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第十三章 关于煤老板的零距离再调查(二)

系列调查:煤老板创业成本调查

煤老板拥有成千累万的财富,他们富可齐天,他们富可敌国。

那么,他们的财富是如何积累起来的?

在今天,他们的创业成本和发迹之路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有道是,“英雄莫问出身”。

山西西部产煤山区的王必林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煤老板。

提起他的小煤矿创业之初,走路略瘸的煤老板王必林至今仍是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数九寒天,天寒地冻,他要在茫茫荒山野岭中的石头缝里,穿过几十米厚的砂石层寻找煤层。他和雇来的工人们开山凿石,再接着一篓一篓用给牲口送料的筐子往洞口背运土石。那个冷啊,用他自己的话说,当初绝对没有想到会有今天。

再后来,见到“煤线”,再后来见到“矸炭”,当时他穷,没钱拉照明电线,更不敢奢望能有一根“动力电源”。他只能点上煤油灯在黑灯瞎火的世界里肩扛背背,如果坑下“顶板”比较高的话,就由工人一担一担地往洞口挑煤炭。

如果“顶板”太低,他们只好学“狗拉爬犁”:工人四肢爬地,双肩套上绳子,屁股后面挂上“专用”煤筐,煤筐底部有四个小轮子。在往前爬行的同时,工人嘴衔铁丝,为了省下蜡烛钱,就在下面吊着照明煤油灯,油灯四周顶部用白麻纸围住,以防被阴风吹灭,顶部再用纸盖住,以防烟火直接熏烤面部。工人常常是爬行三十多米就休息一下,因为这样烟熏火燎的,谁都受不了。

再往后,随着掘进工作面的逐渐前移,煤层“顶板”高度逐渐增高,有的地方达到两米多高。

这时当地人就想到用家中饲养的畜生牲口来代替人力在坑下拉煤车,于是,就出现一个新的“行业”:“坑下拉牲口的”,一个班下来能挣20~30元,牲口水料自备。

很快,附近村里的牛、驴、马、骡子都被人们牵来挣钱,一时间,狭窄的坑下成了农村集市的“骡马大会”。一个班下来,这些特殊的“矿工”和坑下的挖煤工人一样头脸鼻腔布满煤屑垢痂。

这是煤老板的小煤矿在“创业初期”的大概情况,由于生产力基本是“原始为主”,所以这期间煤老板花钱是不多的。总的来说,雇用工人的工资、饭钱、烟钱,施工用的钢钎、大钢锤和炸药,还有坑下“拉牲口的”等都要花钱,累计下来,大概要支出10万左右。这个数目,如果再往前推5年,考虑当时的社会物价因素,也许会变成5万。

再后来,在今天,一些财大气粗的煤老板为了更快、更直接地赚得金钱,干脆“掐头去尾”——直接出钱“买口子”。

“买口子”就是购买已找到煤层且开采产量有一定规模的坑口,价格由买卖双方根据煤炭质量、储量、坑下施工条件、煤炭运输状况以及坑品手续情况等诸多因素综合评估,最后议定出买卖双方都认可的价钱。

据了解,这种“现炒现卖”的“买口子”行为,由于“吃货快”、“来钱快”、“出手快”,在当地一些产煤区煤矿市场上已成为一种趋势。于是,在这一市场环境中,也就派生了一个新生行业——专门寻找煤层,然后出售坑口子,当地人称“卖口子的”。

揭底山西煤老板》_第十三章_关于煤老板的零距离再调查(二)_系列调查:煤老板创业成本调查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揭底山西煤老板第十三章_关于煤老板的零距离再调查(二)_系列调查:煤老板创业成本调查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