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七十八章 娶妻应如斯

“我并没有意思要当皇帝,我想当的是执金吾。”即位时,光武帝常对近臣说这句话。

执金吾是负责维持首都治安的长官职名。

金吾是一种对祛除不祥极有灵力的鸟。往昔天子出巡时,都有手执金吾金像的开道者。汉武帝时代起,开始以“执金吾”(手执金吾者)称呼首都治安长官。

灵鸟像后来改为两头镶以黄金的铜棒,而执金吾的制服,则为文武百官中最为华丽者。以捕捉盗贼为职务的执金吾,是想以“样貌”压制不法之徒吧?

以制服为憧憬对象——这个现象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光武帝在年轻时代也曾憧憬执金吾所穿的华丽衣裳。执金吾率领的部下是一种仪仗队伍,挑选的都是身材高挑容貌出众的年轻人,同样穿着华丽制服。

“当官就当执金吾……”

光武帝念念有词地说到这里后噤住。他是还有后话的,但不便公开地说。

一般而言,男人的毕生愿望在于飞黄腾达,并且以美丽女性为伴侣。光武帝在心里自言自语道:“娶妻就娶阴丽华……”

阴丽华系南阳郡新野县人。阴家乃当地名门,父亲于她七岁时去世,所以由母亲养育。阴丽华以貌美闻名,据说,年轻时候的光武帝只窥看一眼就爱上她了。

“要是能娶那样的美女为妻,该多幸福……”

他边叹气边摇头。

光武帝是小心翼翼的人,如此迷恋一个女人却不敢开口求婚。这样的作为完全反映出他的性格。

于昆阳击破王莽军后,他认为自己应该已有娶妻的资格,因而娶阴丽华为妻。光武帝当时二十九岁,她则十九岁。

乱世新婚夫妇当然不可能充分享受新婚气氛。光武帝在兄长刘縯因其才干遭人妒忌、被更始帝亲信杀害后,又以宣抚河北为借口,被逼走北方。他因而被迫告别娇妻,只身前赴任地。

光武帝在河北的苦斗情形如前所述,他开始走运是在攻破邯郸王郎一派后。而之所以获得大胜,同为皇族的真定王刘杨率领十万兵投靠过来是最大原因。

“你娶我的外甥女儿如何?”

恩情如山的刘杨提出这件事情时,光武帝实在不便拒绝。倘若在刘杨指挥下的十万大军于此时离开他的阵营,将是极大致命伤。还好,一夫多妻之事在豪族之间尚属普遍,光武帝便不再犹豫。

“承情之至。”

他一本正经地回答道。

真定王之姐嫁给一个名叫郭昌的人。郭昌原本是地方首富,后来将无数田地宅邸等财产让给异母弟弟,因此获得“义人”美名。

前代真定王刘普(景帝第七代孙)就是看上这一点,所以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这对夫妇后来生下一个名叫圣通的女儿,而义人郭昌却于不久之后去世。

身为叔叔的刘杨怜悯丧失父亲的外甥女,于是要光武帝娶她。说起来,光武帝与丧父之女特别有缘,因为阴丽华和郭圣通的情形都是如此。

一夫多妻尚无不可,光武帝即位后,于立场上非立皇后不可。而皇后是只许一个人当的。

“我是很想立你为皇后的,可是……”

光武帝露出他优柔寡断的性格说。

如昆阳之役那般必须孤注一掷时,他是会有极大决断力的,但平时的他什么事情都拿不定主意。

倒是他的妻子帮他下了决定。

“如果没有郭圣通的舅舅做你的后盾,你不是会有困难吗?”

“事实确实如此。”

“那你还有什么好考虑的呢!她已经生了你的孩子,就把她立为皇后吧!”

郭圣通已经生了一个名叫强的儿子,阴丽华则还没有。

“是吗!那我就这样决定啰!”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光武帝立郭圣通为皇后,并且以刘强为太子。

实际上,阴丽华并非心甘情愿地退让。要是此刻不立郭圣通为皇后,自己的丈夫光武帝将无法取得天下。虽然他已即位称帝,但另外还有好几个以皇帝自称的人。最后成为真正天子的,将是其中最强的一个。

“到时候成为真正皇后的,将是我……”

这是她打的算盘。

倘若此刻由于一时嫉妒而把丈夫和郭氏拆散,丈夫将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皇帝。这样,她将一无所得。所以,现在必须忍耐。来日方长,为将来打算才是良策啊!

光武帝遂进入洛阳,成为此地之王。

赤眉军则进入西边的长安,更始帝向之投降。但赤眉军的内部却十分混乱。他们之所以能够攻破更始帝军,是因为更始帝酗酒失去民心,以及光武帝未赶来救援的缘故,也就是说,是建立在敌人弱点上的胜利。

攻破更始帝的赤眉军,本身在统制上也非常紊乱。他们根本不是为了取得天下而组成的集团,以胁迫方式被立为天子的少年皇帝刘盆子,当然没有统率全军的能力。

而且故乡在东方的他们,由于光武帝占领洛阳,此刻已是有家归不得,全军陷于自暴自弃的状态。

赤眉军三十万人进入长安后,不事任何生产,而军中也没有一个通晓经济问题的人。坐吃山空的结果,他们为了寻找食物,决定向西边移动。

东边洛阳为光武帝所占据,他们只有往西移动。

但他们的西进并不顺利。西北之民不会乖乖地任由他们恣意掠夺。何况地方有力人士中,一些人是拥有武力的。

有一个叫隗嚣的人,在陇西地区(甘肃省东部)以地方军阀姿态盘踞。这个人当然没有坐视赤眉军通过,而是予以迎击。

只以数量为依恃、毫无编制可言的赤眉军,遇到较有编制的军队,当然一下子就被攻破。他们被陇西军打得落荒而逃,一路奔回长安。

长安已无粮食供给他们。

“金银财宝倒多得是!”

