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四十章 人灯

队列延绵蜿蜒。

幡旗掩映之下,车盖、白马金鞍的卫队、数千兵马的戟光……一路威风,华丽夺目。

行至十里,哐当一声,车辇剧烈晃动,董卓在车中责道:“怎么回事?!”

“车轮折了。”侍臣恐惧道。

“什么?!车轮折了!?”他心情有些阴郁,“一定是沿途百姓清扫道路有所怠慢,留下了小石子的缘故。把村长斩首示众!”

他下得车辇,换乘另一辆叫做逍遥玉面的马车。

又行了六七里,马惊狂嘶,扯断嚼辔。

“李肃,李肃!”董卓心生疑云,在金帘之后叫人问道,“车轮折断,马辔咬断,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不用担心。此乃太师将即帝位,弃旧换新之吉兆。”

“原来如此。解释得很明了。”董卓心情转好。

途中小住一宿,翌日抵达都城长安。可是,当日浓雾罕见,队伍出发时狂风大作,天地昏暗。

“李肃。如此天象,是何祥瑞?”

每遇一事,他都会忧心忡忡。

李肃指着太阳笑道:“此乃红光紫雾之贺瑞。”

从帘后仰首望云,那天的太阳果然套着彩虹般的光环。

队伍很快通过长安外城,进入市街。只见民众尽皆走出室外,俯首立于路边,无人抬头。

皇宫门外,百官列队出迎。

王允、淳于琼、黄琬、皇甫嵩等人伏拜于路旁,口中称庆,执臣下之礼,道:“恭贺!”

董卓大为得意,命车辇驭官道:“去相府。”

一进丞相府,董卓便道:“有些疲惫,明日进宫。”当日歇下,并不见人,只见王允,接受恭贺。

王允告诉他:“今夜即请慢慢修养身心,明日斋戒沐浴,受让万尊之位。”贺毕离去。

“心情如何?”有人从董卓身后窥视帐幔。

是吕布。

董卓见到他,心中就有底。

“哦,你要随时守护在我身边啊。”

“您身体重要啊。”

“我若即位,何以报你?对了,任命你为大将军吧。”

“多谢!”

吕布一如往常,抱戟立于室外,通宵忠实守护董卓。

那天夜里,董卓也未在卧室里放女人,守了一宿清净。但一想到明天就要即九五之位,他就情绪高昂,难以入眠。

这时,室外。咔嚓咔嚓。响起脚步声。

他一骨碌爬起来,喝道:“什么人?”

帐幔外面尚未睡下的李肃答道:“是吕布在巡逻。”

“是吕布啊……”

董卓闻言,完全放下心来,开始微微打鼾。不过,他还未睡死,频频竖起耳朵。

深夜街道,远远传来孩童们唱的童谣:

千里草

何青青

十日卜

不得生

歌声随风飘来,在深夜里流淌,调子悲切。

董卓听到歌声,又叫:“李肃!”

“在。您还没睡啊?”

“这童谣是何意思?此歌好像不吉利啊。”

“是啊。”李肃为了让董卓放下心来,胡乱解释道,“暗示着汉室命运的终结。这里乃是帝都长安,明天开始,皇帝就更迭了。童谣无心,也不会不出现预兆。”

“原来如此。这样啊……”

可怜董卓,点头称是,不久便昏昏沉沉,陷入深深鼾声之中。

童谣中“千里草”,就是“董”字,“十日卜”就是“卓”字。街头歌声暗示,已经有人在嘲笑董卓命运。可是,被李肃的话一糊弄,如此奸雄竟也没有意识到童谣说的就是他自己,还以为说的是汉室。

早上晨曦透下,映照在董卓枕边。

他斋戒沐浴。之后整列仪仗,行装讲究,更甚昨日。然后向朝露细流的宫门进发。这时,一个道士肩扛一旈白旗,身着青袍,在街上一拐,不见身影。

那白旗上并排书写两个“口”字。

“那是什么?”董卓问李肃。

“一个疯道士。”李肃答道。

两个口字一摞,就是“吕”字。董卓忽然担心起吕布来。想起吕布在凤仪亭与貂蝉密会的身影,董卓心生厌恶。

这时,仪仗的前队已经抵达宫中的北掖门……

禁门有规定,董卓也只得把所有仪仗兵士留在北掖门,留二十名武士推车,继续朝禁廷进发。

“咦?!”董卓在车里叫道。

董卓看见王允、黄琬二人执剑站立殿门两侧。

他大概感到气氛异样,突然喝道:“李肃,李肃!他们拔剑站立,是何意?”

