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高症或高处恐惧症是另一种常见的恐惧症。它通常也与其他恐惧症相交叉,如飞机恐惧症、电梯恐惧症、害怕在高架桥上行驶。这种恐惧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害怕站在建筑物的高处。
有时,恐高症会与眩晕症相混淆。眩晕症通常由身体状况不佳导致,而高处恐惧症很少有眩晕发生。对高度的通常反应是头晕,并且难以维持自我的平衡感。通常,你会抓住某种东西以保持身体稳定,如果这个方法不管用,就会引起恐惧感发生。
高处恐惧症患者会回避在高层建筑物从事施工工作或避开爬很高的楼层。可悲的是,这种恐惧症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高空坠落的危险发生。
如果你有高处恐惧症,将会对你的生活造成严重的约束,例如,避免在高层建筑物中工作,或是不会去探望住在医院高楼里的病人。
病因
许多形式的恐高也是动物的本能。恐高对于防止坠落发生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一个真正的恐高症患者其实是放大了对高度的正常生理反应。恐高症的产生源于儿童时期有过坠落的经历或者是经历过一场事故对坠落产生了非常可怕的记忆。对平衡掌握不好的人也很可能发展成恐高症,但这方面的研究表明也不是绝对的。
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克服恐高症的有效治疗方法。首先,教导患者掌控恐惧的策略(见第6章);然后,让患者置身于刺激恐高的环境中进行渐进式的暴露疗法。如在建筑物中爬楼,同时向窗户外面看或干脆走到阳台上去。和其他恐惧症一样,刚开始尝试暴露疗法,邀请一位同伴陪同进行会很有帮助。恐高症的暴露疗法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式:
到楼房的第二层,朝窗外看10~60秒。如果希望有人陪伴,就邀请一位同伴陪同。
朝第二层的窗外看2~5分钟。直接将头伸出去,然后向下看。如果希望有人陪伴,就邀请一位同伴陪同。
一个人单独重复步骤1和2,或者先和同伴一起进行,再单独进行。
到楼房的第三层,朝窗外看10~60秒。如果希望有人陪伴,就邀请一位同伴陪同。
重复步骤4,持续2~5分钟,直接将头伸出去,然后向下看。
重复步骤4和2,先和同伴一起进行,再单独进行。
尝试到更高层的楼房中,持续进行步骤1至6的练习。到达第5层之后,搭乘电梯到更高的楼层。
小幅度提升高度,重复以上练习,直到达到你希望实现的效果(理想状态是,你能克服恐惧感的最高楼层正好是你住的那一层)。
和同伴一起走到目标高度的阳台或观测甲板上站一下(你可能首先想到低一点楼层的阳台上去),然后再一个人试试。
多重复一下第9步,更靠近护栏。
虚拟暴露也对恐高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这包括用特殊设备营造的虚拟现实里,重建一个高度层级的场景。拥有此种设备的诊所更愿意选择这种治疗方式,因为这能让治疗师更有效、更及时地治疗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