“在哪里?”

“在地底下!我们可以挖出来!”

“你说的是什么地方的地底下?”

“当然是皇陵!皇帝的墓穴里有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啊!”

“咱们赶快挖出那些金银财宝,回山东老家吧!”

“对!回山东老家去!”

赤眉军之败兵残卒遂挖掘汉诸帝陵墓,劫了财宝就往东跑。

在洛阳的光武帝当然不会坐失这个机会。对方是毫无作战计划、一心只想逃回山东故乡的乌合之众。攻打这样的军队,当然必胜无疑。

结果,光武帝军获得大胜。赤眉皇帝刘盆子以下的干部大半降服。这是建武三年之事。

光武帝朝成为真正皇帝之路迈进一大步了。

趁赤眉军向西之空档,占据部分赤眉军地盘且自称皇帝的刘永及其党羽张步,于建武五年为光武帝所平定。

剩下的只有陇之隗嚣和蜀之公孙述两个军阀。

没东西吃的农民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有效汇集他们的精力、使之走向正当途径时,将会发挥极大力量。可惜的是,赤眉军和绿林军都没有这样的指导者。

树立农民政权之可能性因而消失,揭竿而起的农民大都被光武帝这类豪族利用。光武帝建立的后汉王朝,可说是抢夺得来的政权。

建武五年(公元29年),在各以皇帝自称的光武帝与四川公孙述之间,还有隗嚣军阀。被两位皇帝夹着的隗嚣正迷途于何去何从。他于是命令部下马援前往侦察。

——靠哪一边较为有利,你亲自到这两个地方去观察后做判断吧!

马援和公孙述是儿时朋友。所以他先到了公孙述所在的四川。对幼时朋友的来访,公孙述摆出皇帝的架子,对待马援如臣属。马援回来后报告道——

公孙述只是井底之蛙。

我们今日常用的成语“井底之蛙”,便是出自马援这个报告。

马援后来出仕于光武帝之下,以军人身份非常活跃。马援建议弃公孙述投靠光武帝,隗嚣未予采纳,却采取见风转舵态度。结果,光武帝派兵攻打,隗嚣败死。

平定陇之隗嚣后,光武帝决定攻打蜀之公孙述。“得陇望蜀”一词出现于他这时候写给远征军司令官的信中。这句话后来用于形容人的贪心不足。

蜀于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被平定。

“时候差不多了……”

阴丽华心想。

丈夫刘秀讨伐公孙述后,成了真正的皇帝。现在是轮到她当真正皇后的时候了。她已生有孩子。自己成为皇后时,孩子便是皇太子,也将成为下一代皇帝。

她开始有所计划,但这个计划没有必要了。

这是因为皇后郭氏自我毁灭的缘故。

郭皇后认为丈夫成为皇帝,完全是靠自己一族之庇荫。光武帝最初的情形确实如此,但占据洛阳以至于平定天下,都是以他自己的力量达成的。深居大内的郭皇后却不知道这一点。

郭皇后的母亲是真定王的女儿,也就是说,她是以皇族身份下嫁的。而且,丈夫郭昌英年即逝,她向来习惯于家中掌权。郭皇后自然也以之为榜样。

由于母亲任性,所以这个女儿也学了母亲的作风。她认为此乃理所当然。

光武帝渐渐变得无法忍受郭皇后的态度。他对这个女人原本就没有什么爱情可言。他过去倾心的是另外一个女人。他以“娶妻应如斯”心理娶了阴丽华,而阴丽华也正在身边。

皇帝到阴丽华所居宫殿的次数越来越多。

郭皇后对此深感妒忌。

阴丽华是非常内敛的人,极端厌恶华美。提到三十年前去世的父亲时,她一定会眼泪簌簌而下。

“我也是九岁丧父,但老头子的模样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所以一点没有悲戚之情。阴丽华的孝心实在可嘉……”

光武帝每每以自己作为对照,赞许她的孝心表现。

“你喜欢阴丽华,对不对!”

郭皇后时常歇斯底里似的对他喊着。

“这是国家的多难之秋。我希望家庭能平和圆满,不然还能埋首于国家政事吗?”

颇能压抑自己的光武帝,忍耐度还是有限的。

“是啊!因为作为女人或母亲,阴丽华都比你强几十倍!”

光武帝说完这句话后,看都不看一眼郭皇后,掉头就走。

后来,光武帝以“皇后有吕、霍之风”为由,对三公宣布废后。吕后和霍后是过去险些使汉王朝垮台的恶女。以“有其风”为由废后,还有比这更具决定性的方式吗?

阴丽华当然被立为皇后。

皇太子刘强也丧失其地位,后来被降为东海王。丧失皇后称号的郭圣通,她的第二个儿子刘辅是中山王,而她也被移到中山,被称为“中山王太后”。

阴丽华的儿子刘庄成为皇太子。

那是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的事。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_第七十八章_娶妻应如斯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第七十八章_娶妻应如斯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