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拉起控制栏,就会保存当前阅读位置。离开前记得先点下屏幕中间噢!

六、蝴蝶效应

一小时前,美国佛罗里达州,哈尔波特基地,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指挥大厅。

同一个问题,满眼血丝的盖茨中将今天已经是第九次提出来了:

“联系上CATS小队了吗?”

副官没有回答,只是皱着眉摇了摇头。

将军一声鼻哼,闭上双眼,张开右手揉了揉太阳穴。在他脸上的道道皱纹里,铭刻着深深的焦虑与无奈,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困惑过——没有情报、没有回话,对那个裴吉特岛上发生的事情都一无所知,就如同是只关在黑屋子里的苍鹰,空有一身本领,却无半寸用武之地。

他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巨大电子屏——这是一幅世界地图,在大约是东南亚海面的位置上,一个大红圈正在闪闪烁烁,好几行字母分布在这个红圈四周,还在不时地变化着组合。

“长官!”一个不知从哪儿闪出来的勤务兵突然在将军身后立正行礼:“弗里曼博士到了。”

这次他竟然没有迟到——将军看了看腕表,甚至还提前了几分钟。

“让他到密室见我。”盖茨起身,整了整戎装,从桌上拿起军帽,轻轻戴上。

将军有不少问题要搞清楚,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与弗里曼博士接触可能是获得谜底的最快捷径——他毕竟是个科学家,对于一些用常识难以理清的东西,他可能会有独到而犀利的见解。

但是在见到弗里曼之后,盖茨知道,自己的判断错了——这个满面倦色的中年学者,显然跟自己一样为真相所困。

“我们开门见山吧,将军,”博士的嗓音比上一次见面时还要沙哑:“你是不是在裴吉特岛的行动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

盖茨抽出椅子,坐到弗里曼的对面:“CATS,我投入了一个CATS的测试小队,你要求我使用‘最好的部下’,我照做了。”

“我没听说过什么CATS,”博士不耐烦地摆摆手:“是某种气象兵器吗?”

将军愣了好几秒:

“什么玩意儿?”

“气象兵器,就是那种可以呼风唤雨的东西……”弗里曼抬手比划起来:“比如制造暴风雨或者闪电之类的……”

“博士……我们都是成年人……”

“我可没有心情开玩笑!长官!”弗里曼一副像是要拍案而起的样子:“盖茨将军!现在全世界的气象学家都瞪大了眼睛,不知道裴吉特岛究竟出了什么状况,如果将军你有哪怕一点点可以透露的情报,请不要向我隐瞒。”

盖茨当然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很遗憾,博士,”他摇摇头:“如果你在说岛上的台风,那我倒还想向你请教请教呢。”

弗里曼仰起头,向后靠倒在座椅上,深深吸了一口气:

“那不是台风,至少现在还不算是,”博士点了点摊在桌面上的卫星照片,“半径还不到十五英里,强度也不大,中心风速推测在每秒25米左右……与‘玄武’相比,是弱了一点……但是……”

“但是?”

“但是它很特别,将军。坦白地说,我在NASA工作了20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天气现象,”弗里曼朝前探过身子,用肘撑住桌面,“你瞧,‘裴吉特风团’很娇小,而且毫无预兆,在它周围的海面上,根本就没有形成台风的条件。实际上,它东翼边缘紧挨着逐渐逼近的‘玄武’——在大台风旁边又冒出一个小台风,这种‘奇观’我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确实,”盖茨苦笑道:“我也没听过。”

“你知道台风形成的原理吗?将军?”

盖茨先是点点头,继而又摇了摇头——在一个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面前,关于“气象”之类的知识还是不要班门弄斧为好。

“在热带海洋上,”弗里曼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海面因受太阳直射而使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容易蒸发成水汽散布在空中,因此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温度高、湿度大,这种空气因温度高而膨胀,致使密度减小,质量减轻,而赤道附近风力微弱,所以很容易上升,发生对流作用,同时周围较冷空气流入补充,然后再上升,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整个气柱皆为温度较高、重量较轻、密度较小之空气,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热带低压’。然而空气之流动是自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就好像是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四周气压较高处的空气必向气压较低处流动,而形成‘风’。在夏季……”

“博士,我们这不是在高中课堂,”将军不耐烦地打断对方,“请赶快说重点好吗?”

