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以上就是生活方式,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相同的,要知道我们其实是生活在自己所定义的世界里。有几个孩子的父母,认为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但是,孩子很快就会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关心、爱和其他兄弟姐妹并不相同。甚至可以说,孩子们虽然同在一个家庭成长,其实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生活在一个家庭的孩子们,就是在同一个环境中成长,这是一种很常见的错误认识。当然,一个家庭所有的成员中共通点还是很多的。但是,每个孩子精神世界是独立的,不同于其他孩子的。”(《神经症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这个区别,并不客观。几个孩子口中所描述的儿童时代,很可能是五花八门截然不同的。家里有两个孩子,直到长大成人,互相认为父母更爱的是另外一个而不是自己,这种情况很常见。

性格生活方式呈现在外部的形态,便是“性格”。

“性格可以表现一个人就周围的世界和伙伴(统称为共同体)以及人生课题的认识和认知。”(《性格心理学》)

任何人,离开了与他人的关系、人际关系,只靠自己一个人是活不下去的。就是这种人际关系,是人们毕生都躲不开的“人生课题”。该如何解决它?是否该和它保持一定距离呢?阿德勒用“性格”来分析这一点。

生活方式或生活方式呈现在外部的形态—即“性格”,绝不是属于内面的东西,它只会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会成为问题。如果人是一个人活着的,那么生活方式、性格都不会成为问题。

社会概念阿德勒举了丹尼尔·笛福的小说主人公鲁滨孙·克鲁索的例子(《性格心理学》)。鲁滨孙·克鲁索乘船遇难,只能在无人岛上生活。他有什么生活方式、是什么性格,这些在他开始一个人生活时期都不成问题。鲁滨孙的生活方式,是他遇到了星期五时,和星期五之间的人际关系中才成了问题。

“‘性格’是社会特性的概念。对于性格,我们只能通过他与周围世界的关联性,才能去描述。”(前述著作)

性格是一个人面对人生课题时“以一定表现形式呈现出的形态”,“人面对这个世界时所采取的方式”。(前述著作)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_被赋予意义的世界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被赋予意义的世界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