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第二章 白纸一张好涂鸦 梳理乱麻捻成纱

11

第二日,司徒笑重新发布了任务,章明和朱珠负责去周边超市调取地下车库和超市内部监控录像,茜姐着重负责天眼监控,将凶手出现时间段前后从十字路口经过的公交车和出租车号牌都找出来,而后章明和朱珠去联系每辆车的监控,而张子成和李开然就负责挨个问询在那一时间段出现在画面中的出租车师傅。

在现有的线索条件下,司徒笑只能采取这种大浪淘沙似的走访问询。这段时间在司徒笑的带领下,调查二组人人加班,怨声载道。

英姐说过,只要你找对了线索,有付出就会有所收获,司徒笑奉为真理。在走访的第三天,他们终于从茜姐给出的海量出租车号码里找到线索,有两名师傅依稀记得,他们曾载过这么一位戴遮阳帽和墨镜、嗓音略有沙哑的神秘乘客,而他们给出的上车地址,异常惊人地都是在西四环外,城乡接合部。

标满了红线和十字叉的城市区域图上又多了两个小红点,司徒笑在最西侧将两个相邻的小红点画了个圈,与之前的一号谋杀案和二号谋杀案现场用线连接起来,在地图上形成一块三角形区域,这就是目前警方已知的犯罪嫌疑人出没过的区域。

司徒笑将重点放在西区、四环外、城乡接合部,到底是凶犯居住在这一带呢,还是以此为中转点?天眼并未覆盖到这一区域,周围的小商铺也不会有监控探头,出租车上也没有监控,以此处作为中转,警方很难继续追查下去。虽说这样考虑似乎有些过了,但就已掌握的凶手小心谨慎程度而言,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不过司徒笑更倾向于凶手的落脚点就在附近,很显然第一次杀人现场距离西郊比第二次的更远,如果作为中转点的话,他可以选择距离更近的北郊,那里同样交通便利,同样没有天眼和商铺监控。

“茜姐,帮忙调出西郊区域详细电子地图,以两处乘车点为中心,半径500米以内的私人别墅和高档商务房区都标注出来。”随后司徒笑便看见,电脑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红点,沉吟良久,“看来,线索在这里遇到瓶颈了。”

“笑哥,凶手总要吃喝拉撒,我们可以在这些生活区较为中心的百货店或小摊贩商铺挨个询问,说不定会有线索,可以进一步缩小凶手的范围。”李开然顺着司徒笑以前的破案思路提出建议。

司徒笑摇头道:“不太现实,首先,小摊贩流动性很大,更重要的是,在一个没有监控的环境中,你觉得凶手还有必要用帽子和墨镜来掩盖自己吗?在不知道相貌特征的情况下,贸然进行排查,反而会打草惊蛇,甚至你询问到凶手头上你还没有察觉。事实上,从出租车师傅那里问出线索,已经是出乎意料的好运了,我原本对此抱有的希望很小。”

“笑哥,为什么你觉得凶手在出租车上戴了帽子和墨镜,而在西郊却没有呢?”章明问。

“当你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而要去的地方随处都可能有监控,在你并不清楚哪里没有监控的情况下,为了隐藏自己外貌,你就会提前将自己伪装起来,而当你清楚周围的环境没有监控时,显然没有必要这样做,对不对?”一个嘹亮的声音解释了章明的疑问,高风拿着一沓数据走了进来,“而且,里面还有个思维定势问题,如果凶手以前用过同样的犯案手法,并且他觉得行之有效,就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使用。”

“或许,可以在出租车上做点文章。”司徒笑独自低声呢喃,高风冲他一笑。

“有什么好消息?”司徒笑接过数据。

“这是我做的尸检报告,周丽茹死因是心脏被刺穿致死,从伤口看,凶器刃长约15厘米、宽3厘米,厚背处达到6毫米。也就是说,并非我们先前想的手术剃刀一类利刃,而是类似于匕首军刀一类的利器。还有一点,周丽茹颅骨骨折,从木条与其颅骨碰撞产生的后果来看,木条与颅骨碰撞的时速需要达到100公里,凶手拥有惊人的臂力和腕力,从试验数据支持的结果来看,他是某类特殊职业运动员,或是受过某方面的体能强化训练。”

“很好,谢谢。”司徒笑看着报告,暗自在心中又将凶手的危险系数提高一个等级。

“听说你们这边取得了案件的突破性线索?”

对此司徒笑很淡定:“只能说是在以前的基础上对凶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还谈不上突破,我还希望你那边能帮我找到突破的线索呢。”

“有新的发现,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不过就这个凶手而言……我尽量吧。”高风欲言又止。

司徒笑的全部心神都放在那幅标满各种点和红线的地图上,先是东区,然后是北区,目前掌握的始发点在西郊,西郊再往西北方向,就是以杀人森林闻名的莲花山树海,那可是个藏身的好地方,或许,凶手会在那里完成他的首杀。目前的问题是,接下来,蛤蟆先生又会干什么?选择新的猎物吗?会在哪一片区域呢?两周,两名死者,他是刚开始尝试呢,还是对以前杀戮的一次升级?

普通人,单身,这是他选择目标的标准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是否是蛤蟆先生的杀人模式呢?如果是,东南西北,东和北已经完成,西郊距离藏身处最近,若自己是凶手,西区当作为最后的选择点,那么下一个目标,会是在南方吗?