弗里曼闭口不语,看了盖茨几秒之后,意味深长地吐出个词组:

“蝴蝶效应。”

盖茨一愣:“蝴蝶效应?”

“台风的确切成因至今仍然是谜,将军,”博士拾起桌上的铅笔,在手里来回摇晃了几下,“但学术界的普遍共识是蝴蝶效应——无数微小的气象因素逐渐叠加,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不停交换与异化,最终发生本质性的飞跃。蝴蝶扇扇翅膀就能引发台风——这也许只是笑谈,但确实,一些人类无法观测、或者不屑于去观测的细枝末节将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可怕灾难。”

“比如裴吉特岛上空的台风?”

“完全正确,这种异常的天气现象绝不可能在自然的条件下形成,因此我……确切地说是我的团队认为,一定是某种外界的、不属于自然循环系统的因素从中作祟,比如‘气象兵器’,或者……某种外来物体……”

将军眯了一下眼睛:“比如那颗陨石?”

“XYY0607EG58,”弗里曼点点头,“还记得吗?我之前提到过,它在坠落过程中产生了难以解析的异常磁场和辐射,这可能会引起气压变化,或者改变云层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最终在裴吉特岛上空形成类似于台风的结构。”

“你确定?有这种可能吗?”

“如果你没有使用气象兵器,那我猜这可能是最后的可能了。”

盖茨突然捏紧了双拳,像是恍然大悟:

“等等,你刚刚有提到‘辐射?’”

“更正一下,将军,”弗里曼叹了一口气:“我三天前就有提到‘辐射’。”

“这就能解释得通了……”将军有些激动地点着桌子,“一定是陨石的辐射干扰了无线电通讯和合成孔径雷达!对……只能是这样!”

博士被弄得有些莫名其妙,他当然无法理解此刻盖茨的心情——这位老将军觉得,他的部下可能还活着,而裴吉特岛上的任务也还没有失败,联络不上CATS的唯一原因,是陨石——是这颗叫做什么什么G58的该死的陨石!

“干扰……通讯?”弗里曼扶了扶眼镜,“也就是说,你与你的人失去了联系?”

“云层太厚,光学成像的侦查卫星无法观测到地面,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也受到了干扰,清晰度极差,”将军道:“对于裴吉特岛,我们现在是既聋又瞎。”

话音刚落,事情便有了突如其来“转机”——

“长官!”一个士兵推开门,在屋口行礼道:“HK930号卫星读出图像了!”

“不可能!”盖茨的语气虽然斩钉截铁,眼神中却充满了期待,“难不成台风已经散了?”

“不,不是的,”士兵一时语塞:“它……它出了点状况。”

盖茨中将与弗里曼博士看了对方一眼,同时从座位上起身,快步走出房间。

指挥大厅。

几分钟前的消沉此时已被嘈杂的人声所取代,在场的每一个人——从士兵到军官,都在紧张地忙碌着,代号、数据以及一些连盖茨将军本人都听不懂的技术短语在大厅中回荡,让他没来由的心烦意乱起来。

弗里曼紧随其后,一语不发,他整个人的注意力都被大厅里那张巨型电子地图所吸引,看得目不转睛。

将军注意到了自己的副官——他正在低头同一个通讯兵耳语。

“怎么回事?乔?”盖茨大声叫道:“汇报情况!”

“将军!”副官难掩脸上的兴奋,直起腰,指着对面电子地图的中央,“HK930刚刚传回的图像显示,裴吉特岛上空的台风眼直径扩大了一点五倍!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岛的全貌了!”

