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强大、有力量是一切取胜者的法则。
·规划自己的生活
第一位征服珠峰的新西兰人爱德蒙德·希拉里说:“我是个具有一般能力的人,但是我当时很强壮,有足够的决心和动力。我在珠峰的成功说明,成功的人不一定总是个英雄式的运动员。如果有充分的决心,大部分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顶峰’。”
现在,很多人都给我一个溢美之词——著名作家。在小时候,我心目中的作家一直都是很神圣的,只有像巴尔扎克、司汤达、鲁迅这样享誉世界的大人物才能被称为作家。人们称我为作家,还附上一个修饰——著名作家,实在不敢当,直到现在我都从来不敢认为自己是作家。
读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一直认为我的语文水平很差,写的作文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还有一大堆标点符号的问题。即便现在,我写了很多东西给我高中的同学看,他们轻而易举就给我挑出许多毛病,常弄得我一点信心都没有了。以至后来我写的东西都不敢给他们看,怕打击了自己的信心。而且我从小内向,不喜欢讲话,所以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能演讲,能在上千人的场所公开演讲,更没想过自己能写书。
后来当我发现这一切我都能做到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能否成功,是否有才能是一种社会的判断;但我们真的是否有才能,能否成功又不是社会所能判断、主宰的。
就像朗费罗说的:“我们根据自己认为能做到的事,来判断自己的能力;别人则根据我们已做的事,判断我们的能力。”
也许你的家人、同事、领导,会说你的能力就那样。其实他们并不了解你。如果我们每个人不去规划自己的生活,社会就会错估我们的生活。
我的老师认为我写作不行,我母亲和我的朋友都认为我不会讲话,这只是他们对我的判定,如果我任由这种判定主宰自己,我也许就被埋没了。但我经过自己的努力,现在不是改观了生活吗?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觉得怀才不遇,也的确是,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么大的潜力,当然是怀才不遇。但我们为什么要寄托在“遇”上呢?我们不应该由别人、社会来规划我们的生活,别人往往会错估我们的生活,我们要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活,自己去寻找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去寻找激发自己潜能的场所。
记得有书中曾介绍萧伯纳少时腼腆,害怕在大众场所讲话,还有少许口吃的毛病。在别人眼中他自然是个不会讲话的孩子,但他并没有因为别人的评估而泄气,最后经过努力,不是成了闻名世界的演讲大师吗?我们的才能不是别人能够判断、社会所能理解的,我们所具有的才能是无限量的,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它需要被挖掘出来,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挖掘出来。
不是由你规划自己的生活,就是让别人错估你的生活。与其让别人错估,不如自己来规划。在我们无法完全掌握自己的生活之前,我们都是弱势的牺牲者;当我们把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之际,才是创造幸福与财富的真正开始。
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不可以做,而执意去做,常使人创造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