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否定的表述方式。例如,不要说“我登机以后不会恐慌的”,试一试“我能沉着冷静地登机”。比起直接的肯定陈述,告诉自己某件事不会发生更容易引发焦虑。
使用现在时态(“我能保持呼吸,让这些感觉慢慢消失”就要好过“我过几分钟就会感觉好些”的表达)。由于大部分消极对话都是直接针对此时此地的情景,因此使用同样时态的反驳会更为有效。不过,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使用直接的肯定语气,也可以先试试这种表达方式:“我希望……”“我在尝试……”或者“我能……”。
任何时候都要使用第一人称,要么让“我”出现在句子开头,要么出现在其他地方。可以先用一两个句子来阐述该反驳陈述的理由(参见前文中反驳杞人忧天型和妄加批判型亚人格的例子),但是在结尾的时候一定要尽量使用第一人称来陈述。
首先你自己要相信这些积极的自我对话,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你不是真的相信某一条肯定陈述,就不要写下来。可能的话,首先用苏格拉底诘问挑战你的消极自我对话,然后根据你的回答来建立起能让你信服的反驳陈述。
下面是一些积极的反驳陈述的例子供你参考:
杞人忧天型
不要总说“如果……那该怎么办?”,你可以说:“那又怎样”“我能处理”“就算很焦虑我也能做到”“这也许很让人害怕,但是我能够忍受一定程度的焦虑,我也知道它会过去的”“通过经常的练习我会慢慢习惯的”。
妄加批判型
不要总贬低自己,你可以说:“我现在这样挺好的”“我有能力,也有吸引力”“我是个很特别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我跟其他人一样应该拥有美好的生活”“我接纳自己,也相信自己”“我值得其他人的尊重”。
自居受害型
不要总觉得没有希望,你可以说:“我不需要一天之内就痊愈”“我能继续一步一步地前进”“我清楚自己已经取得的进步,也会继续努力”“要改变永远不迟”“我更愿意说杯子是半满的而不是半空的”。
完美主义型
不要总是苛求完美,你可以说:“犯错误也是可以的”“生命太短暂了,没必要太过较真”“挫折和退步是难免的,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经验”“我不需要总是……”“我的需要和感受和其他人的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