“这么快?”盖茨将信将疑地看着电子屏幕,“这才几分钟……”

在放大了的巴林塘海峡地图上,巨大的‘玄武’就像一头怪兽,霸占了差不多半个屏幕,在它左上角的位置,还有另一个娇小得多的白色螺旋状物体——那便是弗里曼提到的“裴吉特风团”,就面积来说,它确实比一般的热带风暴还要小出不少,但就其形状而言,却已经和身边的“玄武”相差无几了。

“把风眼放大,”将军蹙眉令道:“投影到大屏幕上来!马上!”

命令被迅速执行,电子地图的比例尺一下子缩小了十五倍,画面拉近到了“裴吉特风团”的台风眼处,半张裴吉特岛的地图嵌于其上,随着一道道扫描线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确认一下空降场!”盖茨一步向前,双手紧握栏杆,“叫通讯组把每个频道都清一遍!”

地图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指针,在裴吉特岛上一座大山的边缘停下,半秒过后,指针所对应的位置被放大了一圈——然后又是一圈。

“坐标H35,Z104,空降位置确认!”盯着小屏幕的副官叫道:“……没有发现CATS小队!也没有发现伞包!”

凭借着从戎多年的本能,中将一眼便看出了裴吉特岛地图上的异常之处:

“等等!别动屏幕!那是什么?”

盖茨伸手指向前方——但依然没有人知道他说的“那”是哪儿,“把道路放大!就是靠近地图边缘的那条道路!”

作为一个老军人,盖茨深知科技对国防的重要性——精确制导导弹,数字化指挥系统,还有诸如“收割者”这样的全球投送型无人兵器,这些高科技装备极大地改变了战场的模样,同时也让美军始终稳坐在世界军事强国的首席。

但是只有一样东西——将军觉得,只有一样东西具有决定战局的效果,而且绝对不可替代——间谍卫星,它验证了军事领域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那条蜿蜒的小路上,数十名蚁喽似的小人鱼贯向前,光线很暗,即便是把卫星的镜头倍率放到最大,也只能勉强看清这些小东西的轮廓——每个人臂弯里似乎都抱着根大约一米长的“棍状物体”,如果这些人不是在搞某种民俗的庆典游行,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他们全副武装。

“有岛上暴乱分子的资料吗?”盖茨扭头问道:“CIA的联络员在哪里?”

“推测大约是30~50人,”一个别着上尉肩章的军官连声应道:“没有背景和明确的政治愿景,更像是一群罪犯。”

“武器呢?岛上武装力量的情报呢?”

“……”上尉沉默了片刻,摇摇头:“岛上没有正规的武装,按照CIA东南亚分局的说法,裴吉特警队装备有3支,最多4支AK47型突击步枪,除此以外都是随身携带的轻型武器,比如左轮手枪和……”

“那么这些人是谁?该死的!”将军指着大屏幕,面带愠色:“你觉得他们手里拿的东西,像是‘3支,最多4支’AK47吗?”

上尉看了屏幕一眼:“我不知道……将军,我想他们可能是中国的海军陆战队。”

“朝海岸线的方向移动?”盖茨不屑地哼笑一声:“你是想说他们只用5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准备回国了?”

说话间,地图上的小人突然改变了队形,不仅远离了道路,而且加快了脚步,跑了起来,一个接一个陆续扎进了丛林,完全不见了踪影。

拉出了散兵线——盖茨将军心里“咯噔”一声响,这些人明显不是在行军,反而像是马上就要投入战斗的样子,而且他们动作齐整,不慌不乱,绝对不是“暴民”应该有的军事素养。

“缩小……把地图缩小!”将军挥了挥手:“看看他们这是要去哪儿?”