和传统工业园区东方相比,南方是海角市近年强推的新兴产业园区,新的科技园、新的养殖基地、新的工业基地、新的码头和船坞,那里的流动人口仅次于东区,全国各地汇集而来的打工者不计其数,其中不乏大量单身男女,为凶手寻找猎物提供了大量选择。

而老式的小巷、新建的高楼生活区和烂尾楼、各式已经建成的工厂和正在开工建设的施工工地全都混杂在一处,令南面新兴产业园区的环境变得十分复杂,适合凶手伏击的地点可谓多如牛毛,司徒笑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又紧了紧,仿佛已经听到蛤蟆先生那猖狂而狰狞的笑声。

目前司徒笑心中还有两处疑惑:第一是,有高规格生活档次的凶手却搭乘出租前往跟踪目的地,仅仅是因为出租车是防止被追查到的最佳交通工具吗?司徒笑总觉得还有其他原因;第二是,当初他们做心理剖析时,觉得凶手有可能有容貌上的缺陷,但就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凶手暴露的容貌部分并没有缺陷,至于被遮盖部分就难以判定了,凶手的这种伪装,是反侦查意识够强呢,还是为了掩盖自身缺陷?若是后者,那么李开然提出的在西郊进行遍访查询倒不是没有可能,但若是前者,这个风险却是不敢去冒的。

司徒笑当即决定,请老刘联系上级,派一支便衣大队入驻各出租公司,不同时段以不同出租车在嫌犯搭乘地点半径为一公里的范围内进行兜客,要求他们必须和出租车师傅一样,接着客便走,没有客人时也不要刻意停留,若发现疑似蛤蟆先生装扮的乘客,也不要贸然打草惊蛇,只须记下乘客下车地点,就算不是蛤蟆先生的装扮,也要留意那些服饰高档的南线乘客。

第二日晚上,司徒笑又收到一条好消息,黎晓玲发给美国方面的材料得到了回应,对方给出了如下罪犯摹写:凶手为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的亚洲男性,他衣着讲究,服饰干净,可能略有洁癖;此人极有可能接受过军事培训,属于极高危险度的快乐杀人犯;单身、沉默寡言、流窜作案、出入中低规格的酒店宾馆,有着早出晚归的作息时间。从凶手连续犯案时间看,可能这名杀人犯正从心理舒适期转向失控期,具有犯罪升级的特征,且带有明显地域犯罪特色。美方专家组预测,在未来一到两周内,凶手还将在海角市犯下第三起命案,这类凶手往往会在同一地区连续作案三至五次,才会辗转前往下一个杀戮区域。在罪犯心理失控期间,他的杀戮会变得越来越简洁、越来越频繁。

而司徒笑他们最先推导的凶手可能有容貌上的缺陷被美方专家否定了,毁坏容颜和腐蚀内脏并不一定是潜意识反抗发作,更多的是与凶手成长经历有关。凶手应该成长于单亲家庭,家庭成员可能有教育工作者,很小就有虐待动物致死行为,而他第一次进行谋杀时极有可能还未成年,成绩优异而腼腆,不爱与人交谈,几乎没有朋友,无不良嗜好。

最后,专家组表示由于地域和文化不同的原因,无法进行更细致的罪犯心理摹写。但他们对东方发生了这类案件表示高度关注,并希望能更进一步参与其中,好为心理摹写在亚洲的发展奠基。

是否同意美方专家加入调查司徒笑做不了主,他惊异的是同一份材料,那些美国的专家是怎么就推导出这么多东西来的?在他看来,好些推论连假设都不能成立,不过他也没有完全质疑专家的权威性,毕竟对方是在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做出的经验总结,其中还是有可取之处,而且按照专家提供的描述,自己的疑惑也能得到解答。

凶手选择搭乘出租车,不仅因为它是便捷且难以追查的交通工具,而且与他自身没有交通工具不无关系。若是容貌没有缺陷,那么找到凶手的难度又将增加,能使用万宝龙钱夹的人,真的会如美方专家所言出入中低档酒店宾馆吗?那钱夹是否对他有什么特殊意义?至于美方专家提出的凶手成长经历,因为海角市的档案制度显然与美国的环境不同,看似非常具体的推测,实际对案件的帮助很小。

司徒笑将黎晓玲发来的翻译后的电邮看了好几遍,将其中与他们已经掌握的线索符合的部分标红,早出晚归是很明显的,军事训练倒也与高风的结论部分符合,接下来两个关键词,司徒笑锁定在“腼腆”和“失控”,电邮最后是黎晓玲对专家组给出的一些注解,其中就解释了舒适期和失控期。

舒适期,凶手掌握着杀戮的节奏感,更享受虐杀的过程,而一旦心理失控,就会变得焦躁不安,类似于犯了烟瘾或毒瘾一般,这个时期他们杀戮的重心转移至数量和频率,但同时失控期也更容易露出破绽,留下关键的线索。

所有能查到的线索已经汇总,司徒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像一名猎手,张开大网,静静地等候。司徒笑端一杯白水,发了一封回信“请帮忙看看这几份视频。”附带上附件压缩包,随后关上电脑,闭上眼睛,略感到疲惫。

猎杀档案1》_第二章_白纸一张好涂鸦_梳理乱麻捻成纱_11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猎杀档案1第二章_白纸一张好涂鸦_梳理乱麻捻成纱_11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