个名字,你意如何?”

“请大汗赐名。”

“我们一箭之交做朋友,你以后就叫‘哲别’吧。”

“谢大汗。”

“哲别”乃“箭”之意,从此,这位名为“利箭”的将领在成吉思汗麾下,东征西伐,横扫敌阵,所向无敌,成为蒙古历史上著名的常胜将军,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征服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

蒙古帝国1·狼性征服》_第六章_雄风·烈马·号角_叁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蒙古帝国1·狼性征服第六章_雄风·烈马·号角_叁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