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过度的控制欲让你希望生活中每件事都是可以预知的。这要求你对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充满警惕,与之相对的态度则是相信生活并顺其自然。

过度控制欲通常来源于创伤经历。当你从那些令你感到恐慌、被攻击、被强暴或无能为力的经历中幸存下来之后,很容易产生防御感和警惕感。你可能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时刻准备着在任何可能威胁到个人安全的情境中马上采取防御措施(不论这种情境是否真的有危险)。受过严重创伤的幸存者往往会产生高度的控制欲(或发展为控制型人格);或者他们会因极度痛苦而决意放弃,继而对维持自己生活中的任何一种控制都产生抑郁和沮丧的感觉(后一种结果被称为“习得性无能为力”)。

克服过度的控制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下面提供了四种有益的策略。

接受现状

接受现状要求学会适应生活的不可预知性——每天都可能多多少少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生活环境中,在他人的行为表现方式上,在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上,你都可能遇到一些无法预见或无法控制的变化。你可能有能力去应付这些变化,但是你不可能每次都做到万无一失。人生在世,难免出现个人生活处境相对混乱或失调、失控的情况。接受现状代表了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与其成天担心会事与愿违,不如学会如何应对可能的变化。通俗的说法是“随波逐流”和“从容面对”。总而言之,接受现状包含着不抵抗主义的意味。

加强接受现状的能力有很多途径。当然,摒弃完美主义将会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放弃那些不现实的期望能让你少体验到一些失望。放松训练也是重要的一环。你越是保持轻松的心态,你就越不容易在环境突变或事与愿违时产生恐惧或防御心理。当你保持轻松的心态时,你就不会急躁,也就可以更妥善地处理那些突变,而不是被其阻碍不前。

最后,幽默感可能是大有裨益的。幽默让你从那些难关面前后退一步以便洞察其全貌。如果你能保持放松的心态并在某些失控的场合下多笑一笑,你的反应就从“我的天哪”变成了“好吧,就这样吧”。接受现状确保你能应对得更好、更快。在你说了“好吧,就这样吧”之后你会接着说“现在我需要做什么?”这样的反应速度会比在说“我的天哪”之后要快得多。

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你养成接受现状的态度的肯定信念:

◎“我正努力让生活顺其自然。”

◎“不妨放手并相信事态会自然发展。”

◎“轻度的无序和混乱是可以容忍的。”

◎“我正努力不要太过认真对待自己或生活。”

培养耐心

以过度控制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问题的人,希望今天的所有问题都能在今天解决。然而总难免有些困境无法迅速地得以解决。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是需要花时间将多个相关细节逐步组织到一起才可能得到的。培养耐心意味着在等待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步骤全都齐备的过程中,允许自己容忍暂时的混乱。当你培养出耐心时,你会学会如何放手,并等待解决方案或答案的出现。

相信大多数问题最终能得到解决

在培养耐心的同时培养出信任感。你可能无法为一个具体的难题迅速而轻易地找出解决方案。但如果你总是需要提前看到处理方案的话,你会让自己陷入极度焦虑的状态。俗话说:“生命是一条河流——你无法总是预见到转弯处可能会出现什么”。培养信任感意味着相信绝大多数事情最终都会得到解决。或者是你找到了解决方案,或者当问题无法从外部进行改变时,你学会了改变对待问题的态度,因此能够更轻松地进行应对。当你回头看看过去所遇到的问题时,你会发现它们当中大多数,甚至可能是全部,最终都已得到解决。

挖掘你的精神生活

挖掘你的精神生活包含着很多意思(深入讨论将在第19章进行)。大体上,它意味着相信一种超越世俗的“伟大力量”、精神或智慧。它往往还意味着经由你的内部体验而与这些伟大力量、精神或智慧保持紧密的联系。

个体的精神力的发掘为减轻过度控制欲提供了至少两条途径。首先,它使你有机会放弃那些看似不可解决的、势不可当的或仅仅是让人心烦意乱的问题,把它们转交给“伟大力量”去解决。在一个12步计划中的第3步,这种可能性被表述为“由于我们信任‘伟大力量’,我们决定把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生命移交给它。”这并不代表逃避责任,而是意味着当你已到了无论怎么努力也都无济于事的境地时,你还能依赖另一种更高的安慰(高于你自己的力量)。依赖这种安慰能让你摒弃“你能完全控制一切事情”的错误信念。我的一些病人发现,通过把担心和焦虑转交给“伟大力量”,他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近那些原来不敢接近的、让他们感到恐惧的情境。

挖掘精神生活以减少过度控制欲的第2条途径在于养成“除了可见的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事件之外,生命还有更高的目标”这一信念。如果你认为现实生活没有精神基础可言,那么不可预见的事件就会显得无序而多变。对于不幸或不公平的境遇为何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你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因此你会感到沮丧和失落。精神力的存在提供了另一种观点,即世间万物并非随机或无序的。那些从个人角度看似无意义或残酷的事实,如果从更高层面来考虑,或许具有不一样的意义或价值。

这一观点的通俗表达是“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你仔细思考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不幸意外时,你会发现它们或许为你带来了某些帮助——或许是以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或许只是促使你在逆境中成长、成熟。

本章所讨论的四种特质——完美主义、过度需求认可、忽视身心压力征兆的倾向、过度控制欲是大多数处于焦虑之中的人都具有的。笔者希望从此时开始,你已经比以前更清醒地意识到这些特质可能也存在于你的身上。事实上,改变诸如完美主义或过度控制欲等特质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其中会涉及改变特定的错误信念(如第9章所述)。然而最根本的任务在于重新评价自己的基本价值观以及生活各个方面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应地改变。

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_第94篇:第10章-6_过度控制欲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第94篇:第10章-6_过度控制欲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