大屏幕按照将军的命令迅速拉伸,一直到显示出裴吉特岛的海岸线才停止。

“是港口?”盖茨和身旁的副官异口同声,然后又互相看了一眼。

就在所有人都疑惑不解的时候,一个小小的黑点从地图下方闪过,以很快的速度移向中央。还不等将军下令,电子识别框便套在了这个黑点之上,屏幕左上角立即出现了放大后的模糊图像——

“‘圣瓦尔基里’!”副官盯着大屏幕上的红色小字,惊得合不拢嘴巴:“那是一架……‘圣瓦尔基里’?”

这个拗口的单词对盖茨中将来说并不陌生,他早在两年前就看过AXM08原型机的试飞视频,但自那之后,就再也没有听说过关于这种三菱重工生产的无人机的任何情报。按照《日美安保协定》的秘约,自卫队列装的所有新式武器都必须告知美军,而“圣瓦尔基里”从来没有在目录中出现过——也就是说,屏幕上的这架无人侦察机,不可能隶属于日本自卫队。

当然,也绝不可能隶属于中国的海军。

答案不言自明。

指挥大厅里突然变得异常安静,或是光明正大或是偷偷摸摸,几乎所有在场的士兵都扭过头,望着他们的将军,期待得到一个不至于会承担责任的“指示”。

“长官,也许我们应该去通知中国人……”副官对盖茨小声道:“告诉他们岛上有身份不明的军事组织出没,让他们的海……”

将军竖起右手,打断部下的提议:

“要怎么开口?说‘我们一直在关注贵国在裴吉特岛上的行动?’嗯?而且……”他冷冷地道:“我干吗要在意中国人的死活?”

“但是将军!”副官争辩道:“中国海军是目前距离裴吉特岛最近的正规武装,CATS小队生死未卜,或许我们可以利用中国人的海军陆战队,帮助我们的人脱困。”

“抱歉,乔,我更倾向于依赖自己人……”盖茨压低声线:“离裴吉特最近的航母在哪儿?”

“太平洋第七舰队所属的‘齐丽雅’号航母战斗群,将军,”副官不假思索地答道:“现在应该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游弋,预订在18日上午抵达横须贺港进行补给和休整。”

盖茨中将挠了挠前额——一直以来,他就不喜欢与海军的那帮水手头头们打交道,但现在看来,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当然,就谈判的方式来说,盖茨还是有一些手段可以耍耍的。

“帮我接国防部长,”盖茨拍了拍副官的肩膀:“就说事态紧急。”

一直在旁边沉默不语的弗里曼博士目送副官稍稍离远,突然一步上前,凑到盖茨近旁:“我不太懂军事,老兄,但似乎情况不妙?”

将军深深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叹了出去。

“相当不妙,以至于我不得不动用在国防部的一点关系……不过你放心,博士,”盖茨勉强地挤出一丝微笑,“‘齐丽雅’号是美国海军的骄傲,有第七舰队做后盾,你的宝贝石头一定跑不掉了——如果它还在岛上的话。”

“我不想危言耸听……”博士不无紧张地朝两边看了看,“但说不上为什么,我有预感,你的CATS……还有那个什么第七舰队,这次要在裴吉特岛上栽跟头了。”

“哈,你是在开玩笑吧——”盖茨笑道:“‘齐丽雅’航母战斗群总共携带有16颗百万吨级核弹头,足可以抹掉半个俄罗斯了。”

这些傲慢的军人总是这样自以为是——弗里曼心想,动不动就拿出“核平”做为讨价还价的法宝,而且还固执得要死,似乎其他办法在原子弹的链式反应面前都不值一提。

“盖茨中将,我希望你明白……”弗里曼轻轻推了一下镜框,严肃地让人毛骨悚然:“不是什么东西,我们都可以用核弹来解决!”

将军“哼”了一声,回以无奈的苦笑:

“弗里曼博士,我当然清楚核弹并不万能,但我也希望你明白……你最好祈祷核弹有用,因为那很可能是我们这些美国人,能使出的最后手段了。”

至少是这句话,博士觉得无可争辩。

红蚀》_六、蝴蝶效应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红蚀六、蝴蝶效应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