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序 不朽的红色记忆

辛拴明

志丹是个神奇而厚重的地方!

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出生在这里的金汤镇,他在少年时代就满怀远大理想,一步步走进革命的洪流中。他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毅然参加北伐,之后和其他同志领导了渭华起义,渭华起义失败后,他回到陕北,以符合实际的军事思想在陕甘边创建工农武装,南北征战,建立了陕甘边红色根据地,继而指挥陕甘边红军和陕北红军英勇作战,使两块根据地连为一体,成为当时全国硕果仅存的一块红色苏区,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饱受磨砺,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奔向陕甘苏区,走进了当时的保安县吴起镇,昊起镇就此成为中央红军的落脚点。

1936年6月,为纪念牺牲在东征前线的刘志丹将军,中共中央将其家乡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同年7月,党中央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选择志丹定都。志丹是继江西瑞金之后中国革命的第二个红色首都,荣幸地成为了领导全国红军和抗日救国运动的中心在这里定都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共中央召开了21次政治局和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 指挥了三军大会师。进一步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积极参与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实现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新局面,为民族解放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使中国革命的命运得到了改写 在这里,中共领导人接待了美闰记者斯诺的壁上红旗飘落照来访,使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真实情况乘着《西行漫记》的翅膀飞向了世界各地,赢得国际社会更加广泛的支持和同情;无疑,红都志丹是中国革命摆脱困境的转折点,也是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出发点,还是伟大的延安精神的萌芽之地。

当我们追忆历史,就会发现曾经波澜壮阔、影响世界的中国革命竞然和志丹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长期以来,党史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志丹县的光荣历史进行了一些探究,却没有一部完整而详细的著述。现在,祁玉江和崔子关同志经过艰辛努力,完成了《壁上红旗飘落照》一书,填补了这段历史研究上的缺憾,可喜可贺,令人欣慰。此书是党史研究的一大收获,也是关于历史文化的一个成果。《壁上红旗飘落照》一书深入浅出,有理有据,细致入微地全面反映了发生在志丹以及与之有关联的红色革命活动,用最新掌握的资料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史实。也以治史研史的科学态度,结合各类相关书籍和走访所获的新资料,几经甄别,沙中滤金,纠正了长期以来见诸于许多书刊中的各类讹传和错谬,还原给历史以本真,使该书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该书的两位作者都是作家,散文创作颇有影响。一位作者是志丹县委书记祁玉江,他能既抓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还能经常关心县上的党史工作,尤其是他亲自参与撰写历史著述,让我很是感慨。另一位作者崔子美,从事党史研究工作多年,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他们两人的联手,可谓珠联璧合,双强并力,终于有了这部著作的诞生。

文史可以存世资政、启迪后人、传播精神,但是其中甘苦只有作者自知。漫长的写作过程既耗费体力,又磨折心灵,所以许多人对著述立说望而生畏。在此,我对两位作者在党史上的贡献表示谢意,期望今后再接再厉,勤奋写作,多出成果,不负广大读者的厚望。

(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_序_不朽的红色记忆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壁上红旗飘落照·红都志丹纪事序_不朽的红色记忆

书籍
上一章
1/45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