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十五章 躺进棺材

在日军轰炸浦城的时候,出现了一队大学生,他们兴奋地走着,喧闹而无所顾忌。但当有人小声说了句“戴笠”,他们登时噤若寒蝉,明显被震慑住了。我在华盛顿读到过关于戴将军的材料,所以对有关他的情报并不稀奇,但我听说将军的名字有时被用来吓唬孩子。我在四周烈火燃烧中问他这事,他承认说这对他有用。他无意恐吓孩子,但他的名字有时震慑住了骗子、走私犯和叛徒们。他告诉我:“正义的威慑力比枪管用。”

海军上将梅乐斯:《一场不同的战争》

争夺资源

虽然中国在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最终以革命的群众路线告胜,但在戴笠和蒋介石所经历的时期,政治统治的关键似乎既在于通过现代技术和组织纪律来保证效率,也在于建立或者培养文化和政治上的一致性。要想迅速有效地达到政治目的,与其靠一群目不识丁的贫农大军,还不如拥有一批相对人数较少,但有组织、可以信赖、掌握着现代技术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具有很强控制能力的信徒。

我们已经看到,控制中国的警察力量是戴笠一贯想要占据的资源之一。因为警察为他的秘密特务活动提供了合法的外衣,也因为地方公安局为他渗透到城市的政治体系铺垫了道路。有人声称“到了1933年全国重要城市的警察人事都在戴笠手中”,虽然这也许有点夸张,但从1932年起,戴笠的影响便开始惊人地渗透到许多公安机关中。

但是戴笠从来不放弃竞争。整个这段时期,他的权力是逐渐增长的,但总受到陈果夫和陈立夫的制约。他们也指挥着自己在党内的秘密警察——在蒋介石于1938年改组了特工后,它被叫做中央党部调查统计局,简称中统。

中统除了自己在中央、省市和地区的机关以外,还管理交通部统计调查局、财政部税务局、内政部司法人员培训机构和县长培训机构、外交部外交俱乐部、教育部和中国驻外机构的特务,局长是陈果夫的外甥徐恩曾徐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在美国学习电气工程。在徐的眼里,戴笠的特务处不过是个由草莽和大字不识几个的流氓组成的团伙,除了放火杀人之外什么也不会。

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_第十五章_躺进棺材_争夺资源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第十五章_躺进棺材_争夺资源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