李肃在车后大声回道:“既如此,便是按阎王意旨要送太师去冥府,早早来迎的!”

董卓大惊失色,道:“你说什……什么?!”

他刚要起身的一刹那,李肃“嗨”的一声大叫,咣当咣当地把车向前推去。

王允大声吼道:“郿坞的逆臣来啦!出来吧,武士们!”

这声音就是信号。

“喔——”

“啊——”

御林军兵勇百余人跑上来,推翻车辇,把董卓从车里拖出,道:

“贼首!”

“大奸!”

“哼!”

“天罚!”

“知罪吗?!”

无数的戟冲董卓一人刺来,在他胸脯、肩膀、脑袋上一阵乱刺乱砍。但一向小心谨慎的董卓贴身穿着刀枪不入的铠甲和内衣,尽管浑身是血,却没有致命伤。

他在地上翻滚着巨大身躯,大声喊道:“吕布,吕布!吕布何在?!来救义父危难!”

这时,吕布一声“领命”,挥舞方天画戟,一跃来到董卓眼前,叫道:“奉敕命诛杀逆贼董卓!”喊声未落,就从正面劈将下来。

污血喷射如雾,连太阳都为之黯淡。

“呜……嗯……你……”

大戟砍斜,只将董卓右臂连根剁下。

董卓被血染红,瞪大眼睛,怒视吕布,口中还想喊叫什么。

吕布抓住董卓胸口,骂道:“恶有恶报!”一下刺穿他的喉咙。

禁廷内外被波涛汹涌的气氛所包围。很快,消息传开,有人高呼:“万岁!”于是,从文武百官到马夫杂人和卫士,无不山呼万岁。喊声、欢呼声经久不息,持续了小半个时辰。

李肃跑来,割下董卓首级,高高挑在剑尖。吕布打开王允事先交给他的诏书,站在高台之上,大声诵读:

“奉圣天子之诏,诛杀逆臣董卓既毕……其余无罪,悉皆原宥。”

董卓是年五十四岁。

此年此日,当留千古。时在汉献帝初平三年壬申,四月二十二日昼间。

大奸既诛,从禁门内到长安市街,万岁呼声四起,响成一片。可是,人们战战兢兢,内心不安,依旧难消。

“不会就这样完事吧。”

“还会有所变化吧。”

吕布道:“时至今日,一步不离董卓,经常辅助董卓作恶的就是他的军师李儒。不能让他活着!”

“说得对。谁去丞相府把李儒绑来?”王允命道。

“我去!”李肃答道。话音未落,便引兵奔向丞相府。

未及进门,就有一人被一群武士团团围住,拖出相府大门,口中发出哀嚎。定睛一看,正是李儒。

丞相府下层武士们纷纷诉说道:“平日里最恨此贼,一听董太师被诛,我们就亲手绑了此贼,正要押到禁门去。请不要问我等之罪。”

李肃不费吹灰之力,生擒李儒,旋即押走,献于禁门。

王允立斩李儒首级,拎给刑吏,道:“挂到街头示众!”

王允又道:“郿坞城里住着董卓家族,平日还豢养着大军。谁愿前去讨伐荡平?”

于是有人应声而出,道:“我愿前往。”

此人正是吕布。

“吕布若往……”人人放心,但王允还是拨兵三万许给李肃、皇甫嵩,即时开拔,直指郿坞。

郿坞有郭汜、张济、李傕等大将和万余兵马留守。

三国1·桃园结义》_第四十章_人灯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三国1·桃园结义第四十章_人灯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